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有所作为 >> 发展方式 >> 正文  
  杨斯盛:近代“大国工匠”的楷模       
杨斯盛:近代“大国工匠”的楷模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浦东文史    点击数:837    更新时间:2020-11-08    文章录入:admin ]

 

 

今年529日,是浦东营造的领军人物杨斯盛逝世110周年的日子。一个靠自学成才的民间匠人,过世后被誉为“工界伟人”,清政府对其褒奖超过了山东武训,授以“花翎同衔、盐运使衔”,赐四品官及“皇封诰命”匾额,国史馆立传,列入《清史稿》;民国政府拨款为其铸造铜像,“以垂不朽,报功崇德”。可见,杨斯盛不仅是一个不能忘记、值得纪念的人,他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迪。

 

一、1880年,首创中国人开设的营造厂

 

出生于川沙蔡路(今浦东新区合庆镇)农户家庭的杨斯盛(1851-1908年),父母早逝,家境贫寒。13岁到上海谋生,做泥水匠,开始了他在建筑界的生涯。凭藉着聪明勤奋,诚实守信,不仅成为营造的一把好手,还结识了一些外国人,学会了英语,熟悉了西方建筑技术。1880年,有志于营造的杨斯盛,首创了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家由中国人开设的营造厂——杨瑞泰营造厂。

 

二、1890年,承建上海江海关关署

 

1890年,清政府上海道台与江海关税务司禀准重建江海关关署(今上海海关前身)。该关署由英国人设计。由于近距黄浦江,土质松软,地下水位高,工程结构十分复杂,众多营造商望而却步。雄心勃勃的杨斯盛不仅敢于签约承建,还以德、意两家外国营造商竞标。获胜后的杨斯盛每日亲自在工地督查,对工程精益求精。经二年奋战,江海关署被公认为标志性建筑挺立在黄浦江畔,同行齐声赞誉,外国人为之折服。杨斯盛也成为近代上海建筑业代表,本帮建筑业的当然领袖。

 

三、1894年,主持修建上海鲁班殿

 

1894年,杨斯盛在上海城隍庙旁的硝皮弄,主持修建上海鲁班殿。鲁班先师,是中国百工之首,受万世敬仰。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是鲁班先师的诞辰日,各地营造业都会举行纪念活动。杨斯盛为建鲁班殿,从筹款、施工到收支帐目,一手经理。鲁班殿落成后,又创建上海水木业公所,作为行业协会,便于研究营造业发展。之后,为培养水木业子弟,他又创办水木业小学,解决业内子弟就读问题。1947年,上海营造业同业公会在鲁班殿举行先贤入祠仪式,杨斯盛 、江裕生、顾兰洲、张效良的像被请入祠中,作为同业首领供奉。

 

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时上海鲁班殿被拆。定居香港的浦东营造后人,按上海鲁班殿的照片,修建了香港鲁班殿,成为浦东旅港建筑业同行的行业会所。1993年,浦东营造后人按当年上海鲁班雕像,建造了浦东鲁班殿,为的是让鲁班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也不忘浦东营造领袖杨斯盛。

 

四、1903年,参与营救举人黄炎培

 

杨斯盛是川沙蔡路人,举人黄炎培是川沙城厢镇人。清末黄炎培等爱国青年常在川沙、南汇等地演讲,宣传救国图存,提倡新学等。1903812日,黄炎培等三青年到南汇新场演讲,揭露时弊,宣传民主思想,被南汇知县诬为革命党,拘捕入狱,江苏巡抚电令就地正法。杨斯盛闻讯后,甘冒株连的风险,支银500两上下疏通,并请基督教上海总牧师美国人步惠廉赶赴南汇出面作保,遂将黄等四青年(另一名为听讲者)营救出来,并接到自己家,概赠旅费,资助东渡日本避难。

 

此后,两人互为生死之交。黄炎培次年从日本回沪后,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同盟会。1906年,杨斯盛请他主持筹建浦东中学,并担任首任监督(校长)。

 

五、1904年,捐资创建上海第一所中国人的医院

 

1904年,出生于中医世家的近代上海著名社会活动家李平书(1854-1927,浦东高桥人),计划在上海创建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医院,但经费碰到困难。杨斯盛获悉后,立即捐资给予援助,解决租屋办院的难题。创办的医院名为“上海医院”(今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李平书还请他的义女、上海第一个开业女西医张竹君出任医院监院(相当于现院长)。第二年(1905年),又创办了上海最早中西医结合的女子医学堂,附属上海医院,专门培养女性医务人员,所需费用大多由杨斯盛捐助。

 

六、1905年,参与创建浦东同人会

 

1905年创建浦东同人会(后改建为浦东同乡会),不仅在浦东,在近代上海也是一件大事。创建过程中,李平书与杨斯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高望重、爱国爱乡的李平书作为浦东同乡的领袖人物,起组织号召作用,而杨斯盛给予财力、物力的无私援助。经半年多筹备,190671日,在杨斯盛创办的广明小学召开浦东同人会成立大会,李平书、杨斯盛、王一亭、顾兰州、罗旭堂五人被推为会董,以广明学校为同人会的事务所。之后,浦东同乡会发展成上海影响最大的二大同乡会之一(另一个为宁波同乡会),对浦东早期的开发也功不可没。

 

七、修路造桥,热心公益事业

 

杨斯盛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营造业家和社会慈善家。他除了出资办学校、办医院,还修路造桥,参与赈灾,推动地区的社会发展。1895年直隶赈灾,1899年湖北赈灾,1903年山东赈灾,他都积极参与。1905年农历八月初三,浦东沿海遭受特大风潮,损失惨重。正在老家养病的杨斯盛马上在家中邀集营造业同行和浦东乡绅,组织义捐,他带头捐银3000元,共募得2万多,用于救灾。杨斯盛修路造桥最多的是1906年。这一年杨斯盛独自捐银6000元,用于建造浦东第一座钢筋水泥的严家桥。同年,又捐筑南码头至艾家坟石路2800余丈,陆家渡到洋泾镇10余里的沈家弄路,以及董家渡和六里桥的道路。杨斯盛用营造所得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义举,体现了鲁班精神,媒体称他“盖先生遇公益事,益醉心若狂。”

 

八、“毁家兴学”,捐巨资创建浦东中学

 

杨斯盛事业有成后,常感幼年失学之苦,因而倾其所有,捐巨额家产用于国民教育事业。为了兴学,先在家乡宗祠设义塾,又资助黄炎培在川沙办学所需经费。1905年,将上海一幢别墅改为为广明小学,翌年增设师范讲习所。

 

而杨斯盛兴学中最大的工程,是捐家产的三分之二建造浦东中学。1905年,他出资白银10万两,在浦东六里购地64亩,建浦东中学,后逐步增至30万两白银,用于浦东中学。1907年建成后的中学,请李平书等为校董。首任监督(校长)就是生死之交的黄炎培先生。

 

浦东中学在当时的上海可称首屈一指,设施先进,师资雄厚,为国家培育了众多的栋梁之材,党的领袖张闻天、历史学家范文澜、会计学家潘序伦、经济学家钱昌照、物理学家王淦昌、文学家闻一多、教育家夏坚白、名导演谢晋以及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董纯才等,都曾是浦东中学的学生,蒋经国、蒋纬国兄弟也曾在浦东中学就读。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他对杨斯盛“毁家兴学”的义举十分崇拜。胡适在《四十自述》文集中,收录他的著述共57篇,开卷第一篇是《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传》。黄炎培在《八十年来》一书中赞道:“像杨先生真是毁家兴学,一切为了教育,为了学生,而一丝一毫不是为个人立名。”

 

九、怀念中的薪火相传

 

“工界伟人”杨斯盛不仅是浦东乡绅中的杰出代表,也是近代中国“大国工匠”的楷模,一个名垂青史的人物。清政府对他义学给予高度评价,民国政府1917年批令立铜像于浦东中学。在他的墓碑上,铭刻着黄炎培亲笔题写的“静听书声”四个大字,这是杨斯盛毁家兴学的最大愿望,也是后人对他的最高褒奖和深切怀念。1936年同乡会会馆浦东大厦落成时,杨斯盛遗像也悬于会馆之中,供人瞻仰。

 

“文革”中,杨斯盛铜像及墓地被红卫兵砸毁,杨及夫人的遗骨被抛尸荒野。铜像1988年重铸。为表彰杨斯盛兴学的不朽功绩,浦东中学又新建了斯盛亭。2001年,杨斯盛故居被批准为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又进行全面整修,将辟作中学校史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而杨斯盛不平凡的一生,也是鲁班文化和鲁班精神的延续,他敢于拼博、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作风,对当代“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也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 上一篇文章: 他领衔建设了17座长江大桥

  • 下一篇文章: 让工程师成为年轻人向往的职业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2]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1]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1]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3]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5]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5]

  • “碳达峰”“碳中和”:是…[7]

  • 研究益世学问 书写时代华章…[4]

  • 求索人类社会繁荣之路——…[5]

  • 王蒙:文化自信的历史经验…[8]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