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有所作为 >> 发展方式 >> 正文  
  让工程师成为年轻人向往的职业       
让工程师成为年轻人向往的职业
[ 作者:彭德倩    转贴自:解放日报    点击数:603    更新时间:2021-08-16    文章录入:admin ]

 

近日,国内首个系统介绍“中国人自己的工程师史”、近66万字的图书《中国工程师史》正式发布。全书对中国工程师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记载和评价,也记录古往今来百余项中国重大工程的建设故事,提升中国工程师的社会地位,探寻工程人才的培养之路。

该书主编吴启迪教授是一位教育专家,还曾是工程师,但她并不是历史学者,是什么“刺激”了她组织编写了这样一本书?在中国倡导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的当下如何看待工程师的培养?今天,怎样让年轻人爱上当工程师?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这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同济大学教授。

 

我国部分工程技术已居世界前列

 

记者:中国工程技术呈怎样的发展脉络?

吴启迪:2007年我为德国人写的《工程师史: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一书的中文版写序,发现中国虽有众多蜚声世界的工程奇迹,但是书中鲜有提及,对于中国工程师几乎无记载。我查了资料,发现中国也没有专门的对工程师的记录,所以才有了这个念头。编写工作得到很多人的支持,30多位院士都是我们的顾问。

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工程技术发展中,脉络有共同之处,不同的可能是节奏的快慢、技术发展时间点的先后。今天,中国在核能、桥路、钢铁、石油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已经站在世界的前列。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人不需要任何自卑感。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工程能力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些差距。培养各类工程科技专业优秀后备人才,对于推动我国迈向世界制造业强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工程师的作用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工程师这一职业对广大青少年的吸引力在下降。这需要我们加强宣传,让工程师的价值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同,让工程师成为千千万万优秀年轻人向往的职业。

 

每个年代都有值得记录的大工程

 

记者:在您心中,中国古往今来那么多重大工程,哪几个排在前三?

吴启迪:每一个年代,都有很值得记录的重大工程,及其不为人知的一面。

古代,以知名的赵州桥为例,自李春主导建桥到现在,桥基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建桥。19795月,由中国科学院等4个研究组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其根基只是由5层石条砌成高1.56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英国李约瑟博士曾说:“李春的敞肩拱桥的建造是许多钢筋混凝土桥的祖先。李春显然建成了一个学派和风格,并延续了数世纪之久。这些桥使我认为在全世界没有比中国人更好的工匠了。”

在现当代,中国工程师创造的奇迹更多。我心中的“前三”,两弹一星、航空航天、高铁建设,等等……真的数不过来。比如青藏铁路,很少有人知道,“青藏铁路的奠基人”是一位上海工程师。他就是第一任总体设计师庄心丹,奉贤庄行镇人,保护冻土原则就是他提出来的。他第一次上青藏时的条件很艰苦,所谓的踏勘全靠双耳听、双眼看、双脚走。20世纪70年代、90年代的后两次大规模勘测因此少走了许多弯路。庄心丹的初测报告有300页、数十万字,全是他亲笔写出来的。报告非常完整,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据可查,记录细致。如全线需架设的15米以上桥梁全都归纳在一个统计表里,每座桥在什么里程、用什么结构、设几个孔洞都一一标注。

 

新工科发展应与“一带一路”结合

 

记者:大力发展新工科教育已成为新的呼声。工科教育与工程师培养之间是否能画等号?

吴启迪:工程教育和工程师之间,不能画等号。前者是工程师培养的前提、教育的产物,还只是一个“毛坯”。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需要不断学习理解新技术、解决生产新需求,因此,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执业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等不可少,特别如土木建筑等需强制性认证的专业。注册工程师制度在我国目前还不够健全。应该有专门的通道,如工程师协会,对此进行管理。

最近对“新工科”的讨论很热烈。前段时间我去法国参加全球工学院院长大会,大家都在讨论“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我认为,核心点是“学科交叉”,即给予学生复合型专业培养。现在当工程师,可能要考虑创新创业,经济和创业课程可以跟上;做大工程,越来越多考虑环境成本,那么相关课程是否应纳入系统性的教学;工程技术在改善生活的同时,也可能有所破坏,那么是否在人文伦理教育领域,尝试更好的结合……

记者:在当前“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对工程教育您有何建言?

吴启迪:“一带一路”主要是围绕沿线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使之与中国共同繁荣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这对我国工程教育是一次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的工程教育能经过双边或多边的工程教育认证,能保证我们的工程师能出得去。同时我国的工程技术输出,也需要培训他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此,我们会扩大来华留学生和培训人员。“新工科”发展应该与“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紧密结合。

  • 上一篇文章: 杨斯盛:近代“大国工匠”的楷模

  • 下一篇文章: 诠释工匠精神  细述魅族工程师极致梦想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匠人营国——中国工匠的价…[65]

  • 改革不能像小脚女人 小平:…[63]

  • 曾国藩:《治心经》[77]

  • 黄石公三略[83]

  • 科学有国界吗?“人民科学…[7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7]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

  • 致敬他们共同的恩师侯外庐…[11]

  • 方光华:中国思想史研究方…[10]

  • 侯外庐西大治校[12]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