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总论民族精神 >> 正文  
  民族精神的载体与民族精神的培育       
民族精神的载体与民族精神的培育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064    更新时间:2011-07-14    文章录入:admin ]

 

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刚刚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引发人们对民族精神进行历史性反思评价和时代性创新扬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重视民族精神的载体。他是民族精神得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的基础。离开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精神的培植将无从谈起,民族精神的弘扬必将停留于认知层面,陷入虚无主义的怪圈——民族精神耳熟能详、出口成诵,而在社会生活当中找不到民族精神的影子。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和民族生活方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灿烂辉煌的艺术和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民族精神孕育其中。对于青少年,我们甚至可以不讲“民族精神是什么”,只要下大力气引导他们热爱民族文化、喜爱民族艺术、保持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民族精神自然会融进他们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民族精神只有体现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而不是嘴上笔下才能称作真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断裂、民族艺术的没落、对异族生活方式的崇尚和向往,其结果使民族精神失去生存的土壤,即使鲜艳如花,也必将凋落衰败。
正所谓固本培元,培植民族精神就要从发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艺术、恪守民族生活方式做起。
一、发扬民族文化。       
自十七世纪“西学东进”以来,我们的民族文化备受冲击挑战。伴随着来自外部的围攻,民族内部的反思和批判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激烈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之时发展到极致。建国后,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民族文化体无完肤、满目疮痍。进入80年代,走过“文革”灾难的人们,开始重新反思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人们还没有来得及重新估价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和丰富文化资源,“全盘西化”的号角已经吹响,且气势汹汹、声势浩大。民族文化再一次陷入低谷。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学”才在一些专家学者的疾呼声中略有抬头。从学校教育层面还可以看到,自废除科举施行新学以来,“四书五经”等文化典籍便离开学校教育,直到现在,依然是躲在角落、难登大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断裂、文化的迷失。没有民族文化何谈民族精神!这篇小文无法进入深层次文化反思领域,只是想呼吁大家珍惜传统文化、珍爱民族文化。他们是民族的根、民族的血脉。“一个没有自我文化的民族,一个丧失了自我文化的民族,纵然有再大的本事,终究不能参与世界文明的创建,并为其他民族所轻贱”(北师大郭齐家教授)。
让中华经典趾高气扬走进孩子的世界,浸润孩子的心灵培植民族精神。“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经书,民族文化的精华。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不对自己的“经”推崇备至。在中华民族几千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经书和典籍,如《诗经》、《易经》、《论语》、《道德经》等等。他们是我们中华文化精华和民族精神的结晶。社会、家庭、学校都要树立一种意识、建立一种机制,引导我们的孩子热爱他、亲近他、诵读他、学习他、研究他、传播他。当中华典籍深入孩子内心的时候,民族精神自然得以树立。
对于一些地区正在推广的中小学生“读经”活动,有人痛斥为“倒退”。我却不以为然。正如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一个没有“经”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抛弃“经”的民族是可悲的。在多元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就是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不可否认民族文化亦有糟粕,因此,既要像对待外来文化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保持对民族文化的敬畏和珍爱。盲目否定、肆意践踏、轻易放弃的做法无疑是短视、无知、愚蠢!有一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注意: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常表现出博大宽容甚至有些阿谀逢迎,而对本民族自己的文化却充满苛求和指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妄自菲薄的败家子行为。
让民族故事在孩子的世界流传,让民族英雄、优秀历史人物成为孩子的偶像。古老的故事、美丽的传说、英雄的壮举、优秀人物的言行无不蕴含着民族精神。听民族故事、学历史人物的过程也就是培植民族精神的过程。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可能会崇拜“歌星”、“影星”,没关系,不用大惊小怪,但是要让他们的灵魂深处端坐着一位民族英雄的雕像。这就需要社会、家庭、学校联手改造环境,特别是视听环境,让孩子身处其中耳濡目染。
特别要提到学校教育。学校是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发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让传统文化、优秀典籍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本身就是在培植民族精神。
二、振兴民族艺术。
不可否认我们的孩子对民族艺术不太“感冒”。在青少年当中,对于可以称作“国粹”的民族艺术全然不知的大有人在。很难想象,对于本民族艺术都不感兴趣的人怎么会具有民族精神?离开艺术这片肥沃的土壤民族精神如何生存?
这里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艺术教育一直处于学校教育的边缘,可有可无、可好可坏。虽然我们在教育方针和各级各类文件中反复强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践层面,艺术教育并不乐观。对于这种现状,国家、政府、学校、教师不约而同的采取冷漠和默许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让我们轻易失去了孩子的热情,他们以同样冷漠的态度回报民族艺术。同时给其他艺术形式以可乘之机,把青少年这块宝贵的阵地拱手让给别人(有可能是我们的敌人)。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把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拱手让给别人(有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可悲呀!
孩子对民族艺术的冷淡是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民族艺术真的失去生命力了吗?我看未必,至少不是主要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对艺术教育的态度和方法。态度不再赘述。艺术教育方法简单,孩子无法体会艺术的美妙,无法给孩子带来心灵的震撼,孩子如何会喜欢艺术?在学校艺术教育中不仅存在方法简单的问题,观念落后、形式单调、师资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同样非常严重。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给人带来快乐、让人发现美,而有些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仅不能带来快乐,简直是痛苦的折磨,不仅不能发现美,还会把仅有的美感抹杀。在艺术这块阵地上,我们的布防太弱了,所以我们的阵地在一点点缩小。
加强和改进艺术教育特别是民族艺术教育是当务之急,虽然这看似和培植民族精神关系不大。不用告诉学生什么是爱国主义,在威武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民族精神自然得到培养。
三、恪守民族生活方式。
过“洋节日”、吃麦当劳、肯得鸡在青少年当中已经成为时尚。开始我安慰自己,不要大惊小怪,这是孩子的本性。可是当我看到那么多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特别是一些重要纪念日所表现的无知和冷淡时,我震惊了。刚过去的“五四”没见孩子多大动静,一个月前的“愚人节”校园里一片欢腾,这意味着什么?
中国人有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这是在数千年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其中蕴含着艰苦朴素、敬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在选择生活方式的背后隐藏着文化的选择、精神的选择。对异族生活方式的崇尚和向往就意味着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放弃。
任何民族的生活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前进、科技文化的进步,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甚至是巨变,但是都是建立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的。否则,可以认为是对民族精神的背叛。因此,我所说的恪守并不是指一成不变,而是指恪守民族特色、恪守民族本质。一些居心叵测的势力正是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来软化、抹煞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不能不高度重视。
我特别提醒媒体,对外来生活方式的鼓吹要慎重,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褒贬要中肯。不要给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造成误导和假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家长教育孩子:不要羡慕人家,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民族精神就这样在这些细微琐碎中得到培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精神危机远比经济危机、技术危机甚至生存危机严峻和可怕。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发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艺术、恪守民族生活方式,社会、学校、家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上一篇文章: 民族精神的发展与提升

  • 下一篇文章: 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2]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1]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1]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3]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俞美玉:刘伯温治家之道[7]

  • 共和国航天往事丨蛟龙出水…[12]

  • 雷震海天的大爱人生[14]

  • 汲取国共合作历史经验 携手…[15]

  • 一位土木工程师的人文情怀…[12]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