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即精神和体力。精力投放,指精力的投入使用。所谓精力投放调节,是说由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而在人的不同发展阶段,把有限的精力投放于合适的领域或目标,才能更有效地获得成功。 人的精力投放呈现阶段性特点。人的精力投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某一阶段会把精力投放在某一领域或目标,而在另一阶段则会把精力投放在另一领域或目标。这就是精力投放的阶段性。有人问作家韩东是否转向其它领域写作,韩东说目前以写小说为主,其它的东西也在写。以后很长一个阶段,情形可能都会是这样的。并且还说,小说、诗歌、随笔、论述性的文章我都在写,一直如此,只是每一阶段的精力投放不同。目前我写长篇上瘾,多年以后或许会写格言、论文,以直接的思考为乐。韩东就谈到“每一阶段的精力投放不同。” 把精力投放于合适领域或目标,需要在适当的阶段对精力投放作出调节。精力投放调节,从中起作用的主要是人们对这一领域或目标的认知、兴趣取向及知识、能力基础。调节是从某一领域或目标到另一领域或目标。这种调节,是精力投放的转移或是目标重新的选择。 精力投放调节,要适时进行。今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专门为原四川省副省长李达昌举行了“欢迎李达昌教授回校执教座谈会”。李达昌在会上激动地说:“19年后“终点又回到起点”,回到所熟悉的书房、课堂,再干终生喜好的写作和执教的本行,真令人惬意!”李达昌卸任副省长任博导,显示出他热爱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决心。人们就此评价:首先是一个人应当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如果能够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干自己“喜好的本行”,无疑心情会更愉快,能干出成绩的可能性会更大。这类精力投放调节需要社会组织的支持,有些则在自身范围内即可实现。 有计划地进行精力投放调节。人们对未来自身的发展,可以依据实践经验及主客观条件,作出某些预测。以此为基础,对精力投放作出阶段性安排。王蒙在接受一次采访时曾经说过:“一直想等到五六十岁的时候,把自己的经验写下来,这经验是个人的,但也是民族的,甚至是人类的,因为个人命运的酸甜苦辣里有很多很多故事。”现在,他出版了《王蒙:我的人生哲学》。但是,他又肯定地说:“这本新书还不是我要写的那本书,那些资源我想等一等再用,或许再过五年,我会写一本自传。现在这本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的,带有学理性探讨的书。”“那些资源我想等一等再用”,体现了精力投放的计划性。有计划地进行精力投放调节,得将当前的精力投放与长远的精力投放结合起来,既实施当前的精力投放又计划长远的精力投放。这样,能使有志者保持持久的成功以至获得更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