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两弹一星 >> 正文  
  载人航天后的冷思考:我们离航天强国还有多远         
载人航天后的冷思考:我们离航天强国还有多远
[ 作者:李斌    转贴自:新华网    点击数:5172    更新时间:2006-02-27    文章录入:admin ]

“中国人‘飞’起来了。”在海内外热烈祝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之时,我国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转化能力弱等问题,他们深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他们在思考着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技术,瞄准人类探索宇宙活动的前沿,寻求新的突破。

“飞”到了新高度

“载人航天是一项带有探险性的活动。”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上天前,前苏联曾经有一位宇航员在训练舱中被活活烧死;美国的航天飞机发展到今天,也免不了磕磕绊绊。我国载人航天各系统中的计算机程序就有几十万条、大量电子仪器设备都必须进行全面的电磁兼容试验……稍有闪失,就可能失败。

载人航天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等综合实力的表现。正因为如此,载人航天计划在中国曾几起几落。作为历史见证人,93岁的钱学森回忆说,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曾制定过载人航天的“曙光”计划,并进行过概念性研究和前期方案论证,但因经济技术条件尚不具备,未能实现。

首次载人航天的成功,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渐强大的综合国力和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表明我国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攻克尖端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从40多年前的“两弹一星”到今天的载人航天,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新的跨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说,我国载人航天虽然起步较晚,但一开始就站在了高起点上,我国载人飞船技术已经达到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的水平。和飞船一样,火箭、测控等一大批自主技术的创新,带动了一批高新技术领域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全面进步。

成功面前要保持清醒

许多航天工作者认为,在载人航天的成功面前,应当看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一方面,在载人航天领域,美国、俄罗斯领先多年,已经迈入航天飞机时代,正在进行星际探测。航天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参与,一些私人公司也在实施载人航天计划,并研制出了样机,计划在2005年将飞船送上太空。另一方面,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而我国科技水平尽管有所提高,但在一些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和印度、巴西等国一起被列入“科学边缘国家”,在“科学核心国”“科学强国”“科学大国”“科学边缘国家”和“科学不发达国家”五个层次中位居第四层次。

“我国的差距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投入总量不够,缺乏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师级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一位专家表示,和美、俄相比,我国航天产业虽然在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航天测控等局部水平上处于世界前列,但总体水平差距较大。

“我们在整体上还落后。”2001年度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杨桂生说:“我们必须看到在整个产业技术水平上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必须保持冷静。”他认为,要想实现强国梦想,就不能完全跟着别人走,必须发展自己的自主产权,有自己的东西。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还不能骄傲。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载人航天的许多技术突破如何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对技术的牵引和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这些技术要尽快推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虽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航空航天工业体系,但资源转化能力、市场化能力和产业技术能力仍然较弱,总体竞争实力不强,难以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研究也表明,我国航天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面临严峻挑战,上游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但下游技术创新能力相当弱,技术创新“链条”缺失,导致航天领域的整体创新能力相对落后。

资金渠道单一、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空间专家闵桂荣院士认为,多年来我国比较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却忽视了卫星应用产业的配套发展。他建议将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和信息化总体战略,统一制定中长期天地一体化发展战略,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制定政策,鼓励民间企业投资卫星应用产业,同时加紧先进技术的研发工作。

航天事业任重道远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钱学森就提出了发展“空天飞机”的战略设想。“高技术航天领域的跟踪……要把眼光放远一点,看到21世纪中叶去……这样到下个世纪中叶,我们在空天飞机技术的某些方面,也许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就有资格加入到国际合作了。”

老一辈科学家的重托和期望,在今天已经实现了第一步。我国下一步还将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完成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研制、发射空间实验室,并根据需要建造空间站。但尽管如此,总体上说,我国载人航天科技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正因为如此,一位权威科学家说,我们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首次送人登上太空,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第一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谢名苞说:“我国的航天事业,任重而道远。在独立自主掌握一些关键技术的同时,我们不排除外来的帮助,因为美国和俄罗斯比我们有经验得多,在各方面都是我们的老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说,纵观全球,有60多个国家在从事航天技术的研究,这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要保持和巩固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地位,加入到这场人类迈出摇篮、飞向宇宙太空的行动中去,就要保持载人航天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中国在载人航天技术上应有的地位。

面对激烈的航天竞争态势,中国科学院穆荣平等专家建议,作为一种战略产业,我国航天器制造业需要国家明确的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需要明确的国际合作战略和高效、精干的科研体系支撑,需要杰出人才和优秀团队。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飞船的技术成果,研制出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我国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以弥补现有飞船有效载荷少、飞行时间短、单位有效载荷发射成本太高的缺陷,使我国尽早建立起相对完整配套的载人航天工程体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说。

面对浩瀚的星空,这位院士的思考也穿越了时空:“长距离的星际旅行尽管在近期还不太现实,但它仍是人类永久的梦想和追求。尽管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尽管人们所要采取的具体步骤也还不是很明确,但是,这巨大的诱惑将始终激发人类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同时也决定着载人航天发展的未来。”

  • 上一篇文章: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的背后:40年的争论与决策

  • 下一篇文章: 胡锦涛会见连战 就两岸和平发展提四点建议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6]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3]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3]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5]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10]

  • “碳达峰”“碳中和”:是…[13]

  • 研究益世学问 书写时代华章…[9]

  • 求索人类社会繁荣之路——…[9]

  • 王蒙:文化自信的历史经验…[17]

  •  
     相 关 文 章
  • 信心就是力量——温家宝元…[954]

  • 中国的技术“黑洞”和技术…[1446]

  • 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就是最大…[1633]

  • 黄昆:不唯书 不唯上 只唯…[304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