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的老百姓就有一种“青天”情结,这种情结渗透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骨髓。甚至到近代法治思想启蒙百余年后的今天,这种情结仍然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在我们所看到的影视作品中,无论是古代宫廷戏还是现代的正邪势不两立,其约定俗成的剧情发展模式就是好人一开始处于极其不利的状态,但关键的时候,青天出现了,他经过重重险阻,终于将坏人一网打尽,于是,正义终于得到伸张,冤情得雪,弱者得到了保护,导演和观众皆大欢喜。只不过,在现代剧中主角变成了纪委书记或党委书记,冷兵器打斗变成枪战。 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中,老百姓的生活相当困苦,即使在所谓的太平盛世中,他们也要受皇权、地主及各种强势群体的压迫,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他们一直希望有一种正义的力量为他们说话,保护他们的权利,于是,在封建统治秩序下出现的一些清官就成为他们的希望,他们感激涕零地将这些人称为青天。
事实上,将保护人民权利的重担放在青天身上是靠不住的。首先,青天本身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并不是民众权利的代言人,他的权力是皇帝给的而不是来自于民众,他的所作所为,是向皇帝而不是向民众负责,即使他做了一些对民众有利的事,惩罚了一些贪官污吏,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存续。正如宋代包拯被称为包青天,他可以反贪官,甚至对皇亲国戚也不放过,但他对皇帝的一些非法行为却无能为力,最火爆的也无非是将皇帝穿的龙袍脱下来打几棍子,自欺欺人而已。
青天情结的存在对于现代法治理念的传播是有害的,因为老百姓将所有的痛苦归罪于贪官而不是从制度根源上找问题。中国古代社会,当农民在对青天的等待中发现原来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时候,被逼近生存临界点的他们只好揭竿而起了,正应了那句话,中国农民的性格如同黄河水,在河床中的时候极其温顺,而一旦决堤崩溃,却有着极为可怕的破坏力。最可怕的还不是这种破坏力,而是那周而复始、没完没了的历史周期。历史已经证明青天不能保障民众的幸福,也不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青天是靠不住的,正如美国人所说的“总统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制度”。中国要走向真正的法治,首先必须从文化基因中清除对于青天的歌颂、迷恋与路径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