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建议呼吁 >> 正文  
  中国男性主义宣言       
中国男性主义宣言
[ 作者:胡星斗    转贴自:作者赐稿    点击数:1626    更新时间:2007-03-30    文章录入:admin ]

 

为什么有“中国女性主义”,却没有“中国男性主义”?中国的改革、进步需要男性主义、英雄主义的推动。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男性主义,也就是摄人心魄、荡人灵魂的英雄主义气概,拔剑而起、敢于担当的阳刚气质,志在四海、包罗宇宙的博大胸怀,威镇一方、处变不惊的豪强魄力,正气浩然、视死如归的凛然风范,变法图强、难酬蹈海的维新精神,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境界,“君子忧道不忧贫”的真理追求意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由此观之,“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士荆轲、“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刘邦、“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韩信、“横槊赋诗”的曹操、“怒发冲冠”的岳飞等人皆为真男子;倡导“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孔子、“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孟子、“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王昌龄、“醉卧沙场君莫笑”的王翰、“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李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等读书人也是旋乾转坤的奇男子,是中国男性主义的代表。

 

                    

 

可惜的是,宋朝以降,随着中国从开明专制走向绝对专制,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大行其道,中国人转向内心追求,性格越来越内敛、阴鸷,男性主义特点逐渐地丧失,以至于今天的中国男人外在“温柔敦厚”、不男不女,内在九曲回肠、阴险毒辣。

特别是,中国文化想方设法奴化、阉割中国男人:

儒家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存天理,灭人欲”;“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等礼教把中国男人束缚得规规矩矩,不敢思考,不敢说话,不敢做事;服从命运、服从官僚、服从权威;不敢面对现实,采取鸵鸟政策;以隐居对抗专制,不敢反抗。

道家以“不敢为天下先”;“曲则全,枉则直”(委屈才能保全,弯曲一些才能直起来);“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消解光芒,混同尘世,挫掉锐气,化解纷扰)等,使得中国男人谨小慎微,委曲求全,许多人甘当汉奸、亡国奴;没有菱角,没有闯劲,没有社会正义感。

法家以“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明君在上面无为而治,群臣在下面战战兢兢地办事);“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术是藏于胸中,以处理各种事宜而且暗中操纵群臣的权术);“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最高明的是禁止人民思想,其次是禁止人民自由表达,再次是禁止人民做事)等,实行恐怖统治,威吓尚留血性的男人;同时,运用权术,对人民洗脑、钳口。

 

                        

 

重振中国雄风,首先要重振中国男人雄风;中国崛起,有赖于中国男人的崛起。

今日中国,必须振兴男性主义;中国男人,必须确立自己的行为准则。

一要勇于担当,有责任感。男人要见义勇为,甚至“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当然不是用刀枪,而是用真理和智慧。即使再落魄,也不要忘记自己对人类、国家、社会、家人、朋友的天生责任,实现“草泽见奇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襟怀。

二要追求正义,有良知。中国男人要有宁折不弯、独立不羁的骨气,不能溜须拍马,昧着良心,屈辱一生。与其说假话,不如“怒掷乌纱去”;与其附庸世俗,不如“我独立若遗”。要学习古人“只留清气满乾坤”、“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志气。

三要胸怀坦荡,有度量。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多么幽深的涵养啊!所谓“君子坦荡荡”,“心底无私天地宽”,“处世让一步为高”,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男人不能鸡虫得失,鼠目寸光。

四要提升修养,有内涵。“君子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以及仁义礼智信,应当成为修身的准则;

“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审治乱之机,知去就之节”,“大智不智,大勇不勇”,应当作为男人的智慧修炼;“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是男人的最高境界。

男人的高度就是社会的高度、文明的高度。中国应当掀起男性重塑运动、男性解放运动,迎接男性主义的改革新时代。

 

2007-3-24

 

E-mailhuxingdou@huxingdou.com.cn胡星斗中国问题学网站:http://www.huxingdou.com.cn。)

  • 上一篇文章: 缓解医疗困境、实行免费基本医疗制度的建议

  • 下一篇文章: 关于提高警察待遇、保障警察人身权利的建议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6]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9]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2]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评刘伯温[1384]

  • 从追求GDP转变为追求HDI[2107]

  • 中国为何没有一流的大师[2223]

  • 既要尊孔更要尊墨,墨子是…[2294]

  • 关于制定中国的阳光法案的…[132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