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总论民族精神 >> 正文  
  守护文化的民族性       
守护文化的民族性
[ 作者:竹梅老翁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801    更新时间:2017-03-20    文章录入:admin ]

    作为民族之根、民族之魂,中华文明是华夏子孙必须继承、守护、光大的瑰宝;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且从未间断的独特文化传统,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世界文明多样性、多元化的象征。在历史上,尤其是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曾发生过多次碰撞和交融。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文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更是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课题、世界文明演进的重要推力。
    公元前6世纪到3世纪,在世界上被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中国正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历史时期。与当时希腊的“西方三圣”、印度的释迦牟尼等伟大文明导师同时,中国也诞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在绵延不断的2000多年历史中,中国文化历经百家争鸣、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形成了独特的义理与结构,创造了无数哲学、伦理学的伟大成果,其价值内涵与人文精神已经深深浸润到民族文化心理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对和谐生态的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国际外交规则的启示。以民为本、仁者爱人的思想是对公共治理的启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对全球化下民族交往伦理的启示……这些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昭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发展的规律。
    中国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把握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张力,在中国发展进程和世界发展进程的二元格局中,准确把握中国文化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既要在全球化时代树立世界性视野,克服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大胆借鉴、引进、消化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又要坚持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自觉,呵护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既要破除文化自卑心理、文化防御心理,又要防止简单的拿来主义、粗劣模仿照搬的态度。既要以宽阔的胸怀面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多种文化互镜中博采众长,又要深深根植于本民族文化,认识传统、了解传统、光大传统,维护好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一无二的文化身份。
  • 上一篇文章: 现代民主的两面观

  • 下一篇文章: 无事深忧 有事不惧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6]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