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体育精神 >> 奥运精神 >> 正文  
  赋予奥运精神更为深厚的时代内涵       
赋予奥运精神更为深厚的时代内涵
[ 作者:李晓亮    转贴自:红网    点击数:919    更新时间:2008-09-05    文章录入:admin ]

从某种意义上说,奥运等于梦工厂,因为它们同为奇迹的集散地,造梦的“星工厂”。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有幸目睹了两颗璀璨的体育明星,用各自缔造的奇迹“争奇斗艳”。 

  一个是“八金飞鱼”菲尔普斯,还有个是百米“飞人”博尔特。

  当世界纪录一次次,被美国“飞鱼”在水立方里击得碎片飞扬时;8月16日晚,鸟巢夜空仿佛被一道黄色闪电点燃,博尔特冲过百米终点线时,耗时仅仅9秒69。

  于是某网站,迅速推出菲尔普斯专题:“8枚金牌,宣告成人。水下世界,纵横驰骋。海神登基,无人能敌——菲尔普斯不是"人",海神波塞冬降凡尘”。这里,菲尔普斯已经位居超凡入圣的“神人”之列。而在同一天的新闻里,博尔特也被敬为“天神”位列仙班,成了菲尔普斯的“外星人兄弟”。

  虽然,我们承认泳坛小将菲尔普斯,天赋异禀,屡建奇功;短跑名将博尔特,更是边跑边看边减速,“弯弓射月”尽显王霸之气,被称为最嚣张的“飞人”。但也没人否认,他们毕竟是人而非神。所以,我们的关注目光,不应只盯着世界纪录和奥运冠军,更不能故意将其神化,而应把他们还原成和你我一样,普普通通的个体。奥林匹克的赛场上,洋溢着胜利者的笑脸和观众的掌声,但同时,我们也要铭记所有参赛者都是英雄。全民参与,共享竞技的快乐和分享奥运的幸福,才是奥运精神应有之义。

  抽剥掉菲尔普斯神话的色彩,我们会发现,这个缔造了傲人神话的无敌泳者,这个1985年出生的小伙,平时就是个爱抱着小猫睡懒觉的亲切的邻家男孩形象。我们若能透视金牌背后的故事,就会发现菲尔普斯的成功,更应归功于其异常刻苦的训练。从高中毕业起,他每天游12英里,从早上七点练到晚上六点,他说“没有人比我训练更刻苦。”无独有偶,对于博尔特的表现,他父亲表示:“肯定是番薯使他夺冠的。”牙买加的番薯赐予了博尔特神力,不知这话,能否让吃着优质“皇粮”却屡战屡败的国足脸红?

  我们说奥运会如同梦工厂,但它们之间也有不同,差异之处就在于引领奥林匹克舞台的,不是镁光灯下花拳绣腿的粉墨登场、摇曳生姿,恰恰相反,他们都是凭借勤修苦练,凭借超凡实力的劈波斩浪、劈荆斩棘。

  我们不能被金牌炫目的色彩晃花了眼,以为成绩的取得,是幸运女神的偶然眷顾,而要认识到这是选手成倍努力之后获得的必然嘉奖。荣誉和成功从来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光环的背后,有着不为常人所知的难忍的苦痛与伤病。金牌并非盛开于温室之内,而是傲然绽放于冰雪之巅。所谓,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中国奥运金牌得主多出寒门即是一例,而且这一现象非中国独有,世界体坛也代不乏人。如黑人运动员,多出身寒门,幼年历经磨难饱受歧视,最终却能称雄赛场,屡创造奇迹。博尔特也可归入此列。所以说,看到别人吃肉,要先看到人家吃苦。

  当然,我们也不是借此讴歌苦难美学的意义,因为苦难并不必然指向成功。因为,菲尔普斯式奇迹背后,还有木桶原理的影子。即他们很善于补齐自己的短板,不然,很难制造八金通揽的奇迹。这一个体的胜利,却不乏借鉴意义。这种精神可以辐射得更为宽广,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扩散辐射。它必须跨越体育的界线而不仅仅是“精神孤本”

  个人奇迹和个体胜利的背后,蕴含了全面发展、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奥运精神,这无疑是深具普世价值的。这种价值,因为笃定而永恒。这种精神,既能作为个人奋斗的价值导向标,也能引领国家和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个人奋斗中,德性、素质等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显然要比单纯讲求技战术精湛的单向度修炼,更为关键。个体奋斗历程和国家、民族的发展是相通的,所以国家改革和社会发展,亦同此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各领域的改革成绩有目共睹。但改革的阵痛,也曾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改革之所以产生阵痛,问题不在于应不应该改革,而是改革得不够彻底,不够全面。正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一样,只要这个价值引领的方向没问题,随着改革持续的深化,一定能弥合改革措施不当产生的裂痕。而菲尔普斯式奇迹,也告诉我们改革发展必须全面均衡。不能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不能短视地盲目逐利,而必须有对应的体制改革相配套,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公众福祉的最大化。

  奥运仍在继续,奥运精神的传承,已经引人深思。它不会仅由一个奥林匹克体育节的外在形式来承载,而必须有契合时代的精神依附。公元2008年,中国的奥林匹克年,奥运精神必须融入到中国发展的血液之中,奥运元素注入时代脉搏之内,那么,随着中国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奥运精神必会随之搏动。这才是北京奥运价值承袭的真谛。

  每个人的奋斗史,都是一个价值标本。一个制度要实现应有的正义,就必须确保它在如奥运赛场上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势下运行。人的生理有极限,但精神追求无极限。博尔特张开双臂梦幻般破记录时,是在告诉我们他隐藏了实力,给自己预留了开拓的空间。而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只要朝着奥运诠释的普世价值方向进发,我们未来的超越空间,也必然无可限量。

  • 上一篇文章: 把奥运精神带到平凡的工作中去

  • 下一篇文章: “菲尔普斯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青年气质应成为时代的内驱…[84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