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产生金牌的第一天,中国队旗开得胜,陈燮霞轻松摘得女子48公斤级举重冠军,庞伟夺得男子10米气手枪冠军。 胜利带来了喜悦,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队与全国观众的信心。但是,在沉浸于首金欢乐的同时,我们也经历着失手、失误和失败的痛苦。原本夺得本届奥运会首金呼声极高的卫冕冠军杜丽在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出现失误,最终痛失金牌,名列该项目第五;而在争夺奖牌希望颇高的女子佩剑半决赛中,女子佩剑个人赛全军覆没。 一边是胜利,一边是失利;一边是惊喜,一边是失落。这就是比赛,自古以来,有比赛就有输赢。然而,与普通的运动竞技比赛不同,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不是它的全部,金牌更不是它的全部。正如大家所熟悉的,“更快、更高、更强”固然是奥林匹克的格言,但“重在参与”、“相互了解、友谊、团结与公平竞争”更是奥林匹克的追求与精神所在。 回首当年,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出现失误后的李宁,曾遭受现场和赛后接二连三的非议,这与那时刚刚回到奥运大家庭不久的我们太急于通过赛场证明体育实力的心情有关。时光流转,如今,我们的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国家实力显著增强,并且经历了无数场国际大赛。对奥林匹克,今天的国人已经能够更清楚地体会到《奥林匹克宪章》里的那句话,奥林匹克运动的真谛,是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诚如宪章所言,这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而且是一种人生哲学,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不畏困境,勇于进取、超越自我,将自身潜能发挥到最好。 陈燮霞和庞伟分别接受记者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拼”字,是的,奥运也好,生活也好,一个“拼”字,表明我们对待自己在做的事情是多么的用心、用力。这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说:“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重要的不是必须获得胜利,而是奋力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