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婚姻家庭 >> 家庭 >> 正文  
  家中不倡孝,家教便徒劳       
家中不倡孝,家教便徒劳
[ 作者:何福田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509    更新时间:2018-04-08    文章录入:admin ]

 

编者按

  如果把孩子比喻为一颗种子,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为它提供了土壤。在这粒种子发芽、破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作用往往最大。所以有人说,好孩子大多来源于家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天生就会做父母,如同任何职业一样,家庭教育这一“职业”也需要学习和练习。即日起,齐鲁学堂周刊将开设“家庭教育大家谈”栏目,我们将与专家对话,与优秀的父母对话,围绕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探讨、寻求科学的爱之道。让我们从养育自己开始,养育好我们的孩子。

  教人“如何做子女”叫做讲求孝道,教人“如何做父母”叫做讲求慈道。以前偏重孝道而少讲慈道,固然有所偏颇,现在只讲慈道而不提孝道,偏害更大。

 

  □何福田

 

  你知道吗?现在大家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努力下,如果家中不倡孝,任你多么努力推动家庭教育,一切努力等于白搭!

  我曾多次逛过台北捷运中山站的地下街书城,惊讶于育儿类书刊——教人“如何做父母”的甚多,而教人“如何做子女”的书籍一册难找。前者都是新作,而且译自外文者特多,虽极新潮,但未必合我之用;后者只有《弟子规》之类的旧作,可谓寥若晨星。

  我忽然兴起两个疑问:一个是是否因为现代父母没有善尽亲职,以致子女不懂得善尽子职,所以要强调“如何做父母”?还是因为现在只强调“如何做父母”,却不教导“如何做子女”,以致子女不懂得如何善尽子职?

  自从人们调整其注意力,把教人“如何做子女”转变到教人“如何做父母”之后,“孝子”的定义就改变了。“孝子”变成是父母来“孝顺子女”,不再是原来的“孝顺父母”的子女。整个“翻转”过来了!

  教人“如何做子女”叫做讲求孝道,教人“如何做父母”叫做讲求慈道。以前偏重孝道而少讲慈道,固然有所偏颇,现在只讲慈道而不提孝道,偏害更大。

  中国人都相信:“父子之道,天性也。”即言父母慈爱子女与子女孝敬父母,这是不待勉强的,是天生的良知良能。若证之实际情况,此一“天性”确然存在,但隐而不显。不倡导、不要求,它就让你没感觉、看不到,就像现在许多父母感受不到子女有孝心与孝行,许多子女感受不到父母有爱心,肯尊重他们一样。

  不只“孝道”一事如此,天下万事万物,不倡导、不要求,通常不会有;更何况像“孝道”原来有,后来因为不倡导、不要求而消失?今人有谁不憧憬家有孝子贤孙?但又有鄙视“孝道”为过时的“老古董”之错乱逻辑。如果想想还是要有“孝道”比较好。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要求与倡导。

  当代特征与以前不同。以前“酒好不怕巷子深”,只要你家的酒够香,即使位于偏乡陋巷,也会招徕闻香客。换言之,把自己弄好,其他的自然心想事成,无需表明心迹。譬如你有经天纬地的能耐,人家自然会来“三顾茅庐”。

  那么,我们想恢复“孝道”,只靠“父子之道,天性也”就能如愿吗?你家酒香不作营销就能卖得出去吗?

  当然,先决条件是要你家的酒够香,才有营销的意义与价值;同样的,孝道也要对个人、对国家社会够好才有意义,才有倡导与要求的价值。

  因此,在今天,倡导与要求孝道有什么意义与价值呢?它好在哪里呢?

  平常我跟朋友聊天时,偶然会因为有子女打骂父母,或杀害尊亲长的逆伦社会新闻,而谈论起“孝道”的问题。大部分的人会说:“再不赶快恢复孝道的话,可就不好办了。”也有人接着说:“回不去了!”从此可知,并非现代社会就不需要孝道。如果丧失了,还要“赶快恢复”。

  我同意“孝道”要具有时空性,亦即要与时俱进,不可食古不化。何谓“食古不化”?比方说,父母过世,子女要庐墓三年;比方说,后来被无聊的人加油添醋的“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比方说,结婚一定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则不被承认。这些曾经有过的“事实”已经成为不合情理法的文化渣渣,再也“回不去了”,也真的不必回去了。但是,这只是传统“孝道”中的一部分,并不表示整个“孝道”一无是处,都“过气了”。也不能认为:如果舍不得丢,还把它当宝贝,就是复古,就是迂腐,就该遭人讥讽。

  但我更同意“孝道”要具有永恒性。它绝对是天之经,地之义。除非宇宙间已经没有父母与子女这道人伦关系的存在,那自然也就不必要有孝道的存在。事实上,父母与子女的人伦关系是永远会存在的,所以,“孝道”也会永远存在。这就是它的永恒性。不过,实践孝道的手段、途径,必须具有时空性。这点也是必然的。

  要谈到“孝”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有“恢复”的意义与价值?最直截了当的反应就是“不孝好不好”,肯定不会有人说好。这对恢复孝道之举已经取得一半的利基。为什么只有一半呢?因为不孝固然不好,但还不能因此就说孝一定好。

  另外一半利基也很清楚。“百善孝为先”,能尽孝的人必然比不孝者更受尊敬与信任,所以在求职时录用的机率比较大。职位取得后,必然洁身自爱,努力以赴,不敢有辱双亲令名。于是对己而言,必有工作成就;对任用单位与国家社会而言,更有直接的贡献。表现获得肯定,既有利保位又有利升迁。

    反之,不孝之人难有善类。即使用人单位疏于查察而予以录用,以其不善必令职位不保。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什么孔子能那么铁口直断:才智够而获得职位,但仁德不足,必然禄位不保呢?因为历史上这类活生生的例子,远近都有,不胜枚举。而且不分古今中外,简直就是真理!

现在我知道最初两个疑问的答案了:教人“如何做父母”跟“如何做子女”要双管齐下才对。所以,不恢复孝道,它就如现在一样,不会自动好起来。更有甚者,不无变本加厉的可能。有了倡导与要求,不见得就能“恢复”起来,还要看推动的力度够不够。如果对提倡难度很高的家庭教育核心问题的孝道就不敢触碰,只敢避重就轻,修饰枝节,家庭教育再怎么搞得如火如荼都没搔到痒处。

 

   (作者为台湾教育学者)

  • 上一篇文章: 千古皆准的范文正公家训

  • 下一篇文章: 从钱伟长的经历谈家族的作用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2]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8]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9]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65]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9]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7]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9]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2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4]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