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  
  大师一定来自大世界       
大师一定来自大世界
[ 作者:吴澧    转贴自:南方周末    点击数:1019    更新时间:2011-11-23    文章录入:admin ]

 

    大师一定来自大世界。曾经的那些大师,都是在国外留过学的。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就是因为国际化程度还太低,至今未养成五湖四海多元思路互相激荡的世界名牌大学的气氛。

    纽约曾经的骄傲——世界贸易中心被恐怖分子摧毁后,就遗址的处理,有美国穆斯林团体提出,他们愿意投资1亿美金,在遗址旁边建一所清真寺及其配套设施。很多人反对,包括一部分“9·11”受害者的遗属。8月3日,纽约市遗址保护委员会9位委员全票通过,同意修建清真寺。《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 弗里德曼(《地球是平的》一书作者)就此事写了篇文章,可算如何讲道理的典范。他没有用“政治正确”的高调指责反对者不够宽容,他说遗址保护委员会的决定有助于美国的多元文化,而各种不同思路间的摩擦起火是美国的创新之源。他说只要美国能维持自己的创新能力,不管情势如何,跌跌撞撞总能走过来。

    弗里德曼援引教育专家的话说:典型的创新就是掌握了两个或更多领域的人,运用一个领域的框架,予另一领域以崭新的思考。这在学术史上有大量的例子可资证明。

    今年3月里,美国克雷研究院宣布,为解决百年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所设的百万美元奖金,将颁给俄罗斯数学奇才格里高利·佩雷尔曼(参见《南方周末》6 月17日文章《数学鬼才佩雷尔曼》)。佩雷尔曼拒绝了。之前他还拒绝了其他奖项和奖金。在各方一再追问之下,佩雷尔曼终于吐露原委。据《纽约时报》7月2 日报道,佩雷尔曼对俄罗斯记者说:美国数学家理查德·汉密尔顿的贡献并不比他少,汉密尔顿不得奖,这不公平,所以他不愿领奖。

    佩雷尔曼是在美国做博士后时认识汉密尔顿的。佩雷尔曼的专长是拓朴学,而汉密尔顿用一种类似于热扩散方程的动力过程来处理拓朴问题——这是佩雷尔曼当时所不熟悉的。据佩雷尔曼回忆,汉密尔顿为他作了耐心的解释,甚至讲述了一些当时尚未发表的研究“机密”。佩雷尔曼后来改进了汉密尔顿的方法,就此解决了庞加莱猜想。虽然佩雷尔曼是著名的“独行侠”,不来美国走走,未曾与其他领域的专家摩擦起火,他是否解决得了这个难题,大概要打个问号。

    说起佩雷尔曼的工作,还有个中国小花絮。2002年11月,佩雷尔曼把他的证明贴在网上。然后世界上有3组(美国两组,中国一组)数学家开始验证。我国那组,证着证着就似乎将自己当成了第一证明人。结果引起国际数学界的不满和批评,中国组被迫拿掉论文标题里的“完整证明”几字,改为对汉密尔顿-佩雷尔曼证明的解说。但教育部门已经等不及了,于2006年6月7日发贺电说:“破解庞加莱猜想不仅对于数学、物理学和工程学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决心,也反映了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要问当代学界还有谁是只手打天下的英雄,惟佩雷尔曼庶几近之。但是,在国际数学界肯定了他的成就、奖金只发给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佩雷尔曼都没有说这是俄罗斯人的自主创新。相反,他慷慨地指出,供他升顶摘星的阶梯,其实是美国人建造的。而我们仅是从事一个国际协作的验证项目,不去指出交流的重要,却大言不惭地宣布是“自主创新”!

    那个贺电,不看具体情况、不作具体分析,拿着本义并不错的口号乱套一气。按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的说法,这种“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前几天,传说般的“三钱”最后一钱——钱伟长——也去世了。其中一钱还留下一个“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笔者不揣谫陋,说个简单答案:大师一定来自大世界。曾经的那些大师,都是在国外留过学的。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就是因为国际化程度还太低,至今未养成五湖四海多元思路互相激荡的世界名牌大学的气氛。

  • 上一篇文章: 袁隆平评不上副教授是对中国学术的讽刺

  • 下一篇文章: 中华文化的两个小问题投机与浮躁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