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  
  莫让教材在循环使用中失去功用         
莫让教材在循环使用中失去功用
[ 作者:叶传龙    转贴自:新华报业网    点击数:946    更新时间:2008-09-08    文章录入:admin ]
随着新学期开学,教材循环使用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但是,浙江萧山中、小学新学期开始作出课本循环使用的规定,新发课本一个字都不能写,否则双倍罚款,学校称这是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对此,众多家长自买课本。(9月7日今日早报)

  教材循环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理念,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教育成本,好处多多,自不必说,但让学生在教材上“一字不着”,势必太过苛刻,现实中也并不可行。

  一是一些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在教材上“圈点批注”的习惯,如果让他们按照校方的硬性规定,时时注意维护教材“形象”,则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虽然循环使用的并不是主科教材,也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二是在教材上适当作些“圈点批注”,或存疑,或感悟,哪怕一个符号,一个字词,一句心得,都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巩固记忆;三是“双倍罚款”,于法无据,校方有借此渔利之嫌。

  不顾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一味地强调教材的干净整洁,不顾教材的实际功用,而一味地强调其“经济效应”,不免给人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的感觉。为了避免被罚款,一些家长干脆为孩子再买一套新书使用,将循环教材存放起来,到时上交。这样一来既造成新的浪费,也失去了循环利用教材的本来意义。

  如何把教材循环使用好事办好?笔者以为,目前工作重心还应该放在宣传引导上,要考虑到城乡以及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不必强制推行;其次,学期末根据教材在使用过程中的受损程度,由校方决定是否回收,对那些圈点污损严重,不能回收再循环使用的,可以作价由使用人购买收藏;三是加强对回收教材的“无害化”处理,除做好卫生消毒之外,还要做好回收教材的修复工作,如设法消抹掉圈点痕迹,使教材达到重新使用标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虽然印刷一本教材需要消耗掉一定量的树木,但是,它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有时并不是成比例的。因此,在推行教材循环使用工作中,相关部门不能只看到少砍多少棵树,还要看到多开发多少智力,不能让教材的功用在循环使用中被抹杀被忽视。

  • 上一篇文章: 让理想的阳光升腾

  • 下一篇文章: 素质教育——独立思考才是本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难忘暴雪中那充满温情的接…[80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