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体育精神 >> 奥运精神 >> 正文  
  北京奥运展示和提升国人精神面貌         
北京奥运展示和提升国人精神面貌
[ 作者:余英杰    转贴自:新华网    点击数:718    更新时间:2008-08-07    文章录入:admin ]

 

  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余英杰)“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28天”,随着奥运倒计时牌上数字的缩小,中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完善细节,以实现中国向世界的承诺。北京奥运正在展示和提升着国人的精神面貌。
  高层领导主持动员大会,奥运开幕式大规模带妆彩排,"鸟巢"竣工,新闻中心和奥运村启动,天安门广场开始搭建巨大花坛,各地进行大幅度反恐演练,老百姓自觉发起树新风、讲文明的行动……,喜庆气氛中的北京时刻准备着迎来一场梦想已久的盛事。
  距离天安门广场上巨型奥运倒计时牌的设立已过去1389天。奥运精神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
  奥运精神是由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旨在教导法国青年通过体育活动来追求卓越人生。在他看来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平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建立在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基础上的和睦相处;公平性指向竞赛秩序;教育性则强调体育对人格修养的促进。
  奥运精神随着奥运会在世界各地的举行,广播善种,内涵不断扩充,影响甚巨,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引领人类社会向上的精神动力。现在,她来到中国,与东方文明第一次亲密接触,相互交融、砥砺和丰富,开启了新一轮中国从官方到民间的自省与变革的征途。
  春江水暖鸭先知,敏锐的观察家在奥运预热的前奏中,就已循着奥运精神的主题开始搜索新闻。第243期的《瞭望东方周刊》刊登了一组关于"民间体育"的照片,发黄的相片上老大爷们健硕、乐观、拼搏的画面感人至深,配图的文字写到:"体育的好处不仅体现在身体,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它能强健人的意志力和精神"。这种精神与顾拜旦,与更久远的古希腊人有着高度的心灵契合。
  体育健身也健心。这种观点不仅否定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重智主义,而且也超越了"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体育功利主义,纠正了一些国人对体育价值认识的偏差。
  新华网友"绝招"说,他以前很不屑锻炼,自从详细了解奥运体育精神后,就摈弃了体育只是强壮四肢的狭隘看法,而走进健身房挥汗如雨。
  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游客等的大聚集,他们穿着不同的服饰,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各自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差异意味着矛盾,有矛盾就会有冲突。
  奥运火炬在西方国家传递遭到抗议的事实,让我们意识到,在我们看来需要赞美和讴歌的事,在另一些人看来并不如此。如何看待这一不同?经过一连串的抗议、游行和抵制活动后,国人逐渐做出选择宽容和理解。正如有媒体评论到,开放的中国,不仅是国土的开放,更是中国人心灵的开放。

  另一个细节也在对此进行注解,在奥组委给购票者发放的"观众指南"中提到,观看比赛时,不应只为本国健儿加油,还要给所有的参赛者加油。
  奥运会作为竞技体育运动的巅峰赛事,比赛残酷而激烈,但其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始终未变,而且坚如磐石。这也是奥运会赢得世界认同的一大原因。
  近期两则新闻引人注目,一是中国游泳运动员欧阳鲲鹏因兴奋剂丑闻被判终身竞赛,二是甘肃天水高考替考案多人受审。看似不相干的事件背后,其实都是对公平竞争原则的捍卫。
  公平原则也逐渐渗入百姓日常生活。奥运前夕,在北京,过去人随车涌的拥挤场面,逐渐被一条条长长的等候队伍代替,"先来后到"的精神在普通人头脑中得到进一步强化。这种突然的转变要感谢由北京市政府发起和倡导的"排队日"活动。
  社会生活本身也是一个赛场,也有残酷激烈的竞争,也需要有其运转的规则。有趣的是,社会规则与体坛规则的价值取向有着惊人的吻合。比如,不能既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就是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最形象的说法;重在参与的背后暗藏着机会平等;比赛过程的公开公正是程序正义最好的注释等等。
  因此,举办奥运会也是一次公民社会建设的良机。人们在观看比赛中不仅得到感官的愉悦,同时也得到对诸如如何提升自我,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与他人展开公平竞争等问题的生动解答。奥运正展示和提升着国人的精神面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金牌数量,经济指标更为重要。

  • 上一篇文章: 美国——商业体育帝国

  • 下一篇文章: 奥运将至精神冲刺 中国女曲姑娘爱上励志课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