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教育精神 >> 教育方法 >> 正文  
  中华传统教育的道德精神         
中华传统教育的道德精神
[ 作者:骆静山 1984年    转贴自:孝恩文化网    点击数:2537    更新时间:2004-07-31    文章录入:水木

 

    完美的人格是中华传统教育所追求的优先目标。儒家、佛家和道家对於如何发展完美的人格有著一致的看法,那就是身教。他们认为道德教育并不太依赖知识,因此它不一定要在教室中进行。在日常生活中,在修休闲活动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随时随地都能施教。他们坚信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力量,因此把教师分成“经师”和“人师”两种。所谓“经师易与,人师难逢”。
  “经师”是只懂得解经典章句的教书匠,“人师”是能够教人如何为学和做人的教师。後者必须有充份的时间和学生接触,这种接触可以用课外活动和团体生活的方式进行,然而由於施行半日制,本邦的中小学却无法提供这个机会,这是本邦学校教育的一大弱点。假如它不能恢复早期的全日制,实行生活教育,而只在新课程里增加道德或宗教一个科目,对於培养人格高尚的国民,显然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六艺之上,也就是基本教育之後,设立4个专修科目,那就是德行(哲学和伦理学)、言语(外交辞令)、政事(公共行政)和文学。这4科都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共同教材。这6本经书,不论谈文学、谈政治、谈礼教和音乐、谈哲学和历史,都脱离不了道德的教条。儒家始终认为教育的优先目标是成就道德,其次才是造就人才。他们坚信没有道德的人才足以为害社会,与其造就这种人才,还不如废除教育。

  就儒家来说,知识负有历史的使命,它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而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不断教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个人对於家庭、社会、国家和人类的义务。这种道德教育在宋朝以後,几乎淹盖了教育的其他功能。日本在1881年正式把儒家的这种道德教育列入小学的课程里,他们把这种科目称为“修身”。这种道德教育促进了日本人的集体主义,也加强了大和民族的精神力量。

  中国古代官立的学堂和私立的书院通常都是寄宿的。教师和学生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无论在感情上或思想上都建立终身的关系。到民国成立以後,旧式的学堂和书院虽然废除或改变了,然而学校的生活还是全日的。学生们在上午学习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下午做作业、自修以及从事休闲和体育活动,周末常常举办游艺会和远足(郊游)。教师大都住在学校的宿舍里,他们是学生们在生活上、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导师,可见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到民国成立以後,始终以感情生活为中心。它和我们今天过份理智化,以贩卖知识为主的教育大异其趣。

  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已被现实主义推向一个歧途。一般学校往往不顾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多元目标,拚命把许多琐琐碎碎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希望能够使他们考到好成绩,为学校争光,而忽略了一般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没尽力给他们培养一种健全的人生观,以及对真理和正义的信仰。这种“达才”而不“成德”的倾向,使我们今天的基本教育渐脱离文化的母体──这个母体就是我们的哲学和宗教。离开了以仁义为中心的哲学思想,以及以天道为枢纽的宗教意识,我们便会和伟大的传统产生隔阂。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一书中曾沉痛地说道∶“教育如果只是职业性的训练,便是训练动物和奴隶,使他们成为工业机器中的齿轮。”杜威提醒我们现代教育的真正危险是把人塑造成为机器人(Robot)或物质人(Mass man)。为了消除这种危险,我们唯有重新肯定中华传统教育思想的价值,并把传统的价值观念注入中小学教育的活动中,以便纠正它的偏差。

  • 上一篇文章: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 下一篇文章: 教育与富强——近代民族启蒙的历史轨迹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3]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1]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2]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3]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8]

  • “碳达峰”“碳中和”:是…[10]

  • 研究益世学问 书写时代华章…[5]

  • 求索人类社会繁荣之路——…[6]

  • 王蒙:文化自信的历史经验…[12]

  •  
     相 关 文 章
  • 教育改革提案[4025]

  • 教育,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13041]

  • 爱因斯坦奇迹对中国教育的…[6643]

  • 反对教育乱收费的另类之见…[4993]

  • 东方传统美德与经济全球化…[968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