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仍在紧张地进行着,灾区的情况、同胞的安危依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地震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物质损失和心理伤痛是极其沉重的,但抗震救灾斗争所展现的伟大精神却是感人至深的。在与这场重大自然灾难进行殊死搏斗的日日夜夜,在与死神进行时间赛跑的分分秒秒,广大灾区群众、所有救援人员、全体中国人民以至整个中华民族,以坚忍不拔的意志、英勇顽强的作风、团结互助的真情,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时代壮歌。以人为本、珍爱生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展示着人性美,诠释着同胞情,磨砺着民族魂。 地动人不垮,大灾有大爱。这次特大地震灾害,让秀美的巴蜀大地变得满目疮痍,让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宝贵生命。但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却有一种大美大爱在凝聚、在升华:灾难来临之时,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为了挽救生命,不抛弃、不放弃,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支援抗震救灾,不分东西南北,人人尽心出力;面对各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这是一种坚定信念,是一种不屈精神,是一种巨大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和力量,来自人性的崇高与庄严,来自责任的召唤与驱使,来自民族魂魄的不断熔铸与坚强支撑。 十指都连心,患难见真情。天灾无法避免,甚至无法抗拒。但再大的天灾也割不断同胞之间的深情厚意,压不垮伟大民族的坚强脊梁。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人们深刻地体味到“同胞”这两个字的分量。“你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我们都是汶川人”、“我们与灾区人民心连心”、“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这饱含深情的话语、发自心底的呼声、自觉自愿的行动,在患难之时迸发出来,把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紧紧联结在一起,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相互支撑、共赴患难。可以说,不期而至的灾祸使灾区人民遭受劫难,而全国人民的关怀让灾区人民感到温暖。把13亿中国人民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的,正是血浓于水、患难与共的同胞深情。 疾风知劲草,多难可兴邦。灾难频仍、历尽沧桑,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着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之魂。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之魂永远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激励着中华儿女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和灾难。这次特大地震灾难,再一次检验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承受力、生命力,同时也磨砺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之魂。可以欣慰的是,在这次考验面前,中华民族没有犹豫和退缩,而是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使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之魂得到进一步的磨砺,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毫无疑问,经过这场磨砺,中华民族必将更加勇敢地面对前进道路上一切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和灾难,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