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文化发展 >> 正文  
  文人论政与人文精神         
文人论政与人文精神
[ 作者:丁东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266    更新时间:2009-08-23    文章录入:admin ]

         
大公报创办于1902年。距今已经107年了。回顾二十世纪的中国新闻史、报业史,大公报具有特殊的位置。大公报的历史分几段,一是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二是1949年到1966年的大公报,三是一直延续至今的香港大公报。我主要讨论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我认为这一段的大公报是中国大陆曾经出现的最有现代意义的报纸,是一个世纪以来公共传媒最有历史影响的先驱,也是一张最具人文精神的报纸。
大公报英敛之在清朝末年创办的,一开始他就声明按国际公例,知无不言,以大公之心,发折中之论,扬正抑邪,不挟私挟嫌。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续办新记大公报,使大公报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节节上升,到抗日战争时期达到最高点,成为当时社会公信力最强的媒体。它不但在知识界享有很高的威望,国共双方也都十分重视它的影响力。蒋介石订三份,办公,办公桌、起居室、卫生间各一份,毛泽东在延安常读的也是大公报。1941年,《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逝世,蒋介石称他是一代论宗,毛泽东发去唁电,称他是报界宗师。继任总编辑王芸生,在与国共双方领导人接触中,也得到了很高的礼遇。蒋介石在庐山请他讲中日关系。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和他会面长谈三次。在国际上,1941年大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授予的年度荣誉奖章,成为获得这一荣誉的惟一中文报纸。1945年联合国在旧金山召开成立大会,中国代表团由十人组成,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作为惟一无党派代表参加。应当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大公报侯选了在中国舆论界引领风骚的辉煌。
当时大公报的特点,我想主要有两条,一是以文人论政定位,二是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为信条。
文人论政要义有三,其一是,办报者是文人,或者说是人文知识分子。不是政客,也不是商人。其二是,论政的过程中,吸引文人参加,比如星期论文的作者吸引了当时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其三是论政。文人论文,论学是不困难的。但大公报要论政,凡外交内政大事,无不议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事关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民众的忧乐,人类的前途民,绝不回避躲闪。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是大公报的自律,也是新记大公报最具特色的地方。
张季鸾在1926是这样说的:党非可鄙之辞。各国皆有党,亦皆有党报。不党云者,特声明本社对于中国各党阀派系,一切无联带关系。……吾人既不党,故原则上等视各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它不党,不是反对党报的存在,也不是敌视政党的存在,而是一种自我定位。国民党在1927年以后处于执政地位,共产党是处于在野地位的最大反对力量。《大公报》的政治态度,既与国民党不同,也与共产党不同。而是在两党之间“中道而行”,抗战胜利后在冷战的美苏之间中道而行。三十年代初期,国民党称共产党为匪,大公报社评和本报记者则从来不用这种说法。在用人上,它主要是自外于执政的国民党之外。共产党的秘密党员,在大公报供职的有好几位,主事者也不是完全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但只要不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公开活动,也予以包容。不党还表现在不做官。吴鼎昌1935年做了政府的实业部长,马上登报辞去大公报的社长职务,再不干预报纸业务。
第二是不卖。吴鼎昌说,欲言论独立,贵经济自存,故吾人声明不以言论作交易。换言之,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
抗日战争期间,遭到战火洗劫,六易馆址,都靠自己的力量渡过难关,保持了良好的经营状况。王芸生从1941年到1949年主持《大公报》笔政。为了坚持言论独立,蒋介石请他兼军委会参议,送来聘书和薪水,被他退回。
第三不私。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所固有之职务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当时大公报确实容纳了各界人士的言论。
第四不盲。不盲者,非自诩其明,乃自勉之词。夹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
不盲的重要方面,就是面对国家民族的利益保持清醒的头脑,发出负责的声音。当时大公报所处的环境和现在有很大不同。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还没有得到基本的保证。大公报的立场,始终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至上。它不赞成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从1941年的日苏中立条约,到1945年雅尔塔协定,中国的领土主权被美英苏三大国当作交易筹码。1946年有关苏联撤离中国东北的争执,大公报的立场都是以民族国家为上,而不肯附合某一党派。在抗战期间,主张修明政治,紧缩财政,清明廉政,批评国民党要员的腐败。在内战期间,为和平大声疾呼。
 大公报不光为自身争取新闻自由。面对日本占领军有英勇的表现。1947年,中统特务抓了《大公报》记者唐振常,王芸生便给上海市长吴国祯去电话:今天不放人,明天就登报!同时为兄弟报纸争新闻自由。1948年新民报被国民党政府停刊物,马上发表社评加以批评。
大公报的文风,是中立的,平和的,包容的,说理的,容许商量和争论的。这种文风与党报也是大异其趣。王芸生的社评《为晋南战事作一种呼吁》,周恩来认为与八路军抗战的事实不符,写来一封信,大公报马上把周恩来的信刊出,张季鸾又写社评表示欢迎。
大公报的自由氛围,使它成为一个名家辈出的机构。以记者著名的有范长江、孟秋江、杨刚、徐铸成、刘克林、徐盈、彭子冈、高集、高汾、朱启平、吕德润、梁厚甫、陆诒、唐纳、谭文瑞、曾敏之、唐振常、戴文葆等,以作家著名的有萧乾、梁羽生、金庸、唐人等。还可以开出更长的名单,不一一列举。
大公报的辉煌,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北洋政府,没有建立控制舆论的格局。国民党执政以后,对于大公报这种承认政府合法性前提下的温和批评,也有一定的容忍性。加上国共两党对峙,都希望居于中间的《大公报》发出对已方有利的声音。这就给大公报留下了相当大的施展空间。但毛泽东执政以后,中间力量便不再成为影响天平左右的法码。五十年代以后的《大公报》,与党报没有什么两样了。“四不”从此成为绝响。
现代报纸在中国诞生一百多年来,实际上存在着两个传统,一个是党报的传统,一个民间报纸的传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前一传统得到发扬,后一个传统中断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开始了深刻的转变,报业也开始走向多元的格局的起步。
在今天的环境下,办一张像大公报这样一张文人论政,不党不买不私不盲的报纸,或许还不现实。但在新闻研究领域,对大公报和其他民国时代民营报纸的历史评价,已经趋于客观和公正。最近十年来,大公报等民营报纸的传统,越来越得到知识界的肯定。当今的一些新闻工作者,也力图重新拾起大公报传统中的精华。比如从《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的一些做法中,就能看到这方面的努力。他们重视时评,请社外知识界人士评论时事,出资奖励文学艺术和学术。都是在学习老大公报的做法。
除了处理好报纸和执政党的关系,处理好报纸和市场的关系,也是一个难题。现在中国的报纸,普遍实行企业化管理,趋利冲动特别强烈。有偿新闻司空见惯。还有所谓有偿不新闻,就是写出批评性报道去讹诈,让对方销财免灾。我不反对新闻媒体盈利。但一张报纸,如果以盈利为最高目的,也是一件可悲的事。优秀的报纸首先是公共传媒,是舆论公器,不在这方面努力,报纸是没有出息的。大公报的传统不会过时。
  • 上一篇文章: 文学的批判精神与建构精神

  • 下一篇文章: 从武汉的两个三十年看文化立国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菜根谭》原文[52]

  • 大疆创始人汪滔:我欣赏乔…[58]

  • 世界第一的大疆无人机,想…[55]

  • 大疆无人机默默崛起背后的…[53]

  •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6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和意志…[1]

  • 学习语丨今天的中国,是赓…[1]

  • 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内在…[1]

  • 曹德旺办公室有一句座右铭…[5]

  • 《棋事》专访周星增:建围…[6]

  •  
     相 关 文 章
  • 逢场作戏的悲哀[145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