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  
  感性经验、视觉需求与视觉文化         
感性经验、视觉需求与视觉文化
[ 作者:赵维森    转贴自:《世纪中国》网站  www.cc.org.cn    点击数:2909    更新时间:2004-10-02    文章录入:水木

摘要:视觉文化产生发展的深层动因,并非近现代以来兴起的科学技术、工业化生产和“消费社会倾向”等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基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对感性经验的广泛依赖。由于视觉经验在人的感性经验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人类对感性经验的广泛依赖必然表现为对视觉经验的广泛依赖,对视觉需求的永恒追求。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视觉文化的发展史。

  关键词:感性经验;视觉需求;视觉文化

  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视觉文化,主要指以影视图像符号作为基本表意系统,以凭借光电信道的影视及电脑多媒体作为传播介质,与传统印刷文化相对应的新型的文化艺术形态。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上个世纪之初就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1]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30年代也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著名表述,指出世界将作为图像被把握和理解的预言。[2] 预言往往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某种必然性。那么,视觉文化产生发展的必然性何在呢?多数学者将探究的目光投向肇始于近代、兴盛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社会倾向这三种最重要的现代社会力量。

  对视觉文化的以上看法表达了这样一种识见:视觉文化似乎是从近现代以来突然降临人间的一种“无根”的新型文化形态,人们对视觉文化的需求也是一种新型的文化消费时尚。

  的确,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电影、电视的诞生;没有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影视作品就得不到无限制的复制生产和广泛的传播;没有市场经济导向下的消费社会倾向,就不会出现“景象即商品” (德波《景象社会》)[3]的逻辑推论,即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就不会呈现为对景象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然而我想指出的是,视觉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其它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科学技术、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导向下的消费社会倾向并非视觉文化产生的深层、恒久的动因——它们仅仅是视觉文化发展到近现代以来的物质层面的推动力量。视觉文化的产生发展还有隐藏在物质层面背后的更为深层的人类自身及其文化发展的历史动因。

  一、感觉经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

  视觉文化是一种主要诉诸于感觉系统中视觉器官的文化形态。人类对视觉文化需求的最深层的动因,首先是由感觉经验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所决定的。

  其一、宇宙万物最本真的存在方式既不是抽象的理念,也不是神话、宗教式幻想中超现实的幻影,而是作为感性形式存在的。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中的一分子,自然不能摆脱这种感性存在的特点;而作为认识主体,人的感性存在与作为客体的宇宙万物相比又具有直观面对式的特点。人与宇宙万物的感性存在方式以及人相对于宇宙万物的这种直观面对式的存在特点,决定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寸步不能离开感性世界。离开感性世界,人既无以得生,也无以得存,更无以得到发展。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在特定时间内剥夺被试者的一切感觉刺激来源,让他处于一种人为的与外界隔离的状态,视觉、听觉等一切感觉通道都被堵塞了。实验结果是,几乎每一个被试者都有一种难以忍受的恐惧,不少人中途放弃了实验,逃回现实世界。该实验表明,当一个人被剥夺了与世界的感官联系时,他的生存便受到了威胁。实验所提供的仅仅是一种虚拟的生存环境,虽然暂时割断了人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但被试者也清楚这并不会对他们的生存构成真正的威胁;但他们还是无法忍受或排除恐惧感。原因何在呢?因为人与感性世界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由于亿万年的实践经验及其在人类意识中的长期积淀,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心理惯性,以至于人们即使在有充分生存保障的虚拟环境中也难以忍受有限时间内所作的“感觉剥夺”的实验。

  其二,直观面对式的感觉经验之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进一步表现在,人是唯一有情感、理性、智慧的动物,人的一切情感、理性、智慧的获得都必须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之上。

  由于受西方根深蒂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的影响,西方哲学尤其是科学一直存在着崇尚理性而鄙夷感性的倾向,从笛卡尔等人起直到康德,他们眼中能真正称的上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之美名的,实际上主要是指建立在理性、逻辑基础之上的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与此同时,他们认为人文学领域的研究对象如语言、神话、艺术、宗教等不具有作为理性考察的对象特点,即无法用逻辑、理性的尺度来衡量而只能用感性的眼光审视。所以,近代以来的西方科学不但把人文学领域的研究排斥在科学研究的行列之外,而且在所谓纯粹的科学研究中也力避感性经验的干扰,认为这样才能用人类的理性之光照亮真理的彼岸。这种理性至上的认识论传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遮蔽了人们对感觉经验在人类科学文化建构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然而,解铃还需系铃人,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根深蒂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进行了彻底的反思和清算,从哲学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感觉经验作为人类生存发展之本的重要作用。由此我们看到,自然科学知识这种最理性的东西,人的科学认识这种最纯粹的理性能力,决不是人类原始的天赋,而是人类后天所取得的成就,它是人类智能发展的一个“终点”,而不是其“起点”,正如卡西尔在《人论》中所指出的:“人早在他生活在科学的世界中之前,就已经生活在一个客观的世界中了。”[4]哲学以及认识论的研究起点不是也不应是纯粹科学认识这种人类智能的最后成就,而应是人类智能的起点——感性经验以及建立在感性经验基础上的各种文化形态。如若听凭这些领域、这些现象仍处于哲学、科学研究之外,那幺单纯以自然科学认识为基础所建立的认识论就必然是不完全的,其实是“无根的”。正如胡塞尔晚年所认识到的,“客观的科学的世界之知识乃是以生活世界的‘自明性’为根基的,一旦面临这个一切科学、一切理论、一切人以及一切人类社会都‘从属于之’的‘生活世界’我们就会突然意识到,……迄今为止我们的全部哲学工作一直都是无根的”。[5] (P6)海德格尔也认为,二千年来的西方哲学实际上“忘了”真正的根源,真正的基础(即他所谓的 being-存在), 因此现在必须花大力气“重提”这个“被遗忘的”问题。[6] (P8)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胡塞尔当年那句著名的口号为什幺会有那么大的震撼力:“直面于事情本身!”[7] (P8)而后期维持根斯坦的一句名言足以与胡塞尔的口号相比美:“Don't think,but look!”(不要想,而要看!)[8](P9)

  所谓“直面于事情木身”,所谓“不要想,而要看”!就是要求不要被逻辑法则所拘所执,而要力求把握住“逻辑背后”的真正本源(事情本身)。现象学著名的关键词所谓“悬搁”、所谓“加括号”,实际上就是要求把人们习以为常以至根深蒂固的逻辑思维暂先“悬搁”起来,暂时中止逻辑判斯,把逻辑思维所构成的一切认识对象也暂先“放进括号里”,以便人们可以不为逻辑思维所累,从而穿透到逻辑的东西背后,达到对事情的“本质直观”。当代欧陆哲学可以说就是不断深化这个“悬搁”的进程,萨特之所以要大谈所谓 “先于反思的我思”,梅洛-庞蒂之所以耍声称反思实际上只不过是重新发现“先于反思的东西”,伽达默尔阐释学之所以要主张所谓的“先入之见”是全部认识的基础,保尔·利科阐释学之所以要坚持说“意义的家园不是意识,而是某种不同于意识的东西”,[9](P12)实际上都是为了说明,存在、此在乃是“先于逻辑的东西”。因此,除了认识论水平上的“知”以外,还必须有一种本体论水平上的“悟”——现代阐释学的中心问题正是要问:这种本体论水平上的“悟如何可能”(康德“理性批判”问的则恰恰是:认识论水平上的“知”如何可能)。今日颇为时髦的所谓“阐释学”和“消解学”,实际上可说是一正一反地表达了这种要求,之所以要“阐释”,就是因为在逻辑的东西背后尚有更深刻的东西,所以要把它释放出来、阐发出来;之所以要“消解”,就是因为这种更深刻的东西被逻辑的东西所遮蔽了、窒息了,所以要首先设法解开逻辑的铁索、消除逻辑的重压。

  对于西方哲学惯于走极端的思路及其思想,我们或许不能全盘接受,但从他们对面临的问题所作的由肯定到否定或由否定到肯定的多向度追问中,确实使我们对当下所考察的问题获得了更加明确坚定的看法。

  其三,更进一步而言,之所以要“直面于事情本身”的感性经验,也并非仅仅为了强调理性的智慧之光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之上,感性认识在时间上先于理性认识,也并非认为感性认识只是通向理性认识的桥梁和工具——一旦获得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就成为得鱼之“筌”、得兔之“蹄”,就可以忘“筌”忘“蹄”;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即使我们获得了对世界万物的理性认识以后,我们依然需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观照世界万物。因为:首先,世事万物具有纷繁复杂性、异质多样性,不同的对象需要人们用不同的心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认知通道去或感知、体验,或抽象、概括,或想象、顿悟。如对各类艺术作品的观照,就需要充分发挥人们的感知力、想象力,而对禅宗教义的领会,则需要直觉顿悟的工夫,而要弄清物质的结构或属性,实验分析或抽象概括就成为不可缺少的途径,要了解事物的质地、味道、颜色、形态、音响特征,就需要综合运用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显然,运用理性仅仅是在人们众多感知认识方式中经由一种途径审视事物众多特性中的一类特征或属性的手段和方法,所以,仅仅用理性的眼光是无法群照、遍察、感悟、探析事物的纷繁复杂性和异质多样性的。其次,人对世事万物的把握并非只有一种目的,并非只用一种价值系统来度量。康德通过三大批判的构架,确立了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审美判断力为标志的人类知识体系。马克斯·韦伯在继承康德学说的基础上,区分了三种文化价值领域:认知—工具合理性,道德—实践合理性,审美—表现合理性。他认为,人类文化的不同领域到了近现代已由过去的浑而为一和“他律”“他为”性,逐渐取得了“自身的合法性”,变成“自律”“自为”的独立领域。艺术的游戏规则和科学及伦理的游戏规则各有不同,彼此不再根据某个超越性的“元范畴”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科学活动中技术合理性就是一种工具理性,其合理与否取决于它是否能实现特定的征服自然的目标;道德中的实践理性,其技术的合理性则体现为行为对社会规范和伦理原则的背合上;而在艺术的领域,表现的审美理性则居于支配性地位,自我表现,审美愉悦,形式观照,甚至欲望满足,这才是审美活动的价值的合理性所在。[10]可见,欲望满足、形式观照等感觉体验之所以在人类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同时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文化生活是多向度的,而且各个领域都具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取向,以及因实现不同价值取向而选择的不同实践活动方式。而审美实践活动的展开,审美价值的实现,企图通过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途径,显然是不得要领的,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只能是直面对象的感知、体验、直觉、顿悟。因此,只要人类的生活不能离开审美实践活动,感觉经验就将永远是人类审美创造、审美享受的灵光之源。

  二、视觉经验在感性经验中的主导地位

  人类之于世界的直观面对式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人类与世界的感官联系的必然性,决定了感觉经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而人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在获取感觉经验方面的作用地位又存在着巨大差异。从人类的一般生存要求对不同感觉器官的依赖程度看,视觉在整个感觉器官中显然居于主导和基础地位。这不仅因为“看”的感受和方式是人衡量现有生存环境,寻找新的生存环境的主要标准和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而且人类一切有目的而非盲目的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经验的获得都必须有视觉的指引。因为看的对象是整体事物,而听、嗅、味、触的对象只是整体事物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属性,只有知道对象的形体特征和所在的位置,才能选择、调整听、嗅、味、触的最佳方位和方式。  

  黑格尔从认知活动的角度曾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惟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官。从而使视觉和听觉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两种“认识性的感官”。[11]其实,从认知活动的角度看,视觉也有许多超越了听觉的优越性。实验表明,人对世界的把握和理解,主要是通过视觉通道。有关这方面的实验结果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而当代德国哲学家威尔什从两种不同的文化的角度对视觉与听觉的一系列差异的论述,使我们可以对这一问题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他认为,首先,视觉是持续的,以及所见之物是现存的;相反,听觉则是消失的,任何听觉符号都随着声音的消失而失去。惟其如此,视觉才和认知和科学相关,而听觉则与信仰和宗教联系在一起。其次,视觉是原距性的感官,可在一定距离之外把握对象;听觉并非要缩小距离,而是要适应距离。所以,视觉是间离的感官,而听觉是融合的感官。所以视觉可以反复审视和质询对象,听觉则无法作到这一点。再次,视觉是个体性的感官,而听觉则是社会性的感官;看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而听总是把闻者与言者联系在一起。[12]这就使视觉经验较易从对象物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认知成果,而听觉经验则因过多地与对象物联系在一起而较难成为独立的认知结果。

  视觉对听觉以及其它感觉器官的优越性,必然使人们对视觉的需求成为所有感官需求中最迫切、最旺盛的需求,必然使人们将视觉认知功能总是力求置于其它感觉认知功能的前景,使视觉经验成为所有感觉经验中最突出、最丰富的认知内容,从而使视觉文化也必然成为人类文化的主导形态和主要领域。(当然,对一个没有体验过视觉缺乏而断臂或耳聋的人来说,他很可能会感慨地说;我宁愿失去眼睛也不愿意失去双臂或耳朵;但这是另一个问题。)

  三、视觉需求与视觉文化的必然联系

  从感官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关系来看,视觉对听觉的优越性,视觉经验对听觉经验的优越性,必然表现为图像(形象)对语言的优越性。也就是说,视觉和听觉的关系问题,我们可以转化为视觉—图象和听觉—语言的二重结构上来。这样表述,并不是要在视觉—听觉或形象—语言之间评判孰优孰劣,而是要通过这种二元性的结构转换来考察文化本身的历史转型及其内在的文化逻辑。[13]

  图像较之语言的优越性,首先表现为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图象认知总是先于语言认知。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说,看先于说,如儿童先是看和辨认,然后才说。其实,不只是儿童个体,如果我们超越个体发生学,进入种系发生学的层面,也会发现出同样的历史发展过程,即各个民族最初都是用图象而非语言来理解和表达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的。各民族早期的洞穴壁画、图腾崇拜、巫术、舞蹈以及各种仪式的高度发达,就是一个明证。图象认知先于语言认知,根本原因在于图象认知较之语言认知具有直观性、简易性、浅显性、便捷性的优势。这对语言还没有得到高度发展,心智、思维尚欠发达的早期人类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偏见,认为用图象的方式把握世界仅仅是早期人类由于心智、思维欠发达,语言处于低级水平发展阶段的一种不得已的思维方式。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科就认为这正是隐喻思维(形象思维)所以成为各民族早期共同思维方式的根本原因。而随着语言的高度发达,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图象思维就逐渐被语言思维所替代,图象认知的时代也就一去不复返。[14]

  利用图象的直观、感性、浅显和理解的直接性特点来认识事物,的确使早期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语言不能纯熟运用的窘迫。但人类对视觉的需求、对图象依赖的原因决不仅仅止此,从而对视觉的需求、对图象的依赖也决不仅仅限于人类早期阶段,而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永恒方式和途径。

  道理很简单,人作为感性存在物和直观面对式的存在特点,并非仅仅人类在早期的一种存在状态;人与感性世界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也并非仅仅人类早期与世界的关系模式;从而视觉经验在所有感性经验中的主导地位,视觉需求成为所有感官需求中最迫切、最旺盛的需求,也并非仅仅人类早期特有的需求心理——所有这一切,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普遍而永恒的人性的具体表现。否则,我们对语言文字高度发达以后人类创造的一系列视觉历史文化现象就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美就是生活。”[16]以此作为美的定义,不一定人人苟同,但它所包含的感受生活、拥有生活、享受生活就是人生存的最大目的、最大奢望的思想,则是颇具洞见力的。感受、拥有、享受生活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从直接的角度看,视觉是最主要的感受、拥有、享受生活的方式;从间接的角度看,视觉则是唯一的感受、拥有、享受生活的方式——在间接感受、拥有、享受生活中,视觉经验可以涵概、替代其它一切感觉经验,而其它一切感觉经验都无法涵概、替代视觉经验。总之,感受、拥有、享受生活的最便捷的途径、最广阔的空间、最廉价的方式就是直观生活。所以,一切生活景象以及凡是能引领人们直观生活的事物或替代品,都会吸引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力。而最适宜充当这类事物或替代品的无疑是视觉图象。正因为如此,所以人类对欲表现的一切事物,欲传达的一切信息,只要它们适宜于用图象媒介加以表现、传达,就会想方设法使之视觉化。这不仅仅指人所生活于其中的物质世界如此,也不仅仅指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如此,而且,在一向被看作经由逻辑法则、理性智慧创造发明的哲学、科学世界里也是如此。在哲学、科学文本中,虽然人们不能用直接的图象表达思想,但也力求通过间接的手法实现表达的图象(形象)化。谁见过完全脱离形象化表达的纯粹概念推理式的哲学、科学文本呢?

  近年来,随着国外隐喻学理论的引进、研究,使更多的人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技巧,不仅仅存在于文学艺术领域;而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永恒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无不打上“诗性智慧”的烙印。[15] 于是产生了维柯所说的“诗性的玄学”、“诗性的逻辑”、“诗性的伦理”、“诗性的经济”、“诗性的政治”、“诗性的物理”、“诗性的天文”、“诗性的时历”、“诗性的地理”等文化成果。[17]隐喻是一种特殊的形象思维的方式,各民族不约而同地发挥隐喻思维的智慧所表征的正是人类执著于视觉需求和图象(形象)思维的永恒情结。

  既然人类具有执著于视觉需求的永恒情结,为什么视觉文化从近现代以来才突然爆发出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呢?其实,这正是人们的视觉需求长期被压抑的反拔效应所致。众所周知,人类在史前时代和文明社会初期,曾创造了灿烂而辉煌的视觉文化,如洞穴壁画、图腾崇拜、巫术、舞蹈、各种仪式以及象形文字等。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随着人类的心智、思维的日益发达,人类逐渐放逐了早期的视觉文化形态,发展完善了高度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体系。从此,人类由自然世界走进了人为的符号世界,人对世界的把握由直观面对式的考问变成了在语言文字世界里的间接探询。凭借文字,后世人们无需亲聆老子的教诲,无需孔子耳提面命,同样可以对他们的心灵、思想进行透彻揣摩;凭借语言及其更加抽象的科学符号体系,人们可以掌握距离自己几十、几百亿光年的宇宙星球的运行规律;人无法钻进事物内部,同样可以弄清它的结构、属性——而这只凭感性直观恰恰难以做到。于是,鄙夷感性、崇尚理性的思潮兴起,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成为人们的共识。在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的影响下,人类的理性智慧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但其代价也是异常沉重的:人类的感觉经验日渐贫乏,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日趋萎缩,以至于现代人即使在偶尔与大自然拥抱的时间里也难得发现大自然的灵性所在,难于产生与大自然的心灵对话,更难以产生任何表现的灵感。唐诗、宋词风光不再,固然有文学自身发展及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但现代人感觉经验日渐贫乏,感知能力日趋萎缩不能说与此无关。

  由于人类对自身及其客观世界认识的局限,历史不可避免地要走弯路。但人之于感性世界直观面对式的本真存在性质必然会使人迷途知返。何时知返,一方面取决于人在迷途上呆得时间是否足够长,另一方面,取决于是否恰逢一定的外因刺激。而人类发展到现代,终于发现了迷途知返的契机:这就是摄影、电影、电视技术的发明。从本质而言,影视世界仍然是人为的符号世界,但不是抽象的符号世界,而是表面上与自然世界几乎一样的图象世界。影视没有把人从理性世界拉回客观经验世界的救赎功能,相反,它以任何媒介不具有的巨大诱惑力吸引人们一头扎进虚假的现实世界而误以为拥有了真正的世界,从而使人们更加疏远了客观世界。但它至少使人们通过间接的途径获得了对现象世界之间接的感受、间接的拥有和间接的享受。这对长期呆在理性世界、被一大堆公式、原理、政治、主义搞得头昏脑胀、乏味窒息的人们,不啻是生命必需的一片绿洲、一湾清泉、一方晴空。在我看来,这才是视觉文化成为现代主导文化形态的终极动因。

  四、视觉文化的发展演变

  对视觉的依赖,对图象的需求是人类永恒性的情结,但人类视觉文化的发展却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基于视觉经验在人类认知过程和所有实践活动中的基础性和主导性的地位,所以,视觉文化发展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

  朱存先生将视觉文化的产生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三种形态:第一,原始时期的图腾,这是以石器、彩陶为技术,以面对面为信息传播方式,以崇拜物、仪式为表现形态,以幻象为基本特征的视觉文化。第二,古典时期的图象,这是以金属、机械为技术,以印刷、书写为媒介,以绘画、雕塑为表现形态,以实象为特征的视觉文化。第三,现代(后现代)时期的仿像,这是以机械复制为技术,以光电为传播媒介,以照片、电影、电视为表现形态,以仿像为特征的的视觉文化。[18]

  那么,视觉文化由幻象到图象,再到仿像的发展机制、内在逻辑是什么呢?

  人类学有一个发现,即原始文化中,人们对形和线条的理解远不同于现代人,因为在原始文化中,自然形态的事物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人眼力所及,都是一些自然物(包括人自身)。在自然的线条和形态中,几乎没有笔直的线条、规整的直角和三角形,或是理想的圆形或椭圆形等几何形状,所以,原始人对这些带有人为性的形和线的构成是很不敏感的。相反,在现代社会,各种人为的设计和结构,对现代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因此,他们对这样的线条和形状的反应是敏锐的,其辨别力远在原始部族居民之上。[19]

  这个发现的重要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揭示了一个现象,即视觉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人的视觉对象变得丰富多彩,愈加复杂了,而且相应地,人的视觉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人的视觉能力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这两个方面其实是辩证统一的,前者与后者是同一过程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第二,人类视觉文化的历史,有一个从自然形态向人为形态转变的内在逻辑。这个逻辑具体地表现为,我们的视觉图像从自然物向人为设计的符号的深刻转变,即由图腾到图象,再到仿像的发展逻辑。这就意味着,文明的进步体现为现代化,而现代化又展现为都市化。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说,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的一个分界就在于,前者是都市文明,后者是乡野文明,前者以金钱为主导,后者以人与土地的关系为纽结。现代文明就是人失去了与土地的原初联系后的都市文明的兴起。在浪漫主义诗人那里,在从尼采到海德格尔等哲人的思考中,我们反反复复地聆听到这个主题。以至于西方一些学者(如波德里亚)指出,我们越来越生存于一个人为符号的虚拟世界中,符号也已失去了与实在本来所具有的模仿和再现关系。从绘画史的角度来说,这个趋向也十分明显。倘使说古典绘画(无论中国的抑或西方的)偏重于对自然对象的描摹刻画的话,那么,当代造型艺术早已越出了对自然物的崇拜,日益转向人为的事物甚至完全不存在的幻想之物的表现。美术史家休斯说得好:“我们与祖辈不同,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我们自己制造的世界里。……‘自然’已经被拥塞的文化取代了,这里指城市及大众宣传工具的拥塞。”[20]至于其他影像工业领域,从广告到影视,从印刷到摄影,这个特征更是昭然若揭。总之,不但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人为化”,而且我们的视觉也越来越如此。

  从以上发展趋势来看,一个必然结论就是,当人类社会越来越都市化(现代化),我们的视觉对象越来越复杂多样,而我们的视觉经验也越来越复杂敏锐时,在历史比较的意义上说,现代人与古代人相比,他们的视觉需求大大地提高了。就好像人对美食的需求随着饮食水平提高而攀升一样(所谓“食不厌精”),人的视觉需求也随着文化的发展而日益提高。我们已经不满足于那些单纯的自然形态的视觉形象,在其复杂性、视觉冲击力和联想等方面,现代文化已经走得很远了。只要我们对当代视觉文化稍加注意,就不难看出这个倾向。以电影为例,电影在视觉效果的发展方面,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无论画面的逼真性,还是场面的视觉冲击力等诸多方面,都已达到了传统文化难以想象的地步。在这个意义上说,以好莱坞为代表的高科技电影,不但创造了新的视觉现实,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观众对电影的视觉需求。

  视觉文化是人类基于生存发展的目的对视觉的依赖、对图象的需求结果,它是遵循着以上内在机制、发展逻辑,从人类的童年期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的。只是由于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工业化生产、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为视觉文化的生产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视觉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尤其在市场机制的诱导下,使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图象的生产和消费,于是导致了视觉文化的生产消费极度膨胀的现代化景观。出于对科学的异化、技术的暴政以及消费社会的物欲横流等现象的痛心疾首,于是,一些人尤其是精英知识分子对当下盛行的视觉媒介、视觉文化(大众文化)大加鞭笞,奋力抨击。然而,在我们对视觉文化发展的必然性作了以上分析的情况下,我们不禁要提问:这些鞭笞、抨击是否选错了对象呢?

  参考文献:

  [1]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20-27.

  [2]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6.899.

  [3]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C].电影艺术,2001.2.

  [4][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64.

  [5][6][7][8][9]甘阳.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代序)[M].超星图书馆/哲学、宗教图书馆: http://www.ssreder.com/.

  [10]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7-51.

  [11][12][13]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C].福建论坛,2001.2.[13][19]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C].文艺研究,2000.5.

  [14][17][意]维柯.朱光潜译.新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8.

  [1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75.

  [18]朱存.图腾.图像.仿像[C].文化研究网: http://www.culstudies.com/index/.

  • 上一篇文章: 黄埔军校办学特色

  • 下一篇文章: 开放竞争才能保证高校教育的质量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58]

  • 蔡崇信对话张忠谋|面对宏…[56]

  • 任正非:全面提升软件工程…[54]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61]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6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张文木:谈文化自信,而又…[12]

  • 张文木:政治人物安危与国…[17]

  • 张文木:诱倒对手的最佳方…[14]

  • 毛泽东:“乡村就是小城市…[13]

  • 嫦娥六号月球“出差”干什…[13]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