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经济建设 >> 正文  
  我对农业节水、植树造林和南水北调的看法         
我对农业节水、植树造林和南水北调的看法
[ 作者:山林    转贴自:士柏咨询网    点击数:2971    更新时间:2004-01-15    文章录入:111


  热烈庆祝南水北调开工,高兴之后也谈一点想法。 
  首先声明本人掌握的资料不多,没有具体的数据,只是从一些小常识来提出一点看法和思路只能泛泛而谈几个想法,如果您有这方面的数据作为补充或反对,我将非常高兴。 
  节水农业,真的节水吗? 
  水的问题,是困扰北方地区的大问题,我对工业上的节水措施,没有任何怀疑,这些基本属于经过改造,重复使用,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只是对农业上的节水措施有些疑问。 
  我的依据常识是水的蒸发问题,首先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对比一下传统的大水漫灌与新型的喷灌。由于都是使用地下水,漫灌是传统用法,每次用水量很大,抽水成本较高,次数要少的多,我在农村长大,也浇过地,水流的很慢,为了加快速度,地里有麦垄的,一行一行的,不是让水随便流。这样做,大部分水很快就渗到地下去了。喷灌就象下了一次大雨,每次用水少,把地表弄湿了,于是人们认为省水,当然用的次数也多。 
  这里就有个问题,漫灌一次用的水多,但次数少,喷灌单次用水少,次数多,从水的蒸发来看,喷灌比漫灌多,因为他次数多,当然从水的利用效率来讲还是喷灌好,为什么说他蒸发多呢?首先一个地方的水的蒸发,主要看地表水的多少,象沙漠地区,蒸发量很大,泼上一桶水,一回就不见了,但实际上他的蒸发量没有那么大,因为厚厚的沙子隔开了地下水,根本就没有水可蒸发。喷灌保持地面湿润的时间长,所以蒸发量大。所以每喷一次,除了植物吸收的,水都蒸发了,没有渗入地下。而有的报道经常说什么省水一半,节水2/3,我认为夸大了漫灌的用水量,从对地下水的影响来说,我对这些说法有些怀疑,说不定地下水下降的更快。 
  现在北方地区,已经多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如果不想办法补充地下水,靠这些节水办法,是不能长久的。沙漠地区比较典型,地下水,你取多少,蒸发多少,地下水就这么不停的下降。 
  当然也不能反对这些节水措施,因为他的眼前效益是很高的,问题是如何打好这个时间差,如望梅止渴,饮鸠止渴,只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水、解药,度过强烈的饥渴期,都是灵机一动的好办法。不过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个时间差可能几个小时,几天,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可能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如果搞错了参考点,把短期效益当作长期效益,可就惨了。我想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应该是整个中国这么大的范围的事情。 
  不宜夸大植树造林的作用 
  我是非常赞成中国大力进行绿化,增加植被,大力进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防沙治沙,涵养水源,增加地下水。但是也要考虑科学规律,仔细研究自然规律,人类对自然有能动省和反作用力,但是自然规律是决定性的,人类改造自然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我在《我对农业节水和南水北调的看法》中写了农业节水的措施喷灌,可能写的不准确,网友提出根灌的问题,需要强调一下,我是泛指的一切节水措施的,就是在缺水降水少的地区,过多的利用地下水来供农作物。植物的根很深,正常生长,植物光合作用蒸发的水分也是很多的。当然根灌要比喷灌好一些。由于在“节水”的认识下,很有可能却增加了对地下水的开采。判断的标准应该是地下水水位变化。植物能够涵养水源,但是只要蒸发量超过降水量,就需要地下水和外来水补充。土地荒漠化也许是地球的自我保护,可以看到沙漠地区的地下水是很丰富的,前一阵子就有人出主意开发新疆沙漠地区的地下水。 
  降水的多少,更主要的决定于自然界自己的气候变化规律。人类的作用要小的多。 
  地球的不同地区有很多平衡的生态环境,几千几万年的演变,保持着平衡,一些地区植物发达是降水充沛的结果,而不是植物发达导致降水充沛。因为地球的70%是水面,陆地的植物蒸发的水汽,对降水的影响是次要因素,植物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阻止水过多的流入江河回到大海。 
  人们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对改善水土流失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希望靠这些来改变气候,就是过于奢求了。但是也不能小瞧人类对自然的反作用力,目前中国人多,生产力也很发达,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领导,能够作出一些大规模的改造自然的大工程,如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改造中国的环境,是能够极大的改变中国人民的生存环境的。 
  南水北调势在必行 
  我认为南水北调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北方的降水也不是说增加就增加的,通过调水缓解北方的用水,补充地下水,通过几年、几十年时间,改造环境,增加植被,中国这么大的面积,形成一个较好的气候是能够实现的。而一些网友提出的空中调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如在地面进行这么实实在在,调一点是一点,不想调了,把闸门关上就行了,空中调水万一不行,把青藏高原的千万年积雪弄化了,可怎么办啊? 
  调水是一个涉及面很大的工程,可以说利在千秋,规模也是可大可小,目前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生产、生活用水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调水势在必行。 
  大家知道北方冬天天气寒冷,调水工程可能结冰,结冰的可能性与水的流量有关系,水流小结冰的可能性大一点,反之小一点,不知专家们有没有考虑,冬天也是北方的枯水期,如果结冰了怎么办?还有就是调水的目的到底是干什么?我想应该是大目的大调水,小目的小调水。所谓规模可大可小是指,小规模的调水可以先行开工,以解生产生活的燃眉之急。大规模的调水可以认真的讨论一下。是单纯的为了补充生产生活用水还是有综合目的,如调节地下水。现在北方的地下水资源已经面临严重危机,有的地方的已经成了漏斗状,地下水已经下降到了好几百米以下,有的地方地面下沉,沿海则海水倒灌。我认为应该综合考虑。调水工程我想最大的工作量是开挖和为了防漏水而进行的砌石头、抹水泥等,如果考虑到漏掉的水可以补充地下水,那么就可以先全程开挖,而减少或者放弃沟底整治,这就极大的减少了投资或者同样的投资可以挖的宽一点,增大水流量。刚开始漏的多一点,以后慢慢就减少了,就如大江大河,河底都没有处理。这就牵扯到调水规模的问题,如果规模很大,不必走直线,完全可以顺地势而为,多绕几个弯也是值得。由于渗水的问题,上游水量大需要宽一点,下游可以窄一点。当然规模不大,可能水都漏光了、蒸发了。这里还牵扯到需要几年才能够达到平衡。反正调水工程要用几百年,我认为哪怕需要几十年也合算。这么算来就可以在上游选的海拔高一点,虽然总长度增加了,由于不需要另外的提水设施,从长远来看也会合算的。沿途可以根据地形多修几个水库,调节不同时期的水量,水库多了,流经的地方多了,可以大大的补充北方地区的地下水,当然周期比较长,本来调水就是一个关系到几百年的大工程,要为子孙多考虑,时间跨度大,将来北方的气候也可能会因为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原因而改善。调水工程应该马上开工,先小规模调水以解燃眉之急,这就需要少考虑眼前的经济效益,多考虑早日调水,可以采用网友提出的全封闭管道调水方式。大规模调水当然需要仔细考虑。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农村为什么稳定?

  • 下一篇文章: 求解“农村十大难题”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陈云:毛主席一个无可比拟…[55]

  • 怀念科学巨匠竺可桢[58]

  • 吕本中:《官箴》[51]

  • 陈立夫直评蒋经国对“台独…[52]

  • 《帝范》全文[5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任正非:全面提升软件工程…[11]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12]

  • 殷志峰:无为而治[13]

  • 任正非:一个职业管理者的…[11]

  • 关于AI和大模型 工信部、上…[12]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