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经济建设 >> 正文  
  求解“农村十大难题”         
求解“农村十大难题”
[ 作者:卢立    转贴自:人民网强国论坛    点击数:1271    更新时间:2004-01-15    文章录入:444 ]


  应网友所邀,现提出当前农村面临的十个难题,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发表高见。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全国农村发展很不平衡,各地遇到的难题可能与此不同,仅供各位参考。 
  1、如何促进种田农民增加收入? 
  说明:农民增收难是当前农村第一难,其中最难以增收的是种田的农民。党和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难题? 
  2、粮食安全的责任应由谁承担? 
  说明:粮食安全隐患始终存在。SARS风波告诉我们世界性的突发性灾难不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因此必须未雨绸缪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然而,目前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实际上是由种田农民承担的,而粮价低迷,未予补贴,这是导致粮农减收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明确粮食安全责任由谁承担?如何承担? 
  3、农业结构调整为何缺乏后续效应? 
  说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主线。然而,我们看到结构调整的第一年,往往能够促进农民增收,但第二年、第三年则往往难以增收,甚至出现亏损减收。结构调整后的农业依然难以抗拒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那么,农业结构调整为何缺乏后续效应?如何才能彻底走出这个怪圈? 
  4、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关系如何调整? 
  说明: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之路,其核心是利益关系。为此,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各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如何才能督促合同双方(乃至多方)严格履约,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才能使农民真正分享到加工和流通领域产生的平均利润? 
  5、应对入世如何对农业补贴? 
  说明:我国入世以来,并没有遭受专家学者原来预言的那么大的市场冲击。于是,原来曾经设想过的农业补贴被搁置。根据WTO的黄箱政策,我国政府对农民的收入补贴可以达到农业总产值的8.5%。可目前我国政府的黄箱政策补贴只占农业总产值的3.3%,而且这些补贴大部分并没有直接补贴给农民。为此必须研究,要不要补贴,怎么样补贴给农民? 
  6、农村工业化道路怎么走? 
  说明:在所有制上,以发展集体企业为主的模式已经不合潮流;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模式虽合潮流,但中西部地区条件较差,难以较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依赖式经济也存在着隐患,如何才能真正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经济、民族工业?在空间形态上,“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和“村村开发、处处小区”的状况如何才能避免?工业小区应当如何科学规划、联合作战?在产业连接上,如何将农村工业与农产品加工有机结合,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利益调节上,农村工业要不要反哺农业?如何才能带动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在环境保护上,如何在发展农村工业的同时,继续保持农村的生态环境? 
  7、小城镇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 
  说明:在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建国以来,前三十年是优先发展城市的主张占上风,改革开放前二十年是优先发展小城镇的意见占上风,然而近年来盲目发展小城镇也确实带来了许多问题,于是城市优先发展论又重占主导地位,现在各地都在高喊“城市化”的口号就是一个例证。从发达地区的情况来看,小城镇的超常发展,确实带来了日益明显的“逆城市化倾向”。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小城镇要不要发展,尤其是如何发展的问题。 
  8、农村社会保障的钱从哪里来? 
  说明:根据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必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然而社会保障是一项高消费,需要高投入,农民不同于城镇职工(城镇职工的保费是由职工本人和企业共同缴纳的,严格讲都是职工的劳动报酬、劳动力价格),农民除了应由本人缴纳部分保费外,其余的钱从哪里来?而且大部分贫困农民的现实生活尚难维持,哪里有钱能为未来的养老和患病缴纳保费?然而全部依赖财政转移支付,我国的实力尚难以承受,大部分地区的地方财政更难以应付?可以说,不解决钱从何来的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根本建立不起来的。 
  9、农村信息化的路还有多长? 
  说明:“最后一公里”是制约农村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最大的瓶颈。于是就出现了国家要实现信息化,却进不了农村;农民要信息,却用不起、用不上、用不了,形成了“农民缺乏信息--影响经济发展”而“经济不发展--更得不到信息”的怪圈。目前,省市县的农业网站大多华而不实,甚至不及时更新,而建设这些网站时动辄投入几十万、上百万。政府投入的那么多钱用得是否妥当,用到哪里去了?这样的发展思路难道不值得反思?如何才能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制约? 
  10、村民自治如何才能实现? 
  说明:大家深恶痛绝的农村干部腐败问题、作风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制度造成的,是没有真正实行村民自治所带来的。试想,村官是上级委派的、任命的、指定的,他当然必须也只能对上级负责,否则你这个官还能当吗?这就必然带来他们不可能真正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近年来,各地开展了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然而现在村里作主的不是村主任,而是村书记。原来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名存实亡,有的甚至连名也没有了。于是就出现了以党代政、以党代经的倾向。因此,真正要实现村民自治,必须建立健全党、政、经三套班子,并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也就是,党要管党,政要自治,经要量化(将土地等集体资产量化到农民,明晰集体经济中的个人财产权,推行社区股份合作制)。 
  目前农村面临的难题还远远不止这些,先抛砖引玉提出这些供大家参考

  • 上一篇文章: 我对农业节水、植树造林和南水北调的看法

  • 下一篇文章: 竞争增长——一个社会经济增长模型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1]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6]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8]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7]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1]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3]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2]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2]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