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经济建设 >> 正文  
  经济学家一言激起千层浪         
经济学家一言激起千层浪
[ 作者:佚名    转贴自:人民网    点击数:2042    更新时间:2004-09-03    文章录入:水木

怎样看待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政府和国有企业是否要全面退出市场?国有企业现有管理人低价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轻取国有企业产权的做法是改革的必然还是可以完全改变?等等,就这些涉及到改革中的利益问题,上周六在北京举办的资产流失和国有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长江商学院教授郎咸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文魁则明确表示不同的看法。一场弥漫着火药味的争论在郎咸平教授侃侃而谈中拉开了帷幕。郎咸平所引发的论战吴敬琏与许小年回应郎咸平:国企改革不能停止。

  “郎顾之争”似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学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在8月28日郎咸平在北京召开“资产流失与国有资产发展研讨会”,并公布“请而未到”的经济学家名单之际,在南方的深圳,吴敬琏、许小年先后发表讲话,回应郎咸平。张维迎回应郎咸平:善待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张维迎:我曾经说,我非常佩服这些搞得好的国有企业的经理人。为什么?因为他有责任心。如果是在私营企业当经理人,你搞不好就完蛋了,但是好多国有企业你搞不好也不完蛋。那么你为什么要搞好国有企业?所以这些人是非常令人尊重的。你不能反过来说,如果当时国家不给你这个位子,你能搞好吗?那我们要问,给机会的人不止是这些人吧,不止是张瑞敏,不止是倪润峰,当初那么多人都给了机会了,又有多少人把企业做好了?一个健康的社会要有一个导向,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以后就不会有人愿意为社会贡献,这对整个社会是一个损害。这正是我们要改革的原因。至于说该给多少股份,谁拿股份,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体制才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人们更有心为社会做出贡献?郎咸平源何引发论战为何郎咸平“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当中不排除郎咸平所发难的企业———格林柯尔、海尔、TCL等,其本身很有“新闻缘”;也不排除我们的国有企业的确走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不改制,许多国企亏损包袱越背越重,企业难以为继;改制,因缺乏法律与制度的支撑,很容易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黑洞。

  但根本的缘由却是,在持续20年的高增长之后,中国经济究竟需不需要加速私有化进程,以给中国经济注入更新、更长久的活力?

  产权制度改革是经济改革绕不过的坎。但是,产权制度改革不能孤军深入,解决国企股权分置如果有盲目性,很可能带来诸如腐败、贫富分化加速等社会问题评说论战负价格转让国资不吃亏?对张维迎回应的强烈回应

  经济学家要珍惜自己的地位,要有责任感和良知。你的地位和学术权威是人民给予的,你要真正以事实说话,为人民说话,为人民服务;不要当某个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只唯真理,这样人民才能够相信你、信任你,你的话语、你的观点才有分量,才能得到人民的赞赏。你不要嘲笑人民不懂经济学,但是,你的经济学观点在实践中的效果如何,人民看的最清,感受最深,人民是最终的鉴定人、试金石。“郎顾之争”真正“失语者”是谁?

  客观分析,大多数被改制的企业都有着经营不善、管理不力、利润水平低下的毛病,因而这类企业负债严重、工人下岗普遍。地方政府急于解决矛盾,为追求“稳定”甚至是为了追求改革的“政绩工程”来个“病急乱投医”,认为什么事情都“一改制就灵”。与此同时,个别对国有资产觊觎已久的不法之徒做起了“混水摸鱼”的买卖,以暗箱操作、低价评估、逃废债务等手段侵吞国有资产,个别腐败官员则与“硕鼠”们沆瀣一气,甚至提供了公权保护。关于“郎顾公案”制度意义的再思考:问制度缺失

  在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里,作为群体的经济学家,分化为不同利益阶层的代言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可是,作为一支监督和制衡的力量,仅靠经济学家的“良心”是不够的,社会还必须要建立一种机制,来保护经济学家对资本和经理层的监督,不会因担心出现各种问题而顾虑重重或遭受打击。经济学界对郎咸平表现出的集体沉默,实际上暴露出了社会制衡力量和保护监督机制的缺席。

  • 上一篇文章: 中国人为何勤劳却不富有?

  • 下一篇文章: 国企是干什么用的?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吴敬琏:为平民直言 中国经…[311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