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  
  简论科学精神         
简论科学精神
[ 作者:姜旭之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4231    更新时间:2006-02-20    文章录入:admin ]

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的主观体现,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最具科学理性的一种意识形态。随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全面推动作用的加强,人们日益认识到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我认为,科学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的精神。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实践中经常把实事求是与科学精神联系起来使用,所以人们早已习惯于把实事求是看作科学精神的具体化。实事求是、表里如一的精神凝聚着崇尚科学、胸襟坦荡、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的修身特质,是人品和人格的高风亮节。实事求是不仅是人品和人格问题,也是科学问题。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就是要人们讲真话、讲实话、干实事、收实效。任何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结果终案是要误国误民的。正如列宁所说,我愿用一百个只会说空话的老布尔什维克,去换一个哪怕是资产阶级的实际家。
    (二)高瞻远瞩、超越前人的精神。科学永无止境,思想解放永无止境。我国历史上科学和科学精神的匮乏,使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于墨守陈规、思想僵化、视野遮蔽、亦步亦趋。这是一种惯性很大的传统。想问题,办事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确立正统性的权威,便于别人承认,其次是趋同从众,建自己的小庙。这种传统在国民精神中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决策者以高瞻远瞩、超越前人的精神激发和支持科学家的工作,比科学家本人具有这种精神更为重要。决策者是否具备这种精神,直接关系到能否把握住创造奇迹的历史契机。
    (三)宽宏大度、谦恭能达的精神。科学是一个开故的体系,科学只能在开放中不断完善。而且,科学在开放中形成了独特的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科学的开放性必然带来科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或者说科学体系必须经人为地归类分工之后,才便于深入研究。人类必须以全新的视野和思维重新看待科学:科学问题同社会问题一样,获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能回避的挑战,战胜挑战就是人类由“无能”向“有能”的跨进。科学史上的一次次突破只能表现为对以往权威的一次次“冒犯”。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在每一阶段的开始,几乎都是多数服从少数,这是一条规律。认识和掌握这个规律,对人类智慧水准的一次新的检验。谦恭通达就是取得成绩之后仍要头脑清醒,知晓事理,不要轻易说大功告成的话。正如老子所言: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明智、通达也是一种高尚的心性情境。科学上的任何偏见、主观、固执、自私都会带来科学的倒退。
    (四)顽强执著、锲而不舍的精神。科学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对科学的服膺与尊重,而且更依赖于自觉的奋斗与牺牲。科学精神是一种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人类曾为科学的进步付出了血的代价,给科学精神涂上了悲壮的色彩。欧洲中世纪,神权一直统治、奴役科学。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不为神权所屈,不为愚昧所欺。他们付出的代价换来了科学昌明,思想解放。

  • 上一篇文章: 徐匡迪何以怒斥“社会活动院士”

  • 下一篇文章: 诺贝尔奖再让我们反思科技创新体制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6]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