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有所作为 >> 发展案例 >> 正文  
  何镜堂工作室的故事告诉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普遍真理       
何镜堂工作室的故事告诉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普遍真理
[ 作者:赵敏    转贴自:《中国建筑文化遗产》    点击数:396    更新时间:2020-04-28    文章录入:admin ]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当你年老了,退下来时,人们还一样尊敬你、关怀你、呵护你,你就是一个成功人士,与他们相比,我虽算不上成功,而且还在拼搏,但我认同这个观点,似乎多少也有点感受。

——何镜堂

 

 

今年78岁的何镜堂院士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他严谨的学风、谦逊的气质、低调的为人,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都堪称建筑业界典范。当我们与何院士一起漫步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中,不时遇上一些陌生的年轻人,向他投以尊敬的眼光,亲切地叫声“何老师好”,还有人向他要签名。我看到了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也许这就是他追求的人生。

临近世纪之交,1999年是个重要的年份,很多事件在萌芽中孕育着新世纪的发展方向……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举行;历时一年多的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方案揭标;中美签署了中国加入世贸双边协议;澳门回归祖国;……对于何镜堂来说,那年12月,他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

在此之前,何镜堂已身兼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和建筑学院院长两职,在很多人看来,拥有院士的身份就已经意味着功成名就,没有必要再做具体工作。然而面对21世纪的到来,何镜堂认为院士荣誉应该是新的起点。90年代适逢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1999年浙江大学在全国率先改革,为并校扩招在全国征集设计方案。何镜堂组织了几位研究生,全身投入到这个竞赛中去……没想到他们的方案在100多个参赛方案中一举中标,成为实施方案,这无疑对何镜堂是个巨大的鼓励。为了顺利完成这个当年国内最大的校园规划设计项目,何镜堂工作室便诞生了。何镜堂院士在61岁时选择了再次出发。建筑学院的师生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喜欢讲述1999年的故事,何院士建设以导师带学生为主要力量的工作室,当时在全国是有开创意义的,阻力很大,但他顶住了压力。他的一向原则就是:认准了的去做,时间会检验一切!对于这个大胆的布局,我们只有回溯到1999年的那个大环境中,才能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边设计边改造的环境

何镜堂说,回学校从事建筑创作,走设计、科研、教学三结合的发展道路,是他1983年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毅然回母校华南理工大学的初衷。在何镜堂的文章《我的建筑人生》中,他这样写道:“1999年,我与研究生及设计骨干一起尝试组建创作工作室,进一步把研究生培养、建筑创作与研究结合起来。建团队之初,为了解决办公用房问题,我们自筹资金,首先把尚未分配的住宅首层改造为工作室,每天一大批青年人分组在这里工作学习,研究或讨论方案,到晚上工作室灯火通明,常常是夜深人静,依然能见到建筑师们忙碌的身影。”

20世纪末,适逢中国建筑业的“井喷”时代,也是“建筑师突击”的时代,何镜堂用“既是导师,又是战友”来定义他和学生的关系。学生们说:虽然工作辛苦,但心情阳光,工作室的空间里充满了自由、自主的创作氛围。何镜堂善于抓大放小,他擅长萃取精华,整合创意;方案既定,他就放手让学生们去“释放激情”,关键节点他控制,后期怎么发挥创意、怎么制作表现不会过多干涉,学生们有充足的空间展现才华。

2005年,何镜堂工作室把旁边一栋原中山大学期间留下的小别墅及一栋二层小楼改建为园林式工作室,大大改善了工作和学习环境。80年前,这里曾是民国时期国立中山大学教授们的居所。但如同中国大多数顶着文化保护头衔的废旧建筑一样,在相当长时期里,这里缺乏维护修缮,一度是白蚁侵蚀、青苔遍布的凋零景象。工作室李绮霞总建筑师说:“修缮改造之初,我们看到这里的墙体已经酥化了,门窗也不能满足现代建筑的功能,但我们的设计想尽可能保持其原貌、外形、肌理,砖木墙体已经不能顺应时代需求了,需要拆掉,但黄墙红瓦的外观不变,所以要把屋顶的红色瓦片全部揭开,再重新铺回去。”

2005年、2010年、2011年,工作室设计团队分三个阶段对这一废旧历史建筑进行改造,事实上建筑改造一直都没停下来,设计师们在这里一边工作一边整饰建筑环境。

文化保护区的优秀历史建筑不是文物,但同样承载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信息,同样值得尊重,绝非“一拆了之”,何镜堂希望把岭南园林那种“通透”、“幽静”、“隐约”的味道引入这个改造后的工作室。在屋顶,设计人员引入了一种叫“针叶佛甲草”的植物,这种植物的妙处在于不需要浇水却一年四季常绿,而且起到非常好的屋顶隔热效果。在院落的中庭,设计人员保留了原有的大乔木,在庭院中点缀了各类果树和景观树种,丹桂、鸡蛋花、芭蕉……当然整个园林景观的点睛之笔是围绕庭院的锦鲤池,坐在中庭的玻璃房会议室,整个庭院景观一览无遗。各种园林景观的设置还有一个妙处在于营造出整个院落的层次感,中庭新增加的两个玻璃会议室都采用玻璃材料,通透采光,但却不是毫无障碍的直通,院落里错落的花草遮拦,保持了会议室一定的隐私空间。2009年,工作室成立10周年之际,多位建筑界的同行踏足于此(其中不乏见多识广的建筑院士、大师们),无不赞誉有加,“舒适、”“幽雅”是被提及最多的赞誉之辞。大家都说:要是全世界的建筑师工作场所做一个评比,这个工作室肯定名列前茅。2012年,这个面积不到2000平方米的改造建筑,在广东省举办的“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中,一举夺得“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金奖!

尺度宜人、环境优雅的岭南园林式工作室,为团队带来了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使工作室的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工作室的墙上,贴着工作室同仁们共同的愿景:“我们一家人”、“我们来到工作室是为了建筑创作,我们留在工作室是为了出更好的建筑作品。”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何镜堂工作室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机制:在团队构成上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金字塔式结构。塔尖是富有经验的老建筑师,把握定位、确定方向、整合资源,对内是团队的核心,对外是团队的品牌;中层为中青年骨干梯队,工程和管理经验丰富,可以独当一面;两方力量,再加之一批青年建筑师,共同完成创意设计。这里既是建筑创作场所,又是研究生教学基地。

在研究生教学中,何镜堂着重强调四点:

第一,学建筑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有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这一点每筑建文深深地认同);

第二,以“两观三性”(建筑的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创作理念来指导学生,不要盲目抄袭或片面追求形式;

第三,培养创作思维,先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设计定位;

第四,学会团队合作。

何镜堂院士是工作室的领航人。他坚持号召大家走“自主创新”和“敢于竞争”的道路,并率先和年轻人一起参与设计竞赛,不怕在竞赛中落榜。他总是微笑着谈论设计竞赛的成败:“建筑设计没有100分,谁也不是设计竞赛中的常胜将军;对于华工这支年轻的团队,只有通过招投标,才能拿到好工程,同时也能让我的研究生们在大工程中得到历练,所以我们必须勇敢地参与设计竞争!”有句老话说,“建筑师是个晚熟的职业。”就像国际著名建筑师,美国人弗兰克•盖里那样,“不怕输,不怕向年轻人学习”的何镜堂院士在60岁以后越来越活跃地出现在建筑设计的舞台上,他带领着他的设计团队成为在很多国际竞赛和重要工程中频频亮相的“热门赢家”。

后来,大家尊敬地把何镜堂叫做“三员”——他是教练员(导师),又是裁判员(评审专家),还是运动员(设计人)。何镜堂说:“我们团队投标是为锻炼队伍,从不找关系、走后门,而且愿意与外国设计师竞争,立足于把设计从方案到施工配合全部做完。”“输了不怕!建筑设计没有常胜将军,只要往前看,提高自己的水平就会最终取得胜利。”在各种大型投标中何镜堂常常这样鼓励他的学生。他强调做建筑设计首先要“做人”、必须形成团队才能搞好设计、建筑师养成合作共事的习惯是事业有成的基础。在我问及怎样提高中标率的“秘诀”时,他坦诚地说:“我们的每一个工程都有一个明确的创新定位,所有的项目力争从头至尾、各个专业全面承担,目的是锻炼队伍。我们尽力去做设计,并不十分在意最后是否中标。工作室投标团队主力由两部分人员组成:有创作激情的研究生加上有创意和组织能力的博士。工作室注重在设计实践中培养研究生,除了何院士,这里由博士、青年骨干建筑师、在读研究生构成‘金字塔式’的开放型的建筑学术团队。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后,他们都乐意留在这里;不少外地报考的学生,他们到我这里求学并不是经济的原因,而是为了一展报国志。我十分欣赏这些勤奋的学生们。”工作室教学方法灵活而新颖,善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实战性”,强调“收放结合”。何镜堂说“第一阶段方案要‘放’。拿到一个项目,先让大家讨论建筑的‘定位’,围绕‘定位’收集有关建筑特色的资料,让学生天马行空地畅想,并将方案归类。第二阶段方案要‘收’了,我把方案类型相同的学生就编成一组,他们也十分愿意为了最后拿出好作品通宵达旦地加班合作。最后,我定下最好的方案交给业主,后面怎样深化方案、怎样图面表达、怎样展示成果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

学生们很敬佩何镜堂的创新思维和方案综合能力,愿意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设计交给导师品评。有人说,何镜堂的教学办公室就像医院里的“专家门诊”,常常看到很多学生排队等候何老师给自己的设计“把脉”。平时,何镜堂一上午看三、四个方案是常事。2004年,何镜堂因病住院手术,学生们赶到医院来看望他时还在一起共同探讨设计方案。还有几次,何镜堂出差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会,学生们甚至专程坐飞机找他研究方案……这是一份浓浓的师生情谊!

 

赢在团队

 

何镜堂总说:“没有团队,我肯定一事无成。”建筑业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靠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大型建筑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加之目前发展趋势下常常要求的短周期,使得依靠优秀个人出成果的方式已不再适应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聚敛起团队的力量,才能做大做强。工作室副主任吴中平说:“何老师的工作模式很有意思,有工程,他会问我们有没有兴趣,然后由我们自己组建团队,这样形成的团队高效、和谐。在开始的讨论阶段,何老师很注意把每个人的好的创意提炼出来,把它融合到方案中。有时候,我们的想法和他有冲突,他也会让我们自己发展。”

在创作和研究的过程中,沉默不再是金,何镜堂鼓励团队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扁平式的讨论和个性发展的空间,促进个体之间的相互启发和竞争。另一方面在讨论和交流中适时集中、有效整合,从而保证了作品在整体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创新和提高。

工作室成员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有建筑师执业素养。何镜堂处理与业主和其他各专业工程师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时的技巧,以及他大半生积累的解决设计中技术难题的实践经验,都变为言传身教的生动课程。

工作室的设计作品不搞怪,在理性秩序之中绽放着有节制的浪漫与艺术的激情,在不同的建筑空间中都有一种得体的严谨。何镜堂谓之曰:我们要走正道。他相信建筑的意义,相信社会的进步,相信努力的回报。他希望工作室的作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未来漫长的时空中释放出恒美与博爱。☞☞课堂笔记:何镜堂院士的纪念性建筑设计公开课

何镜堂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在既非纯理论的研究人员,也不是一般的职业建筑师,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从事理论研究又能从事高水平建筑创作的“工程型研究生”。通常他会挑选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培养研究生,让他们从事研究创作实践,而且要求在每一个设计上都要有一点创新,这样才能保持不断进步。这是一个共赢的模式。“我们不像别的设计院工作室,只出成果,我们出成果也出人才。”何镜堂很自豪地说。工作室成立17年来,将多个国家级金奖、银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建筑创作优秀奖收入囊中;培养了若干名博士、硕士、博士后,其中倪阳获得“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汤朝晖、郭卫宏、刘宇波、罗建河、王扬、吴中平、张振辉、黄骏等获得全国青年建筑师奖。

何镜堂很谦虚地说:“我是独善其身的人,没什么领导才能,是历史的机遇把我推到了潮头。管理设计院、工作室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人才、是精品。我就狠抓这两样。人事、资金在其次。有了人才、有了精品,其他也就迎刃而解。”他一方面从社会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专家顾问,另一方面鼓励设计人员继续深造,并争取条件派遣中青年工程技术人员赴国外进修,或与境外事务所合作设计,同时结合工程任务,组织设计人员出国考察。对于有些重点的和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有意让青年骨干挑重担,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现在,有了人才和精品,何镜堂工作室的设计任务较多是业主慕名找来的,为了保证设计的完成度,设计费用也达到了国家标准的1.2倍。何镜堂说,为了保证让学生们继续进步,重大项目工作室依然会积极参与投标竞争,同时他们正着力推动“国际化”,储备国际化人才,参与外国的设计项目,走向世界。

进入21世纪,中国在目前的世界各国中,建筑的速度已进入“伟大”的行列。而中国建筑师正是在这样的速度中长期超负荷工作,很多建筑师在近十年建成的作品数量都可以用“巨大”来形容,但令人惋惜的是,其中创意绝妙者凤毛麟角。虽然“模仿”不失为一种学习手段,但长期无创意毕竟是危险的事。有人调侃说中国建筑师目前靠吃“激素”生活,为什么不去摄取正常的“营养”呢?原因很简单,高速经济增长下,中国的建筑市场发展太快了,而中国建筑师普遍不想吃苦,只求速成。对青年建筑师而言,躲避艰辛和急于求成的想法是非常致命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普遍真理。

欣喜的是,何镜堂工作室早在成立之初就做好了在人才培养和建筑创作两方面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何镜堂教育他的学生们创新型思维需要遵循中国文化的发展足迹,遵循两观三性的理论规律,不能胡乱为之,需静心观察思考,重视实践需求以及继承岭南文化、中国文化,不关注时髦,让建筑天长地久……更可贵的是,何镜堂工作室培养了一大批善于在当代设计市场中靠竞标取胜的建筑师,让这里成为中国30多年改革发展中,无论在设计体制还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都名列前茅的一个独立的建筑设计团队。他们从来不靠计划经济体制保护下的设计市场,也不靠很多大设计院那种“效益与产值简单挂钩”的粗放式管理所形成的增长,靠的是制度创新、产学研结合、人才素质培养以及精品追求的思路。

孙中山说:“中国事向来之不振者,非坐于不能行也,实坐于不能知也;及其既知之而又不行者,则误于以知为易、以行为难也。”十几年来,何镜堂工作室由艰难起步逐步打开局面,再往上走竞争更加激烈。何镜堂有信心!他是很少“忆往昔峥嵘岁月”的人,他活在当下,望着明天,不惑于“知易行难”的旧说。我愿何镜堂工作室在新的征程上,不断进步,雄起于世界!愿这篇文字能够记录下他们的足迹,告诉后人,曾经有这么一群中国建筑师来过,他们的内心闪烁着时代的光芒,而这些光芒,照亮过我们来时的路。

 

:

1.本文原载于《中国建筑文化遗产》。

2.何镜堂,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总建筑师,科技部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代表作有: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深圳科学馆、天津博物馆、长春烈士陵园、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及摔跤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浙江大学新校区、重庆大学新校区、江南大学蠡湖校区、广东药学院新校区、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等。

3.赵敏,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清华大学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特约副主编、《建筑知识(a+a)》特约评论人、Ikuku建筑网特约评论人、非常设计师网特邀资深设计评论人、专筑网特约建筑评论人,独立撰稿人。

 

  • 上一篇文章: 纳什走了,情商和智商还会博弈下去

  • 下一篇文章: 林元培:要造就造最好的桥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6]

  • 侯外庐西大治校[54]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4]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8]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7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5]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9]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8]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7]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8]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