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  
  中国孩子创造力不强的文化归因       
中国孩子创造力不强的文化归因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850    更新时间:2016-08-18    文章录入:admin ]

 

创造力可以看作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观念性产品)的高级的智力品质。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中国的学生缺乏创造力”。很多人把它归罪于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不可否认,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孩子创造力方面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的很多方面很自然地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很多问题,表现在教育领域,可能根子在我们的文化。

首先,中国文化总体上是一种强调“统一”的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重视集体而非个体,重视整齐划一而轻视特立独行。当然,这种文化价值观也反映在中小学教育环境中。很多中小学校为学生制定了整齐划一的行为规范,包括饮食起居、学习交友、为人处世的繁琐的规范或守则,学校俨然成为塑造学生行为的“模子”,学生俨然成为用同一个“模子”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

在学校的考核或考试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每次考试一般都有一个“标准答案”,教师往往按照这个统一的“标准答案”给学生打分。如果学生的回答背离了教师制定的标准,即使回答得再有创造性也是枉然,也难以逃脱低分的“命运”。

当然,适当的规范或守则,如按时上学、班集体和课堂教学的有关规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规范,对于学生适应学校和社会、维持良好的学业和人际关系,都是必要的。但是,过于繁琐或整齐划一的规范则是不必要的。规范越多、越细、越繁琐,学生的思维活动越容易被框住,他们的创造力越是难以发挥或展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人格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求异。也就是说,对一个问题或现象,能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给出与众不同的、新颖的问题解决办法或分析。另一方面,这种变通而独特的思维活动通常需要创造性人格的支持和驱动。换言之,学生必须敢于怀疑既有的标准,敢于打破统一的格式或套路,否则,他的思维很难变通,也很难做到与众不同。

其次,中国文化过于重视人际关系的平衡,而相对轻视个人的独立人格。人们习惯于把自己放在某个人际关系框架中,以自己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界定自己的价值,以至于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是“关系社会”。正因如此,人们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他们非常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也非常在意自己与别人的差别。因此,他们为了获得别人好的评价而努力,也为了维持与他人的关系而努力。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放弃了自己独立的评价标准,而以群体或众人的标准判断是非,判断自己的行为。

中国人注重维持人际关系的平衡。在中国文化中,历来是“枪打出头鸟”。换言之,一个人如果胆敢无视群体的标准而冒尖,他就会遭到群体的排斥或打击。数千年来,这种文化观念已经渗入人们的骨髓,成为人们的生存策略的一部分。人们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人际关系中,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威胁,而用于工作和创造活动的时间和精力相应地减少。正是在人际关系的平衡中,很多人失去了“独立的自我”。

这种文化氛围也渗透到教育环境中。在“人际关系标准”的制约下,学生要十分“听话”,放弃自己的标准,以讨好老师和家长。在此过程中,学生丧失了发展自身独立性的机会,而变成一个从众的人。而且,由于过于看重别人特 别是老师的评价,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很强的焦虑和压力感,唯恐自己的行为不符合老师和家长的标准。

过于注重外在的评价。而放弃内在的标准,恰恰是创造力的大敌。美国心理学家阿曼贝尔发现,为了获得良好的外部评价或奖赏而努力工作的人很难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性,而那些由内部动机或个人兴趣推动的人往往更容易发挥高度的创造性。这就是著名的“内部动机假说”。虽然这种观点的科学性需要进一步检验,但是,它却提示我们,过于注重人际关系或他人的看法可能对创造力产生消极的影响。

再次,国人异乎寻常地重视学业,而对学业之外的才能或兴趣置之不理。中国历来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由于“读书”和考试可以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抱有极高的期望。这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心理。心理学家们发现,即使在美国的亚裔青少年中,父母也往往更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青少年由于难以达到父母的高期望,自信心普遍较低。近年来,国内学生的作业负担“居高不下”,为学生“减负”的呼声日益高涨,这种现象也跟过于看重结果的教育观念有关。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除了学校普遍重视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还存在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空间智能、自然智能等多种智能形式。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一种智能上占优势,也可能同时拥有多种智能潜能。因此,学校应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使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遗憾的是,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在“高考”指挥棒下,仍然把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作为培养的重点。而其他类型的智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另外。中国的文化传统更看重外在的行为和表现,而相对忽视内在的精神和实质。这并非危言耸听。在我国传统中,人们更重视“礼仪”,重视可见的东西。在社会生活中,虽然我们也强调“诚”和“真”的价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更看重外在的、可以获得别人的较高评价的东西。由于这种文化传统,我们往往过于看重结果而不是过程。所谓的“成者王,败者寇”,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生动反映。

这在中小学生的生活中也有十分明显的反映。在时下的很多学校中,教师更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学习过程,换言之,他们看重的是学习的结果,而不管学生是否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这种教育观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很多学生厌学,甚至彻底丧失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性从何而来?!

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的上述特征曾经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它们却在客观上营造了消极的文化氛围,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不利于他们自信、独立等创造性人格品质的发展,从而成为导致中国学生创造力相对较弱的文化因素。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学生基础比欧美学生好?那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

  • 下一篇文章: 岳麓书院今年1040岁了,肖永明院长带你去游书院和赏对联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7]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3]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5]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5]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林同济:战国时代的重演[5]

  • 林同奇:“我家才子,一生…[11]

  • 林同济的“道家回归主义者…[13]

  • 不懈追求的学者林同济[6]

  •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