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缺点教训 >> 民族之弱点 >> 正文  
  时评:清明“浪费”是文化的代价       
时评:清明“浪费”是文化的代价
[ 作者:叶雷    转贴自:新京报    点击数:906    更新时间:2008-03-30    文章录入:admin ]


  3月23日,甘肃兰州有15万市民扫墓,祭品在火光中化为灰烬。如果以每人买祭品平均花费30元计算,一天就烧掉了450万元。(《鑫报》3月24日)

  如果以此类推,清明祭祀期间,全国可能有超过100亿元的物质被化为灰烬。虽然我们都明白“人死如灯灭,犹如汤浇雪”

  ,都知道“死后风光,不如活着尽孝”。但是,每当清明节来临的时候,我们依然不能“免俗”,往往非常自觉、非常虔诚地加入到了这种“浪费”的行列中去了。

  我想过很长时间,下过很多次决心,但行动与思想总是容易处于背离的状态。慢慢地,我的思想似乎开了一点窍,清明的“浪费”可能是文化必要的代价。“茶有茶道,酒有酒道”,这里的“道”就是文化的仪式,如果没有了“道”,虽然茶还是茶,酒还是酒,但喝茶、饮酒总会觉得缺少了灵魂似的。文化的表达是需要一种载体,需要一种仪式的,否则文化就变得空洞和教条。

  荀子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仪之文也。”这句话也许让我们明白了清明祭祀真正的意义。清明祭祀不仅仅是对先人的缅怀,也是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完满的因子。不是吗?因为清明,我们更能够理解善始善终的人生理想,更能够超越死亡的阴影,更能够看开现世的无常,激励着我们好好地活着。既然是这样,我们也就理解了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在清明选择“浪费”的原因了。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现在以焚烧物质为主要仪式的清明祭祀,弊病多多,是应该改改了。比如,在家中以摆放鲜花水果、放音乐、网上纪念等方式“绿色祭扫”、在墓前放白菊等鲜花或长青叶等以代替烧纸钱。我们必须创新祭祀形式,但又不可操之过急,粗暴武断。文化是需要仪式的,如果没有了仪式,文化也就死了。

  • 上一篇文章: 浅谈“帝王文化”之害

  • 下一篇文章: 议政应多问苍生少拜鬼神 网民反对公祭大风继续吹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54]

  • 蔡崇信对话张忠谋|面对宏…[51]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57]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8]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7]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张文木:谈文化自信,而又…[2]

  • 张文木:政治人物安危与国…[5]

  • 张文木:诱倒对手的最佳方…[5]

  • 毛泽东:“乡村就是小城市…[4]

  • 嫦娥六号月球“出差”干什…[11]

  •  
     相 关 文 章
  • 苟利国家生死已 温总理,我…[1033]

  • 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监督…[96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