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危机处理 >> 危机对策 >> 正文  
  中国人需要多一些理性和建设性         
中国人需要多一些理性和建设性
[ 作者:吴敏    转贴自:山西日报    点击数:929    更新时间:2009-01-12    文章录入:admin ]
最近,一著名学者在接受某报采访时说:“破坏一个东西不大难,但建设一个东西却不那么容易,而人类社会是靠建设而不是靠破坏来维持其存在的”。“实际上,立比破要难得多,破了不见得能立得起来。”“对中国,特别是目前的中国来说,更需要理性的、建设性的东西”。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我国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着的战略机遇期,也是诸多矛盾的凸现期。加之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故而“不确定性”势必要更多一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空条件下,更多地强调一下理性和建设性,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所谓理性,就是理智地发表言论、控制行为的能力,亦即在面临某种问题时,能够注重思考、讲究方法,尽量冷静、审慎地发表意见、采取行动;所谓建设性,就是以积极、正向的心态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其核心在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及未来导向。一般来说,理性主要是指态度,建设性主要是指方法,二者紧密相联、互为依存。龙永图在一次演讲中说,他参加世贸谈判十几年,对国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宣示并普及了“双赢”思想。所谓“双赢”,显然是理性、建设性地处理非对抗性矛盾的最佳选择。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理性不应被看作一个无限延伸的、其界限只能大致为我们所了解的平面;它倒是应当被比作一个球面,从表面的弧形曲线可找到它的半径——亦即为先验的综合命题的性质所规定——由此可确定它的圆周长和面积。”他所说的“先验的综合命题”高深莫测,我们不妨将其理解为业已被认识的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注重理性和建设性,实际上就是正视客观存在,遵循客观规律。作为“一个球面”的理性和建设性,自然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和限制性,不允许头脑发热、无所顾忌地信马由缰、恣意妄为。当然,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态,谁也不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百分之百地保持理性;与建设性相对的批判性和破坏性也不能完全予以否定,批判和否定旧事物理应是建设新事物的必要前提,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不破不立、先破后立”。但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理性,批判和否定的最终目的还是建设。因此,无论是处理个人和家庭的日常事务,还是面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应该注重理性和建设性。正如罗素所说:“理性的力量也许是弱小的,但它却坚守如一,永远朝同一方向行进,而非理性的那些力量却永远在无用的纷争中自相残杀。因此,非理性的每次狂荡最终都会使理性之友强大起来,并再次表明他们是人类惟一真正的朋友。”
    理性和建设性,可以成为每个真心希望中华民族复兴且有责任心的公民之行为指南。有许多事情,包括现在人们普遍关注的腐败、贫富悬殊、道德滑坡、生态环境污染等社会弊病,我们不能仅仅止步于感情性地义愤宣泄,更重要的是要探究问题的缘由与关键之所在,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为解决这些问题作一些贡献。应该看到,这些问题是改革和发展实践进程中发生的问题,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是同新旧体制转换相伴随的代价和阵痛,难以完全避免,只能通过更加全面深入地改革和发展来解决。对于一个合格的公民而言,热情、激情、血气方刚固然重要,但坚韧、耐心、谨慎、冷静同样不可缺少。只有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以适当方式有效地参与到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合力中去。而且,世间的事物往往很复杂,客观的真实有时难免会被虚假的表象所遮掩,这更需要依靠理性和智慧搞清楚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没有全面、准确地了解真实情况就感情冲动、意气用事,轻率、鲁莽地发表意见并付诸行动,那不仅起不到任何有益作用,还会恶化事态,授人以柄,使问题变得更复杂、更难以解决。
    党政领导者和执法机关掌握着公共权力,坚持理性和建设性尤其显得重要。上世纪50年代后期的反右派、“大跃进”和批判“彭德怀反党集团”,60年代中期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均与最高领导者理性和建设性的严重缺失直接相关。现在,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错综复杂的诸多矛盾,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全面、深入地推动改革和发展,这是当代中国最大、最根本的理性和建设性。对于现实生活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对于由某种偶然因素引发的群体事件,也要坚持理性和建设性,注重对话和沟通,注重疏导和引导,注重探究根源之所在,按照民主法制的途径和方式去解决问题,决不能动辄采用行政强制手段,更不能轻率、粗暴地以专政手段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方面的历史教训已经够多的了,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 上一篇文章: 建立政府与国民的有效对话机制

  • 下一篇文章: 金融危机中的政府远见与企业眼光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0]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54]

  • 冯友兰:对于人生问题的一…[81]

  • 冯友兰:人生术[55]

  • 冯友兰:哲学与人生之关系…[7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安德罗波夫仅执掌苏联15个…[3]

  • 张文木:历史的经验值得注…[3]

  • 《求是》集中刊发5篇文化遗…[6]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7]

  • 张文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8]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