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理想 >> 理想评估 >> 正文  
  中国求索现代化之路:60年,我们走了多远?       
中国求索现代化之路:60年,我们走了多远?
[ 作者:张意轩    转贴自:华夏经纬网    点击数:1014    更新时间:2009-12-08    文章录入:admin ]

 

    现代化,中国的百年梦想。

  曾经,这个目标遥不可及,有梦却无路。

  如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已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工业大国,梦想已成真,前路更辉煌。

  变化,发生在一个甲子间。 

  (一)

  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的中国,从19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对工业化的追求,从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到张之洞的汉阳铁厂,从张謇的大生纱厂到卢作孚的北碚建设……几代中国人为之上下求索。然而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依然只是梦想:90%左右是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工业基本上处于空白,洋油、洋火、洋布……遍地洋货,记录着无奈,也记录着耻辱。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这段话,激励我国人,再振“百年梦”。

  风云激荡,筚路蓝缕。60年后,中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钢铁、电力、煤炭、石油等传统工业部门逐步壮大,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并在向着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方向发展。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210种,“中国制造”享誉全球,风行天下。

  与工业化并行的是城市化。60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全国仅有132个城市,城镇人口不足一成,“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城市也像农村。如今,城镇人口的比重已提至近五成,城市数量增长了4倍,达到655个。北京、上海、广州……一大批城市崛起为国际性大都市,风姿绰约,几与发达国家媲美。

  6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加77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4倍,2008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就超过了1952年一年的总量……

  60年,中国演绎了一个惊人变迁,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工业化的历程,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伟大跨越。

  放眼全球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奇迹。

  (二)

  中国奇迹,是中国智慧创造的奇迹。

  环顾世界,现代化,没有中国现成的路。从无到有,只能走自己的路。大挑战在此,大艰辛在此,大智慧也在此。

  新中国的探索,60年来就从未停止。前30年,我们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初步构造起中国工业基本骨架的一大迈进。在冷战环伺、封锁倍来的时代里,我们有过沉重的失误和无可逃遁的迷失,但是中国人在自己的教训中汲取的自主发展智慧远远超过追随他人所拥有的,正是在这个基点上,新中国积蓄起了现代化发展的巨大能量!

  1978年成为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崭新起点。改革开放,让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有了狂飙突进的广天厚土,让中国智慧有了整合全球资源经天纬地的大作为。

  一时间,东南沿海制造业勃兴,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迅速发展,中国一举成为全球工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又有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相继跟进,现代工业体系在全国重新布局,现代化进程一浪接一浪……

  20世纪后半期,信息时代到来。“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1984年,邓小平高瞻远瞩。中国,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如今,信息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又给中国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气象。

  从1952年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到1998年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2003年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工业化相同步,中国城市化进程同样精彩。

  从数百万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大步跨入城市的“农民工”,从“小城镇,大战略”到大中城市不断增多,从东部城市一枝独秀到中西部城市相继崛起,从特色城市涌现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中部各地城市群兴起……60年间,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走出了一条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中部模式……各地结合自身实际,走自己的道路,各擅胜场,异彩纷呈。

  中国城市化进程向世界演绎了中国智慧成长的蔚为大观活力迸射的活剧……

  敢于把目光转向未知和变化,不断地调整发展的策略和方法,中国人锻造出了包容大气、与时俱进的智慧,把握住了立足自主发展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规律。

  归结起来就是:中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现代化之路,社会主义找到了“中国特色”。

  (三)

  在中国的现代化崛起中,没有爆发大的社会动荡,没有对其他国家的侵略,没有血腥残酷的原始积累,绝大多数民众是这场改革的获益者,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也为之倍添活力。这是中国智慧的独特之处,也是她对世界有大贡献之处。

  60年的中国现代化之路,丰富着当今世界的发展模式,让21世纪困于诸多发展难题的人类社会,在“拉美模式”、“休克疗法”若干探索之外,看到另一种可能——一种将现代化规律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可能、一种将世界文明潮流与自身发展进步相结合的可能。

  “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邓小平同志的预言正在变为现实。

  中国距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期不远。

  中国,正行走在自己开拓的现代化大路上。

  • 上一篇文章: 精神不死仍有传承

  • 下一篇文章: 中国国庆60年:历史坐标下的梳理与使命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0]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5]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8]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8]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8]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0]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9]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0]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