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缺点教训 >> 民族之缺点 >> 正文  
  中国随想(九)         
中国随想(九)
[ 作者:胡星斗    转贴自:胡星斗中国问题学    点击数:967    更新时间:2004-01-15    文章录入:111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把个体的人看得十分渺小。中国画中的""点缀在山高水长之中,几乎无踪影。在中国的现实中,人也只是有工具的价值,是工具的人而不是人性的人,人作为"千里马""螺丝钉",被用来为统治者服务。许多人津津乐道于做"有用人才",人被当作牲畜一般,被一些"唯物主义者"当成了""

中国的教育也是培养无人格无生命活力的"贤才"。古代儒士为参加科举,一味背书,不许有自己的任何创见,连经典的注释也只能依照权威,知识分子遂成为圣贤导师的精神复制品。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立科举开始,中国的教育就不再独立了,教育给行政化、意识形态化了。先生成为所谓的"灵魂工程师",学生成为任人摆布的雕塑品,根本无人性、人格、创造性可言。而且,教育旨在树立单一的思想模式、培养不屑于劳动的"精英"

我们是个压抑得太久的民族。

 

 

 

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国,现在迫切需要的却是捍卫常识,捍卫理性。真是莫大的讽刺!

许多人为常识、理性付出了代价。

什么是常识、理性?权力需要监督、约束;腐败不能靠自我清除,就象外科医生不能割除自身的肿瘤一样;市场经济是公平与效率的经济,不仅要解决效率,还要解决公平;多元化是创新精神之源,汉武帝独尊儒术必然扼杀了文化的创造力;在法律面前必须一律平等,高官、歌星、名人不能例外;只有民主法治才能避免王朝循环,避免社会动乱;明君、清官、游侠是靠不住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政治和愿望必然导致灾难;暴露阴暗面、批评时政、揭短、反省问题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歌功颂德是灾难的前兆,就像老百姓所说:奉承是恶友,批评是诤友……这些都不是深奥的道理,而是浅显的知识,是有头脑的人的理性。

 

 

 

 

中国不仅需要实现物质现代化,更要实现精神现代化。

什么是精神现代化?它包括民族精神、团体精神、个人精神的现代化,如民族精神应当是创新的、进取的、宽容的、民主的、法治的、公平的、契约的、信用的,等等;团体精神应当是团结的、和谐的、自主的、进步的、民主的、多元化的、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等等;个人精神应当是人性的、个性的、宽容的、平等的、探索的、守法的、有爱心的、尊重他人的、善于学习的,等等。

现代化的精神面貌是现代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国应当从古代中华文明转向现代中华文明,从精神萎缩的状态转向精神现代化。

 

 

  • 上一篇文章: 中国随想(七)

  • 下一篇文章: 中国随想(十)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随想(九)[80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