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  
  罗阳: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       
罗阳: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428    更新时间:2021-03-18    文章录入:admin ]

 

 

在航空工业沈飞厂区内,罗阳的塑像伫立于此。在他的身侧,一架架战鹰从这里诞生,冲向无垠的苍穹……这座罗阳的雕像身着棉服,这是他在登上辽宁舰时的着装,也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定格。

20121125日,在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战机于“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后,罗阳,这位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沈飞集团公司掌舵人,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

30年,他燃烧了自己的一切,用热情坚守“航空报国”。从一名普通的飞机设计员到军工大型企业主要负责人,罗阳组织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航空装备研制和生产任务,矢志不渝献身航空。

 

航空人的中国梦

 

罗阳出生于军人家庭,长在部队大院。“报国”、“忠诚”、“奉献”,他早早融入这样的文化。1978年高考,他在志愿栏里填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名字。1982年,罗阳毕业分配到中航工业沈阳所第九设计室。没过多久,赶上歼8Ⅱ研制,他被吸收到设计团队,从事座舱盖研发。钻到地下室里,他一干就是好几个月。他对原沈阳所所长刘春义说,“我真幸运,刚来就能参与这么重要的任务。”

梦想让他坚守。干航空,最怕的不是辛苦、不是清贫,是没事干。航空工业曾有过近10年的低谷期,几年等不来一个新型号,没有几项新任务。为了给员工发工资,军工企业去生产洗衣机、塑钢窗、蒸锅、菜刀。那段日子,很多人离开了。罗阳工作的沈阳所,7778级的大学毕业生流失了2/3还多。

他留了下来。拿着每月几十元的工资,默默积蓄着力量。工作任务吃不饱,他千方百计去找国外资料来翻译。英文、俄文的大部头,他一点点攻下来。有人打趣,“你何必这么辛苦。”他回答:“我笨,笨鸟先飞就靠这个呀。”还有人劝他跳槽,他则回到北航攻读硕士学位,继续充电。

那几年,他常和大学同学、现任沈飞副总经理祁建新互相打气,“一个国家经济强大了,必须有强大的国防来保卫经济发展的成果,咱们肯定会有用武之地”。

经历长长的等待,当担子忽然压上来时,不难想象他有多兴奋。他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型号任务中。2002年,他调至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数个重点型号同时研制,他一天比一天忙。刘春义住在他家后排楼上,看到他回家越来越晚,问他是不是把自己逼得太狠、压力太大。他说,“研制新装备乐趣无穷,任务再多也开心。”

10年间,他在沈飞担任了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现场总指挥,他和班子成员一道,带领沈飞实现了歼击机从二代机到四代机的跨越,年营业收入从20亿元增加到120亿元。

每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罗阳不止一次讲述过他的梦想,那是一代航空人共同的报国梦想——让中国航空工业和世界最强者的差距,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力争未来能够“并驾齐驱”。

 

以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

 

“罗阳,你太累了。”1125日,分别17天后,妻子王希利终于

在抢救室见到了丈夫,只是他的心脏早已停止了跳动。

罗阳真的太累了。

这是他最后的行程111722时,参加完珠海航展的他返回沈阳,没来得及回家看看,就连夜赶到舰载机所在基地。在那里,他把应急保障团队成员召集来,对舰载机进行又一轮细致检查,直至18日凌晨3时。早上,同事们起床,发现他已在岸边观察天气。1118日早上8时许,罗阳上舰。他把行李扔到床上,坐都没坐一下,转身便上了塔台。这一天,他对相关环节全面监测,几乎不曾停下脚步。同事劝他:“别着急,反正白天黑夜都在舰上,慢慢看。”他摇头:“我上舰晚,不了解的东西太多了,必须抓紧。”

舰上7天,每个深夜,罗阳房间里的灯都要到近凌晨3时才熄。他留下的最后一本笔记里,记满了数据和规划。舰载机降落,外人看到的是雄健的身影,航母上的人所感受到的,则是巨大的震动和难以忍受的轰鸣。测试人员以外的人,通常会选择站在一个声音相对小的地方,但罗阳不是。他总想离得近些再近些,零距离观测舰载机着舰的落点和状况。谁也不知道,他的心脏一次次承受着怎样的冲击?

搞航空太难了,不下功夫苦干,只能是一无所获。舰载机项目启动时,国内完全是空白。获取国外现成的技术,想都别想,即使是资料也搞不到。造出来、飞起来、落得下,成千上万个环节,都是未知领域,都要绞尽脑汁去钻研。

许多行业,搞不出精品,可以降低标准搞个普通的。航空不行,要么是满分,要么就是零分。作为总指挥的他必须“接招”。调集资源、组织攻关、寻求兄弟单位帮助,不知调了多少次、试了多少次,终于拿下这项核心工艺!那段日子,他吃住在厂部,常常就站在员工身后。

一个歼15累不垮罗阳,这只是近年罗阳作为研制现场总指挥多个重点型号中的一个。

任务太紧迫,不抓紧时间、倾力投入,就会拖后腿。从接到舰载机任务那天起,他一直奋战在研制现场、试验一线。工作节奏最初是711”,每周干7天,每天干11个小时;在最后冲刺的1个月,他也冲到极限,变成“720”,几乎每天工作达到20个小时。

人们形容罗阳“是在以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想必感到了疲惫。但他挂在嘴边的,还是航空人爱说的那句——“既做航空人,就知责任重;既做新装备,就得多辛苦”。

 

干惊天动地事,做默默奉献人

 

罗阳倒下,神州巨恸。

20121129日,罗阳追悼会。辽宁回龙岗公墓,上万人自发前来,胸前别上小白花。网络上,天南地北的人们设起灵堂,燃起蜡烛,为他送行。

“英雄一路走好”——人们称他为英雄。

在他活着的时候,恐怕不会想到别人喊自己英雄。他内向,面对褒奖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不好意思。

2012年,罗阳当选中航工业优秀党员。集团要拍部事迹片,却找不到罗阳开会之外的影像素材。摄像多次去找他都被婉拒。最后,企业文化部部长把他堵在办公室,“就差你一个,你怎么就不能配合说两句呢?”罗阳实话实说:“我离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还有差距。让我出来讲,我不好意思。”

他不喜张扬,对日常应酬能推就推。

11251248分,罗阳的生命画上了句号。大家想要为他换上一套像样的衣服,翻遍他的行李,找不到一件西装。秘书说:“罗总本来就打算穿平时的夹克参加庆功宴的。”

不少人获知这样的细节,惊叹罗阳出色业绩和淡泊低调间的强烈反差。但在身边人看来,“干惊天动地事,做默默奉献人”,这不正是航空人的“标准像”吗?

因为选择航空就是选择无声奉献。

这个心比天高的行业注定要低调,躲避外人的关注、躲避闪光灯。有功勋卓著的老科学家,去世时其所研制型号尚未解密,连参加他追悼会的人都以为他只是个普通工程师!罗阳所做的贡献,所承受的压力,他的家人也是在他去世后才知晓。

选择航空就是选择国家利益至上。

型号就是集结号。不论要奔赴哪里,西南深山还是西北荒漠;不论家中有什么困难,孩子嗷嗷待哺还是老人身患重病,任务来时,只有一个字——“上”。罗阳在沈飞组织重点型号会战,相关人员都是不分昼夜地奋战一线,年近七十的老专家、刚刚入行的“80后”,听不到一丝怨言。

罗阳当然是英雄。当人们沉浸在歼15完美表现的兴奋中,他倒在工作岗位上。他的猝然离世,让更多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去思索什么是人生的价值,思索付出和回报的意义。

罗阳又是众多苦干实干的航空人中普通一员,是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理念的代表。

罗阳已逝,在他身后——

长空万里,高高飘扬着我们对和平的希冀;

复兴路上,中国梦引领一代代人奋发前行!

  • 上一篇文章: 他严密思考的能力就像个年轻人

  • 下一篇文章: 吴自良:科研路上的追梦人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4]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1]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2]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3]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8]

  • “碳达峰”“碳中和”:是…[10]

  • 研究益世学问 书写时代华章…[7]

  • 求索人类社会繁荣之路——…[7]

  • 王蒙:文化自信的历史经验…[1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