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总体规划
西部绿化不是少数几个富户的专利,而是一项全民参与的长期工程,要照顾到上、中、下三个阶层的利益并调动起广泛的社会积极性。按投资方的经济实力和所处的地理位置,西部绿化可分三条线同时进行:
第一条线是以城镇为中心的绿化带。政府把每个现有的城镇作为一个绿化中心,绿化工程以城镇为中心向周边推进,推进的规模和速度作为衡量城市政务官的主要政绩之一。这个绿化带极容易出现土地和水资源的争执,政府应制定出一套尽可能公正科学的方案来维护公正和绿化的进度,同时协助投资方解决水源和化解纠纷。这个绿化带主要靠富人和城市中产阶级来经营。
第二条线是远离城市和居民区的大面积荒地,是好的方式是大面积出让给有财力的投资人,由投资方自主解决水源问题,政府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例如引水渠经过的荒地不得收取任何土地占用费,有效土地的使用费也应适度减免,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止引水渠经过他们的土地。这个绿化带主要是富人的工程;少数志士也可在荒芜的河流两岸营造小块绿化带。
第三条线是以一家一户的居民点为中心,户主在房屋周围或自己放牧的领地上植树,把荒地变成小片的森林,并把森林作为自家的产业世代相传下去。这条线虽然绿化规模小,但因数量多且土地和水源争执小,合起来成效可观,说不准会成为西部绿化的主线。这个绿化带的主要经营者是来自社会下层的广大农牧民。
我走访了几位塔里木河流域的土地承包人,看见他们的大片土地连成一片,但土地周围没有一颗树和一块草坪。他们顶着烈日在田间劳作,休息时居然找不到一块荫凉的地方。我问他们何以不在土地四周栽上树,他们回答说土地承包期只有30年,等到栽种的树长大时,这块土地也不属他们了,有谁会傻到自家栽树别人歇荫呢?
上述例子说明西部绿化必须有长远观念,推进土地产权上的“革命”是完全必要的。
为了推进绿化工程,政府得制定相应的政策来绿化现有耕地的周边环境。每个土地所有人或承包人,必须在他经营的耕地四周栽上树,并把其中的一部分耕地变成绿化带,否则就得给他课以惩罚性的税收或剥夺他的土地经营权。栽树和绿化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政府可通过减免承包费的方式给耕种人相应的补偿。
四、 水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
在西部植树与内地不同,内地只要把树苗栽上去并加以适当的护理就可成活;西部种树则要长时间定期浇水,并且一浇就是几年,直到树木生长出很深的根须,能够汲取地下水为止。即使是已经长大的树,在长期不下雨的旱季也应适度浇水。
西部的水资源相当缺乏,现有的水资源在供给人畜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之外已没有多少剩余。先前南疆的塔里木河与孔雀河注入罗布泊,在塔里木东部形成一个面积达几千公里的美丽湖泊。上世纪下半期因为在塔里木河与孔雀河沿线大量发展灌溉农业,两条河还没有流到罗布泊就已经断流,西部最大的湖泊就这样干枯了,成为中国最荒凉的无人区。
西部若是启动大规模的绿化工程,就得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使本已十分短缺的水资源问题变得更为严峻。如果不解决好水资源问题,西部绿化就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这个层次。
解决西部水资源问题有下列三种途径:
一是合理利用好现有的水资源;
二是开发新的水资源;
三是全民养成节约用水的自觉意识。
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首先就要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其次是在灌溉上尽可能做到科学用水,使单位面积的耕地、林地消耗的淡水尽可能少。后一点我们容易做到,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灌溉用水。库尔勒的绿化工程就曾普遍地应用这种先进技术,到时把库尔勒的“滴灌”技术大面积推广就成了。要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就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但只要制定出一套科学理性的制度,就能让绿洲经营者象爱惜自已的财产一样珍惜水资源。
西部的水资源按来源和引用方式可分为“公共水资源”和“独立水资源”。公共水资源指那些正在为公众提供饮用、灌溉用水的河流、湖泊和水库;独立水资源则指那些目前还没有利用或需要消耗能量才能引用的水资源。远方的冰川、雪山;在荒漠上蒸发浪费掉的河水和地下水属于这种类型。
当绿洲经营者开渠把淡水从公共河流引入他经营的绿洲时,如果没有政策上的限制,他极有可能让水放任自流,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不合理应用。河水的总量是有限的,当大量的水被不合理的引走后,依赖这条河流吃饭灌溉的大众用水就会受到威胁……
所以绿洲经营者引用公共水资源时必须支付相应的水费,水价要尽可能适度合理,既能最大限度地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又不伤害投资方经营绿洲的积极性。我认为单位水资源的价格应介于抽水能耗价和自来水价格之间较为适宜。最低不能低于从河流抽取同等数量的水所消耗能源的价格;最高不能高于城镇自来水价格。
如果经营者用耗能抽水的方式引用公共水资源,就不必支付任何水费,因为他不可能轻易浪费掉花钱抽取的淡水,除非他是疯子。
为了保证政策的公正性和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原有的农业灌溉用水也应和绿洲经营者一样支付水费。塔里木河沿线的耕地一直采用浪费极大的“漫灌”方式,如果是有偿使有灌溉用水,耕种者就会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单位面积的耕地消耗的水资源就会大为减少,这样西部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就会得到缓解。
经营户如果利用“独立水资源”则不用付费。
开发水资源一样有三种途径:
一是从冰川雪山上开渠引水或从水资源丰富的青藏高原东部“东水西调”;
二是进一步开发没有充分利用的河流及流入无人区任其蒸发浪费掉的河水;
三是开采地下水。
西部开发水资源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政府应当多承担这方面的工作,当然也可鼓励私人财团投资于引水工程,政府则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如免除水渠经过地段的荒地占用费;投资方享有水资源的全部收益,引来的淡水既可以用于灌溉自己的绿洲;也可卖给其他的需水户……
公民节约用水的自觉意识也许是最最重要的,如果全民都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就可节约出更多的淡水用于营造新的绿洲,西部的自然环境就会步入良性循环,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因为植树需要长期灌溉,所以对于每个经营户来说:自流灌溉和“滴灌”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前者节约劳动;后者节约水资源。当然当地农牧民在自家的牧场和房前屋后种树则是例外。
城镇周边的绿化带基本上是引用“公共水资源”,为了防止引水渠的乱套和重复建设,政府应统一规划引水工程,以城镇为中心建造若干呈幅射状向外伸展的引水总渠……
五、 政府作什么?
当绿化工程由政府包办转为主要依靠民营时,西部地方政府的职能也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转换,从先前的直接介入转为科学的引导规范,使绿化工程平衡有序地向前推进。
政府得为绿化工程制定一套总体规划,既要确保绿化的卓有成效,又要维持水资源的平衡,防止工程“过热”和后继乏力。
全民参与的绿化工程会使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变得错综复杂,政府要在各投资方之间担任好仲裁角色,协调各方的利益,排解纠纷,当外来势力与地方发生冲突时防患于未然。
政府有义务在全民中普及绿化知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甚至可考虑把绿化和节水两方面的知识作为西部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
政府有必要出动专家在各地建立绿化示范工程;但前提是必须杜绝工程腐败和有名无实的“形象工程”。
政府还应在开发水资源中担任主体角色,深入开发昆仑山、天山和祁连山的冰雪溶水;更多地承担公共引水工程,在条件成熟时还可考虑兴建大规模的“东水西调”工程,把青藏高原东部丰富的淡水资源引向塔里木盆地。
政府还可动员专业人士研发水的循环利用技术;把城镇生活废水经过低成本处理后用于林地灌溉。
总之在绿化工程中政府要作的工作很多很多,从绿化主体位子上退下来后,政府的职能不是消弱了,而是加强了。
…………
西部绿化方案虽不是一个至臻完美的方案,但却是建立在现有国情和生产力水准基础上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个方案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执行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也不可能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但与现行的各种绿化方案比起来无疑体现出更多的优势。这个方案一旦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中国的西部就会发生亘古未有的变化,就会真正腾飞起来。也许要不了十年,西部的森林覆盖率会提高十倍以上;辽阔的荒漠上会遍布大大小小的绿洲。
西部绿化方案不可能没有缺陷,但任何方案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只要比现行的方案合理进步就有推广的价值。如果你不想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永远荒芜下去;不想沙漠一天天扩大;不想有限的耕地资源日益面临沙漠的侵蚀;不想首都上空年复一年经受沙尘暴的侵袭,那就有必要把这个方案在西部试验并推广。
西部绿化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程,在方案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当初意想不到的难题,但为了国家民族的千秋大计,我们得努力克服这些难题,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没有理由停下绿化的脚步。
办法总比困难多!
二00六年六月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