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文化发展 >> 正文  
  大师起码要具备那些条件?         
大师起码要具备那些条件?
[ 作者:千里草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201    更新时间:2009-02-24    文章录入:admin ]

 

大师这一称谓是近来引起讨论的最热词汇,什么人有资格被称为大师,大师的概念是什么?从文怀沙遭质疑到赵本山初显大师样式,人们都在思索求证大师的含义。简便的方法就是查一下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上“大师”词条解释:大师是指在学术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大师也是某些棋类运动的等级称号,如国际象棋大师。大师还是对和尚的尊称。

目前关注热议的大师只是指在学术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能称上大师就要有标准和应具备的条件。比如,国际象棋运动员要靠积分、胜率、名次等硬指标来确定晋级。如果笼统说一个人在学术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就可以称作大师,显然有很大的弹性,不容易界定能不能冠以大师的称号。难怪在生活中,某个打牌高手或游戏玩家,也被戏谑称作大师,玩笑而已。大师要具备那些条件,或者说有什么标准,岳南老师昨天说了大师标准的一个出处:

大师的标准是:“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规则也。”——陈寅恪《王宁安先生遗书序》,载《金明馆丛稿二编》。关于国学大师的标准,请看《吴宓年谱》。

条件之一:学术上或艺术上博大精深

用通俗的话来说,做大师要有几把刷子,在自己的学术或艺术领域,不能说非要你登峰造极,也要屈指可数。在自己的领域要有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艺术成就,最好能竖起一座丰碑,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学术著作不是整理编辑,而是要自己研究撰写的。质疑文怀沙大师称号就是基于那些著作是不是文怀沙自己撰写的著作,如果都是别人的,就算主编出《四库全书》又能怎样?博大精深要求好像高了点,至少在某个领域应该成为权威吧。

条件之二:有创造性的贡献

大师不能只是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继承了完事,“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就是要有继承,更要有发展,要有自己非常了不起的创造,开拓创新,探索未知领域,形成自己的观点思想,独成一派才有可能成为大师,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什么能称作大师,就是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大家喜爱的梅派。在学术界没有发展顶多就是个学者,只是学习了先人的成果,称不起大师的。

条件之三:薪火相传,桃李满天下

从大师的词条解释,我们也能看出,大师要为大家尊崇,受到尊敬和崇拜的大师往往有很多的追随者、继承者,有人追随才能发扬光大才能传承下来,也好更好的发挥创造性贡献的作用。这里,不得不说一说赵本山小品王,赵本山的艺术成就有目共睹,在春晚上连连夺魁,涉足影视也收到了很好的收视率。还有一点,就是赵本山带出了一批徒弟,今年春晚赵本山更高兴的不是蝉联观众喜欢的春晚节目一等奖,他更看重的是两个徒弟走上了春晚舞台,且有着上佳的表现,现在“赵家班”是个什么阵势,已成燎原之势!难怪有人撰文说赵本山已经接近大师。

条件之四:道德高尚受人敬仰

在艺术界经常要评选德艺双馨艺术家,为什么?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高尚的情操感染人,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就算艺术成就再高,也成就不了大师。“示来者以规则也”给人以肃然起敬的感觉,没有道德何以让人们尊敬你,何谈大师称谓?我们都知道的季羡林《病榻杂记》中,用通达的文字廓清了他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三顶桂冠,依然请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个称谓。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大师的以上四个条件窃以为就是一个大师的标准,在学术上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有创造性的贡献,自己道德高尚受人尊敬被人推崇,有追随者、继承者。此方可被称为大师。

  • 上一篇文章: 文化不是非庙堂即山寨

  • 下一篇文章: 历史的哲思与吴思之思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2]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8]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8]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9]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2]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2]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7]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