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子之道贵以德
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今属重庆)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
聂荣臻元帅一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曾说“教子之道贵以德”,这是他教育孩子最切身的体会,也是聂家最宝贵的家规。
毛主席曾两次称赞聂荣臻,说他是“厚道人”。1958年,在一次军委常委会议上,毛泽东说:“聂荣臻是个厚道人。”不久,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传达了毛主席的话,说:“毛主席说“聂荣臻同志是个厚道人’。我再加一条,用我们湖南话说:荣臻同志是个“驴驹子’”驴驹子吃得少,干得多,走得远,能负重。1967年毛主席又一次对杨成武说,聂荣臻是个厚道人。
这是毛泽东长期观察聂荣臻后对他忠厚、能干表示由衷的肯定和称赞。
2忠厚传家
日常生活中,聂荣臻也经常教育女儿,对人要诚恳厚道,讲信义。聂荣臻曾说,旧社会过年,很多人家贴门联,其中常贴的就有“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中国传统的道德信条中,“厚”是很重要的一条,是美德之一。
聂荣臻曾说过:“教子之道贵以德。”聂家家风很正,聂荣臻对家人及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十分严格,从妻子、女儿、女婿到孙女,都决不许以权谋私、搞特殊化。
聂荣臻严于律己,不管是对人对事,都讲党的原则,绝不搞人情交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一次下属向聂荣臻汇报说:“现在首长夫人都回来担任首长办公室主任了,您的办公室就让您的夫人张瑞华同志回来当主任吧!”没想到聂荣臻语气坚决地说:“不要回来,她一直在地方工作,三十年代就在地方工作,她没有在部队干过事,她到军队能干什么?”又说:“她不懂军事,回来干什么?”就这样,张瑞华一直在中组部工作到退休。
实际上,聂荣臻夫人张瑞华是个老革命,1952年定行政级时,她就是八级干部。但是,直到她1995年去世,仍然是八级干部,半辈子没调过级。聂荣臻身边的工作人员也觉得不合适,想向上级反映,聂荣臻批评说:“这是组织上的事情,你们不要管。钱够用就行了,什么级不级的。”聂荣臻对自己的家人要求非常严格,从来不允许自家人以权谋私,搞特殊化。比如用车,他不准家里人随便用公家的车。五六十年代,夫人张瑞华总是每天一大早就赶公共汽车到中组部上班,还自己带饭。有一次乘车时,太拥挤了,张瑞华被挤下来摔在马路边,额头肿了一个包,可她仍然坚持乘公共汽车。她对女儿说:“你爸爸的车,不该我们坐。我们坐上了,心里也不踏实。”
3“学到了本领,才能为劳动人民做事情”
聂荣臻一生热爱党和祖国人民,他是这样的人,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早在欧洲留学时,聂荣臻给父母写过一封家书,说:“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
读之令人动容,这是聂荣臻对人民、对革命最质朴的感情表达,一生矢志不渝。他把自己对人民、对党的事业的爱也传递给了下一代。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女儿聂力一岁多就被妈妈抱着当党内的交通员,还坐过牢。稍长大点,又因为革命的需要,独自被寄养在工人家里,直到十六岁才来到父亲聂荣臻身边。过了几天,聂荣臻就把她送去上小学,当时聂力已经十六岁了,还要上小学,有些难为情。聂荣臻对她说:“只要是学习,哪怕年龄再大,也不丢人。学到了本领,才能为劳动人民做事情。”
“大”学生聂力就这样随着其他学生上学,解放后又到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及光学仪器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了国防科研部门工作,参加到南太平洋测量同步通信卫星轨道参数的远望测量船、通用银河巨型计算机等重要军工项目的研制,为国家军工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1987年聂荣臻在一次谈话中说,“教子之道贵以德”。哪些是应该教的“德”?他列举了五条:一、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二、诚实正直、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注意公德;三、有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四、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思想开阔、兴趣广泛;五、体格健康、勤劳节俭、能独立生活。
聂帅认为最重要的是前两条,那是为人之本。前两条概括地说,其实是对社会有用、有贡献、有正能量的人,这个“为人之本”貌似简单,实际包含了聂帅对全国千千万万家庭和青少年最诚挚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