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交际合作 >> 合作 >> 正文  
  竞合才能“双赢”——兼谈“囚徒困境”         
竞合才能“双赢”——兼谈“囚徒困境”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1808    更新时间:2004-03-02    文章录入:admin ]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论述市场经济的理性选择时认为:在市场机制充分作用的前提下,个人的自私选择(所谓个人的“理性选择”),会导致社会集体利益最大化。但是“现实”却常常不买斯密老先生的账,例子俯拾皆是。如近日媒体报道:太原市迎泽大街上,由于当事双方银行和大酒店各说各的理,谁也不肯承认是自家排得污水,造成两家门前“污水外溢,行人纷纷掩鼻绕路而行”的尴尬局面;小煤矿为了一己之利私挖乱采,极低的回采率不仅损害了国营大矿的利益,而且连绵不断的“安全问题”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大街上司空见惯的因为司机抢道互不礼让,道路常常拥堵之现象等等。

上述事例,撇开道德不说,单就个人自私的选择并没有出现亚当·斯密设想的“集体利益最大化”结果。原因何在?

经济学里有一个经典例子———囚徒困境,说的是A与B二人共同作案而被捕,面临的判决选择:如果A单独交待,会得到1年的监禁,A的同伙要被监禁10年,反之亦然。如果A和B都坦白交待,那么都要被判处5年的监禁。如果A和B都拒不交待,则由于证据不足,A和B将被释放。可以看出,当两个囚徒都出于自私动机而坦白交待时,并不是最佳结果。只有当他们进行“合作”或按利他主义行事时,结果才会最好。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囚徒困境”案例只是想解析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不是教人怎么抵赖以逃避惩罚。实际上,“囚徒困境”是“失败的市场经济”现象。在一定条件下,适当地利他所得到的好处往往要比无限地追逐自利好得多,恶性竞争只能是两败俱伤。比如在文章开头的例子中,门前污水横流的银行和大酒店,恐怕生意都不会好到哪里去,但是作为两家“理性经济人”的选择并没有错,因为谁承认谁将付出一定的代价(罚款或被迫清污);小煤矿无视安全的私挖乱采获得的并不全是利益,有时是生命的代价(去年咱省的几起案例可做诠释);司机的抢道对个人或许是有利的,但绝对抢不出畅通的交通秩序,亦或将自己陷入交通瘫痪的难堪境地。再往大的说,“世界贸易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等等都是基于合作要求而做出的组织安排,并且也确实在减少恶性竞争、保证成员利益上很有成效。严格说来,“囚徒困境”属博弈论案例。博弈论用于经济学是近几年的事,但却反映了经济学越来越重视人与人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竞争与合作是一对矛盾,由于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又是不对称的,人自身难以很好地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而包括法律在内的制度安排,以及政府的“有限干预”,就能有效地解决竞争与合作的问题。特别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于市场的一些“游戏规则”,我们不仅应以宽容的心态接受它,以合作的态度执行它,而且应尽量避免经济活动中“囚徒困境”给我们带来的损失。

  • 上一篇文章: 协调同级关系的艺术

  • 下一篇文章: 双赢策略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0]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5]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8]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8]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8]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9]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9]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0]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富豪的慈善困境 没有环…[2612]

  • 李嘉诚怎样度过“人才困境…[1744]

  •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2598]

  • 双赢策略[1947]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