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发明发现 >> 正文  
  科技创新以思想创新为前提         
科技创新以思想创新为前提
[ 作者:虚舟    转贴自:世纪中国    点击数:1268    更新时间:2004-01-14    文章录入:111


  2003年元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中国进入"科学和技术大国"的行列。到2050年,进入"科学和技术强国"的行列。国家真正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靠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也在于科技创新",因而提出了发展科技的明确目标,可喜可贺。
  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依靠中国人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根本。以十三亿颗大脑之巨,以五千年历史之久,以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物质基础之厚,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目标,使中国的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头,造福于中国和世界,是完全能够实现,也应该实现的。
  然而,人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增长,是以思想创新能力的释放为前提的。科技创新,解决的是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运用不断发展的问题;思想创新,解决的是人对自然,社会,人的认识不断发展的问题。自然界仅是人的认识对象的一部分,科技对自然界的认识和运用,也只是人的思想认识的一部分。人认识的总体能力提高了,认识自然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固然科技发展也能推动人的思想的发展,如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促进了机械唯物论的发展,把人的思想也推进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促进了相对主义辩证法的发展,把人的思想又推进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但更根本的是,人的思想发展繁荣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发达。没有自泰勒斯以来由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希腊思想大爆发,就不会有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的发现发明;没有自培根以来英国经验主义思想的崛起,归纳方法的推广,就不会有牛顿的伟大发现;没有自布莱尼兹,笛卡儿,康德以来理性主义的发展,批判方法的推广,就不会有爱因斯坦的伟大发现。所以,要提高中国人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首先致力于中国人的思想创新能力的释放。
  新中国成立五十三年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与我们经济的迅猛发展相比,梢逊一筹;与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相比,差距仍大。其原因很多,大致归纳起来不外有三种原因。
  一是中国传统的封闭思维模式,重实践经验,重社会效果,使我们囿于"伦常治道的人生智"范围内难以突破;使我们囿于实用有益的技术层次上难以突破。由于思想创新能力没有得到释放,因而我们对人权,法制,自由,民主,公正,平等的思考不能深入,对自然规律的思考不能深入,对世界本质的思考不能深入。正由于不能深入思考,缺乏重大的发现,发明和创造,所以我们的社会没有突破性发展,我们的科技没有突破性成果,我们没有能让世界骄傲的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大政治家。今天,我们要让中国的科技创新大步前进,就必须批判封闭的思维模式,开放思维。
  二是中国的环境不能给科技创新以动力。当政治动因大于经济动因时,科技创新缺乏关键因素-自由,便失去了精神动力。当资本外逃严重,可与引进外资一比的时候,科技创新便缺乏经济动力。当国家官吏是依靠权势,而不是依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取得成绩和利益的时候,科技创新便缺乏政治动力。今天,我们要让中国的科技创新大步前进,就必须为科技创新提供充分自由的环境和足够强大的政治经济动力。
  三是新中国的教育对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人才培养不能胜任。前三十年,教育受政治冲击,学校是毛泽东思想大课堂,培养政治工具。后二十年,教育受经济冲击,学校是经济大潮中的企业,要创收,要赢利,培养的是经济工具。五十年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跟传统教育一样,扼杀思想,扭曲人才。无论扼杀思想,无论扭曲人才,都是把人当作工具,而没有把人当作目的。所以,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教育还不定型,我们的青年才俊求学的最高理想还是留学欧美,我们的失学辍学儿童还在增加。教育如此,就因为教育没有地位。要求为政治服务,教育就投入运动;要求为经济服务,教育也一切向钱看。一个成熟的社会,是一架正常运转的机器,各行各业,各行其是,又互相配合,协调发展,无所谓中心,无所谓轻重,人人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提出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为了纠正阶级斗争为纲的偏向,矫枉过正,把多元生活一元化,应是权宜之计。绝不能重蹈当年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旗帜下,全国停产闹革命的覆辙,让各行各业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各行各业都去讲经济效益。教育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基础建设,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花钱单位,必须由国家负担,国家只有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办好教育的义务,没有漠视搪塞教育的权力。有钱修路,有钱建坝,有钱建楼堂馆所,有钱买小车飞机,有钱吃喝玩乐,有钱出国观光旅游,就是没有钱办教育,让学校去创收,让学校另谋出路,这会让世界耻笑,会让子孙后代鄙视的。源远才能流长,水大才能载大舟。教育就是我们科技创新的源头,青年就是注入我们科技创新大河的源源不断的洪流。今天,我们要让中国的科技创新大步前进,就必须以青年儿童为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切切实实办好教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思想创新,科技创新,在此一举。让我们为中国科技创新高潮的即将到来,尽情欢呼吧!

  • 上一篇文章: 当前我国该如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下一篇文章: 道德的命运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菜根谭》原文[52]

  • 大疆创始人汪滔:我欣赏乔…[58]

  • 世界第一的大疆无人机,想…[55]

  • 大疆无人机默默崛起背后的…[53]

  •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65]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棋事》专访周星增:建围…[4]

  • 建桥集团董事长周星增:天…[5]

  • “杨家匠”造桥记[6]

  •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6]

  • 不懂战略退却的人,就不会…[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