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Radical)与保守(Conservative)是西方近代政治演进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政治主张和政治派别,是一对相互对应的政治学概念。传入中国后,对近代中国政治及思想发生了很大影响,曾经一度主宰了中国政治与思想的演进历程。关于近代中国激进与保守的话题,中外学者已经发表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见仁见智。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提出来进一步讨论。
一、关于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划分
关于中国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划分,基本沿袭了西方政治学的一对概念,即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不过,由于中国的自由主义十分苍白无力,线索不明,界限不清,代表人物甚少,除了胡适与蔡元培外,没有形成自己的阵营和思想门派,而且没有自己系统的理论思想体系。相比之下,中国近代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却界限分明,线索清晰,门派众多,而且各自有其比较成型且有体系的思想理论。保守主义一般强调历史和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注重家庭、伦理、宗教和社会稳定,反对一切激进的革命和革新,主张渐变和改良。激进主义一般强调历史和文化的突变性和时代性,反对固守传统,主张革命和剧烈变动。这种划分,有其合理性。
但是,这种划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因为,传统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美国学者希尔斯将传统定义为世世代代相传的事物。所谓世世代代相传的事物,既包括政治传统,也包括经济传统,还包括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对于中国的政治传统如专制主义、皇权意识、等级制度,经济传统如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无论是保守主义还是激进主义,都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基本没有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是文化传统。保守主义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特别是传统儒学,有许多东西值得肯定,可以成为新社会新文化建构的立足点和契机。激进主义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传统儒学,主要反映了专制主义和王权政治的需要,完全不适应现代社会,必须全部抛弃,代之以全新的现代思想和伦理精神。除此之外,关于进化与进步的观念,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理念,民主共和与立宪共和的政治模式,公正、公平、公开以及保障人权的法治社会的追求和努力尝试,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歧和争论。
近代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是近代社会变动和进步过程中的孪生物和伴生体。二者在政治上相互制衡,思想上相互影响,文化上相互依存,并不总是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二元对立。其中既有斗争,又有妥协;既有矛盾,又有调和;既有分歧,也有契合。有时甚至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其实,他们虽然在思想上存在分歧,有时甚至表现得十分激烈,比如围绕革命还是改良,暴力还是和平,剧变还是渐变,毁灭传统还是弘扬传统等问题进行的争论。但是,在他们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一致之处,如对民主的追求与希望,对法治的憧憬与尊重,对道德修养和人格尊严的捍卫与执著等,是有共同语言的。以往的研究,过分扩大了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分歧与斗争,而对其共同点和一致性注意不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近代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壁垒森严的政治与思想分野的划分,很大程度上是后人出于某种特定目的而人为臆造的。激进主义受到礼赞时,就极力论证其思想的合理性和现实性,而且还为其编造思想谱系,从思想流变和学术传承上为其寻求传统与现实的支撑,有时甚至简单地以师承关系和门派嫡庶作为主义和思想分野的划分依据。保守主义时来运转时,又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论证其思想与预言的准确和先见之明。
二、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都属于民主主义或自由主义思想阵营
保守主义是自由主义的一极,激进主义是自由主义的另一极,彼此都走了极端。保守主义者主要由文人、学者构成,他们往往关注政治,却又始终远离政治,“君子不党”是其座右铭。他们不但关注现实社会,而且更关注未来,不但关注民族命运和国家发展,而且更关注宇宙进化和人类前途。他们强调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反对为了现实问题的解决而割断或人为破坏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他们把人类和平、世界大同当成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最终的精神寄托,是真正的文化保守主义。在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方面,他们也是积极的参加者和实践者。激进主义者的构成比较复杂,既有学者、文人,也有政客和革命家,他们主要从“解民于倒悬”的政治危机感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而不顾及其他。比方,保守主义者强调的道德重建,其号召力比起激进主义者的“有饭大家吃”就要逊色不少。而且,还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即保守主义的方法往往使现实问题的解决复杂化,而激进主义的方法往往使其简单化、明了化。
三、应该把文化激进主义与政治激进主义区分开来
中国近代激进主义、保守主义与西方近代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既有联系,更有区别。一般而言,西方近代的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更多地属于政治层面,即主要是政治决策和实践操作上的争论和分歧。这种现象,在近代中国几乎没有出现。比较而言,中国近代的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更多地属于思想层面、文化层面,其代表人物几乎都没有进入政府决策与管理的核心。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对国家建构的设计,对现代化的总体思考,大都表达的是一种在野的声音,而始终没有形成政策或法律,基本停留在思想与舆论层面。应该把文化激进主义与政治激进主义区分开来,五四时期的文化激进主义者反对孔子、国学及传统习俗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四旧”是不能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的。因为五四前后的文化激进主义者虽然言论激烈,甚至提议“打孔家店”,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出现毁孔庙、烧旧书、揪斗文化人的野蛮行为。这和“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历史场景截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