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意志 >> 意志调节 >> 正文  
  学会面对压力与挫折,迎接机遇与挑战         
学会面对压力与挫折,迎接机遇与挑战
[ 作者:季建林    转贴自:上海心理热线    点击数:2297    更新时间:2004-03-09    文章录入:水木

 

   一个气球高高飘荡于空中,倘若遇到外界压力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要么爆裂、要么泄气,要么变形、避开压力,只有后一种情况气球依旧飘在空中。如果不是气球,而是社会生活中的我们,遇到压力会结果如何呢?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看起来很普通和平凡,但往往会因为个人的认识、身体易感性、既往的经历和应对方式不同而给人的心身健康和行为生活方式造成不利影响。例如,接听电话非常普通,但如果是三部电话机同时响起,你该如何处置?一天八小时上班,电话一直不停地需要接听,干扰日常安排好的工作,你能应对吗?或许一天可以,一周可以坚持,但一个月、一年下来,你又会怎样呢?心理学家早已研究发现,长期超负荷、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工作会对人的健康构成危害,现今生活中高血压、心脏病、睡眠障碍、偏头痛等心身疾病患病率的高居不下很大程度上与现代都市生活的竞争与压力有关。因此,学会调节自我的心身平衡、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融洽的人际适应,以及合理的应对机制来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将是21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一门必修课。
   现象一:银行的出纳台前,等着存钱或取钱的储户排起长龙。出纳员熟练而迅速地为储户办理着手续。突然,缓进的长龙停顿下来,原来站在柜台前的一个老年人取出一大叠现金,动作迟缓地填写存款单。于是,排在后面的小王轻声咒骂起来,怒气冲冲地用脚碾着烟蒂,同时又点上了另一支烟。小王身后的老张眼看要误了开会时间也怒火中烧,但自知无可奈何,只好看着窗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紧挨着老张的李小姐似乎知道今天银行里一定人很多,所以并不着急,稍稍调整了一下姿势,继续翻阅手中的时装杂志。
   小王、老张和李小姐都在经历一个普通的生活事件,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但为什么竟如此反应不同?有些人把紧张和压力看作是自身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回避又不可能,不能避开就得忍受,小王的行为说明了这种态度倾向,他认为全是那个老人的过错。不过,许多人能正确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紧张的情境或压力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和作出反应。小王很烦躁、焦虑,老张很平静,而李小姐则显得很轻松,这些不同反应同他们对自己、对社会的态度和信念有关,同时也是由他们的人际交往、个性和身体状况等所决定的,因为这些许许多多复杂因素从而构成了某个人特定的应对压力和挫折的反应方式。如果反应方式不恰当不仅对健康不利,而且会对工作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像小王那样。那么如何调整心理平衡,采取恰当的反应方式呢?
   七项基本原则
   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压力与挫折,而且也难以回避,必须面对。因此,首先我们不能轻视生活中的压力与变化,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变化,这就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并且还要勇于承担责任。其次,要将压力变动力,学会放松和控制紧张与压力,提高应对能力。简单来说,国外学者归纳为下述几项基本原则来指导现代生活中的人们面对压力。
   1.愉快地生活:无论在家、工作场所或娱乐时,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但要学会克制冲动。
   2.有意义的生活:学会确立生活中小而具体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同时不断地修正和树立新的目标与追求。不过,目标过于远大或与自己能力相去甚远时,往往会造成“心有天高,命比纸薄”的境遇。
   3.自信与乐观:生活如同大海的波浪,有波峰,亦有波谷,并非如镜面一样平坦,因此在遇到挫折和处于波谷之时,自信和对前途的乐观尤为重要,切不可自暴自弃。记住一句话,“天生我才必有用”。
   4.遇事莫慌,学会放松:情绪的过分紧张和焦虑,会影响人的解决问题能力,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事,学会放松,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生活的规律和睡眠的充足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5.改变认识,柳暗花明: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时会使沮丧、绝望的人看到希望,如同俗语所说“树挪死,人挪活”、“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6.寻求支持,分担痛苦:与人分忧是助人为乐的一种形式,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助人之心,因此,遇到挫折和难以自我解决问题之时,学会倾诉和寻求帮助,并非软弱和无能,更不必担忧遭人讥笑,其实是一种情感的疏泄和痛苦的分担过程。
   7.面对现实,改进应对策略:挫折不可避免,回避只是暂时的解脱,只有面对,才能使自己走向成熟。学会“吃一堑,长一智”,才能真正体会“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内涵。
   归纳起来一句话,一个人不能让社会适应于你自己,只有适应于社会。
   现象二:一名周工程师工作非常出色,近二年来科研成果不断,最近提升为单位副所长,行政事务非常繁忙,同时兼任一个研究室主任、二个课题的实验负责人职务。每天清晨5点便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10点左右方才回家。近一月来出现头痛、失眠、心慌和身心疲乏,上星期突发中风住院抢救。
   现代都市生活的节奏加快,工作竞争和压力的增强,象周工程师那样富有进取和职业奉献精神的知识分子比比皆是,但出现的结局却令人痛心和惋惜,应该如何避免呢?
   工作──健康的矛盾化解
   众所周知,跑100米和跑1500米是不一样的,100米应该是冲刺跑,1500米则是最后200米的冲刺跑。工作与生活也是如此,即使工作任务很重、很多和很急迫,但并非仅此而以,今后不在出现。因此,尽管提倡“只争朝夕”,但我们每个人应该知道,还有明天和漫长的将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使我们承担更多的工作和责任,取得更大的成绩和为社会作更多的奉献。因此,学会处理好工作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1.明确职责、分解兼职:一个人兼职过多,往往会力不从心,但生活中往往又是“能者多劳”,殊不知,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上那有这样的好事?因此,少兼职、做好某一项具体的工作乃是根本。另外,少兼职实际上是职能分担、压力分解的一种方式,并非是权力的削弱。
   2.澄清问题,循序渐进:工作上有时是千头万绪、方方面面,因此学会澄清问题,抓住重点,一步一步地工作和解决。虽然人人都希望“一步登天”,但现实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3.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生理学上研究已证明是呈曲线衰减的,如同学生上课需要有课间休息。因此,工作中也要注意每1~2小时有10~20分钟的休息,一周的紧张工作要有周末的放松与休息。
   4.兴趣爱好的培养与享受:社会生活中除了工作之外,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娱乐和幸福,并非是单调、刻板的。而兴趣爱好的培养,看起来似乎是浪费时间,实际上是有益于人们调节自身的心身平衡,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社会适应与交往。
   几种实用的应对压力的方法
   1.放松: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慢慢地呼出来,在呼气的同时默念“放松”,这样连续进行了3~5分钟。如果仍未完全消除紧张,可在深吸气的同时握紧自己的双拳,在呼气时慢慢地松开握紧的双拳,这样连续3~5分钟。或者静坐一处,闭目聆听音乐半小时左右。
   2.旅游:在工作紧张之余,短期的郊游和外出旅游可使人暂时解脱工作中的压力,消除身心的疲惫,其原因一方面是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放松和身体上的疲劳(户外活动)改善了情绪与睡眠。
   3.认知转变:换个角度看问题或综合多角度地判断、分析问题。如被领导批评、责备,为此失眠、哭泣和担心,这种打击、挫折对被批评者而言是100%;然而对领导者而言,远不是100%,因为他批评、责备了许多人,你仅是其中的许多分之一,不足挂齿。
   4.朋友支持:“一个好汉三个帮”,“一堵篱笆两根桩”,人处逆境时更需朋友、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因此,与人交谈和倾诉,可以使得压抑的情感得以疏泄和缓和。
   总之,人生活在社会中总归会遇到各种来自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正视面对压力,相信自己、依托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以及不断完善自我和提高适应,完全可以接受任何挑战与承受挫折,最终充分展示和发挥自我的才华与潜能。

  • 上一篇文章: 如何使自己冷静下来

  • 下一篇文章: 压力释放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5]

  • 侯外庐西大治校[54]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2]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8]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6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5]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9]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8]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7]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8]

  •  
     相 关 文 章
  • 董炯:“超级丹”败于压力…[1734]

  • 郑必坚称,中国和平崛起要…[2042]

  • 加强挫折教育 培养健康心理…[2009]

  • 在瑞典挑战“生存教育”[2261]

  • 解读中国对外交政策的阐述…[1401]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