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人才强国 >> 正文  
  重金买不来国防现代化 应大力培养人才       
重金买不来国防现代化 应大力培养人才
[ 作者:佚名    转贴自:解放军报    点击数:1438    更新时间:2011-06-23    文章录入:admin ]

 

据媒体报道,去年底,印度政府宣布,将在2016年前拨款1100多亿美元,用于购买高技术武器装备。如此大手笔,引人注目,因此有人称印度此举为“重金强军”。

强军,自然离不开重金的支持。简单地说,一支军队是需要武装的,有什么样的装备制约其打什么样的仗。而无论是购买,还是研发先进武器,都离不开资金。可是,问题在于是否有了重金、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就可以强军呢?

19世纪后期,清政府也曾投入巨资打造海军舰队。在十余年间,年拨白银百万两购买英国、德国的炮舰、巡洋舰等武器装备,打造了一支堪称当时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舰队。可是,此后数年又大幅减少经费,使本来应当更新的装备未能列装,战斗力急剧下降。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军舰大部损毁,一败涂地。

战争是一头巨兽,必然要吞噬大量的物资包括各种武器装备,如果武器不可再生,则损失一件少一件。而且,所谓先进武器是在不断发展的,谁停下脚步谁就会落后挨打。可见,仅仅凭借几件先进武器是成不了气候的,也是经不起战争考验的。

再进一步说,依赖进口先进武器来强军更不靠谱。想在市场上买到当时或者未来一段时间最先进的武器也是极难的,更不用说购买别国最先进的武器生产技术了。

近一段时间,关于欧盟可能会解除对华军售禁运令的消息也引人关注。有军事观察家认为,中国防务市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但留给美欧企业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要求取消禁令是中国要求停止不公正待遇。还有人回顾中国武器、技术发展的历史发现了一个规律,越是遭禁运的时期,中国的武器发展得越好;越是遭到禁运的领域,在国际上的排名越靠前。例如,火箭、卫星、核武器等技术都是遭禁运最严重的,而中国在这些领域反而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判断,重金买不来国防现代化。从本国及国外购买先进武器武装自己,引进先进的武器生产技术,是迅速拉近与军事强国武器装备距离的捷径;而培养自己的人才,推动工业发展,未雨绸缪,瞄准未来战场研制、开发先进武器更为重要。印度费尽周折辛苦研制国产战机恐怕就是认准了这个理儿,因此“光辉”战机才得以出世。

  • 上一篇文章: 关于曾国藩的幕府与幕僚(下)

  • 下一篇文章: 美国不拘一格的人才观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