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人生理念 >> 人生观 >> 正文  
  论人的需要         
论人的需要
[ 作者:李连科    转贴自:《李连科集》    点击数:2547    更新时间:2004-06-01    文章录入:水木

 

    人的需要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已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已经把发展生产,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视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遗憾的是,人的需要问题并没有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有些人至今还把人的需要,同资产阶级利己主义混为一谈。有些同志不但不大敢谈人,更不屑谈人的需要,似乎人的需要问题,是个不上经典、不登大雅之堂的俗物;谈论它,不但不使人长学问、增光彩;弄不好,还会惹来一身腥臭。

    人的需要是卑劣低下、大逆不道的吗?非也。它恰恰是崇高的、人道的;是马克思主义解释人们行为的主要依据。人的需要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是,本文并不想对人的需要问题,进行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也不是对研究人的需要问题,提出什么方法论原则。本文只是用哲学的眼光,围绕人的本性问题,从各个不同角度,剖析一下人的需要问    1.  一般的需要和人的需要

    “需要”作为一般的范畴,表明了有机物、人和整个社会的一种特殊状态即摄取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它们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根据和各种积极形式的来源。这就是说,需要并不是人类及其社会所独有的范畴,整个生物界也存在需要的问题。

    有生命的东西(生物、人及其社会)同无生命的东西,虽说都是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并且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发展,变化中,但这两种形式却有质的差别。无机界的具体物,运动变化的结果,变成了另一种东西:金属氧化,生出了锈;岩石风化,变成了别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则不同,它通过同化和异化的作用,一方面摄取适合的物质,一方面分解或排泄掉体内废物。可见,使无机界破坏的原因,则成了有机界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只要生物体的这种新陈代谢作用一旦停止,即生物机体的摄取外界有用物的作用一旦停止,该生物的生命也就终止了。如果某一类生物的摄取活动,由于条件的变化而停止,则这类生物就要灭种绝根。在这方面人和其他生物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是,人和其他生物都离不开对外界物的摄取;不同的是,人靠自己的自觉能动性,不满足于大自然的恩赐,而是靠自己的生产劳动去获取。这里所说的对外物的摄取,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需要;人和其他生物摄取方式的不同,就是人的需要和其他生物的需要的根本不同。

    所谓人的需要,主要是指人类及其社会的需要。在人的需要的系统中,存在着社会主体的人,在对待社会的价值体系方面的一种特定状态。所谓价值,就是人同周围世界的一定关系;它表明世界的某个客体或社会意识的某个现象对人的肯定或否定的意义。从较狭隘的意义上说,价值就是一定对象为人的生存、福利所必须的存在方式,是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通俗地讲,价值就是指对人是否有用。人的需要,就是对价值的实现;既是实现价值的愿望和能力,又是实现价值的活动和结果。正是人的需要,才保证人及其社会集团和整个社会得以维持或合乎希望的改变和发展。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人的需要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构成的,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但本文只是从它与人的本性的关系这一个方面,展开分析。

    所谓人的需要,既是指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需要,也是指使人成为人,构成人的本质,表现为人的本性的那些需要。人的需要同人的本性是密切联系着的。马克思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共产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呢?难道这是一个富裕社会的慈善行为吗?绝不是。  “按需分配”的原则,是共户主义社会的人道主义原则;因为所谓“按需分配”,就是按人的本性分配。需要就是人的本性。  “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不同于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按能力计报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制度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应当——因为这个原理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换句话说: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其意义就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

    说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还可以找到马克思主义经典根据。马克思说:“假如我们想知道什么东西对狗有用就必须研究狗的本性。”如果我们想“根据效用原则来评价人的一切行为、运动和关系等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变化了的人的本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正如对狗有用的东西或狗的需要就是狗的本性一样;对人有用的东西或人的需要,就同人的本性一致。

    这里,应当说明一下的是,说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同学术界关于人的本质的其他提法,诸如人的本质是劳动,是实践,是追求自由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等,并不是对立的。其实,这诸多说法,都没有超出马克思关于人性的三个论断,即“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的特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会看到,马克思的这三个论断是有其内在的一致性的。

.    “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劳动是最基本的活动。  “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这“合作”的“合”,说明了社会关系是人和人的一种联系,这“合作”的“作”,又说明这种联系是在活动中,在实践中,才具有现实性。社会关系为活动所必须,是活动的结果,又是作为活动的过程而出现的。人的需要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因为人的需要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这一点本文在后边还将专门进行分析)。正是人的需要和满足人的需要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把人们必然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人的社会关系,铸成人的社会本质或本性。因此一方面,人的需要和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便具有社会的性质,或者说,构成社会关系及其总和;另一方面,社会关系及其总和一经产生,“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人的需要、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人的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得到的。马克思关于人性含义的那三个论断或三种提法,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谈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从实践的角度,从人性的自我确证和外在表现的角度讲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从人性的社会性,从人性的内在根据,从探讨人性的根本原则或方向讲的;而人的需要,则是从人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从人类的机能的角度讲的。应当承认“特性”。“本质”。“本性”以及“人性”,无论是在中文里,还是在外文中,都不是一个词。但是,在回答“人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上,它们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在这里过份强调它们的不同点,只会造成混乱和麻烦。

    如果我们不是把马克思关于人性的三个论断对立起来,而是将它们统一起来,那么,关于人性的完整的、准确的含义应当这样表述:所谓人性,就是由社会关系总和决定的,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产生和满足的人的需要。这里,我还想借用《实践论》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人的需要、活动和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毛泽东说:“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毛泽东这里虽然只是讲的生产关系、生产活动和物质需要,但却为我们揭示了人的需要同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活生生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谈这三者的内在联系的话,还有不少。马克思恩格斯在谈革命实践与社会关系和人的需要的关系时说:“每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是由需要决定的”。

    以上,我从一般的需要,讲到人的需要,并且紧紧围绕人的本性问题。但是,到此为止,对于人的需要的阐述,还是很不具体的。以后的几个问题,我想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决定人的本性的需要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2.  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我国理论界关于人的本质,到底是人的自然属性还是人的社会属性,还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的争论,是与人们对人的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及其二者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密切相关的。如果我们把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及其关系的含义弄清楚了,或许能够有助于弄清楚人的本质属性问题。

    首先应当申明的是,我们所论及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是由前一个问题中所谈的人的需要引伸出来的,这里并不直接论述生物本身的需要。

    把人的需要区分为自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也是有经典根据的。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区分为“社会创造的需要和自然的需要”。这里所区别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不是简单地将人的需要,一律归于社会需要;而将非人的生物的需要,一律归结为自然需要。这里区分的标准只是社会创造的还是自然形成的。这是从需要的客观规定、需要对象是如何得到的角度区分的;不是从主体(人)的器官感受是否与动物类似的角度区分的。根据这样的区分原则,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人的需要应当包含自然的需要;二、人的需要主要地表现为社会的需要。

    人既然是大自然的产物,他决不会完全摆脱自然界的制约,决不会没有任何自然的需要。“人来源于动物的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也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一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差异。”②但是,人毕竟是社会的人,决定其本质的当然应该是它的特有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与生物共有的自然属性。动物的自然需要的发展,取决于它们所需要的自然对象的扩展;人的需要的发展,决定于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的需要是社会创造出来的。”这就是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造世界。”因此,人的需要“我们的需要……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是以社会的尺度……去衡量的。”

    应当指出,人身上虽存在着自然需要的因素;但是,人身上决没有纯粹的自然需要。以食充饥,人和动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饥饿是我的身体对于存在于我的身体之外的、为了保存自己、表现自己的本质所不可缺少的对象的公开表露的需要。”“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这个不同之点就在于后者(动物)只靠大自然的恩赐,而前者(人)对于满足其需要的对象和手段,必须靠自己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去创造。可见,同样是饱食,在动物那里就表现为自然需要,在人那里则打上了社会需要的印记;在人那里既是自然需要又是社会需要,自然需要是以被扬弃的形式包含在社会需要之中的。就拿自然需要的因素最浓的人的呼吸的需要来说吧,它也决不是纯自然的需要。在阶级社会中,“上等人”的呼吸,加上了许多人工保护的措施;“下等人”如果不接触腐臭、恶劣的空气,他就难以生活下去。这不是他自然地喜欢这种需要,而是社会“恩赐”给他的需要。“甚至对新鲜空气的需要在劳动者那里也不再成其为需要了。人又退回到洞穴中,不过这洞穴现在已被窒息人的文明的瘴气所污染。”④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今世界,呼吸也成了重大的社会问题。总之,对于人来说,“饱食”不仅仅是为了充饥,也是为了美食;“男女”不只是交配,而成了婚姻、爱情或交易。

    那么,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在人的需要之中,到底呈现怎样的关系呢?简要地说,从历史上看,人的社会需要是以自然需要为前提,社会需要是从自然需要发展而来的;从构成上看,自然需要是社会需要的基础,社会需要是自然需要的质变,自然需要是以被扬弃的形式包含在社会需要之中,自然需要从属于社会需要。正因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有着这样密切的关系,因而在一些人身上,决定其为人的社会需要,有时便异化为自然需要。这就是所谓衣冠禽兽或人面兽心。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饱食男女的需要上。“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离开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就是动物的机能。”

    人的需要,虽具有自然需要的因素,但归根到底是社会需要;而决定人的本质或本性的正是这种社会需要,而不是自然需要。为什么?

    第一,人的本质或本质,虽说应当是人类的共同属性,但更应该是人类的特有属性,即使之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有属性。而如果将自然需要当作人的本性,则不能找到人和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

    第二,把人的本性归结为社会需要,可以解释为什么人身上仍含有自然需要的因素。因为高级运动形态可以包含低级运动形态。反之,则不能解释人身上为什么有两种需要的因
素。

    第三,如果将自然需要归结为人的本性,就不能解释,人之由自然界跃进社会的进步性。似乎要导出这样荒谬的结论:人的本性的复归,人的前进发展,就是要回到自然状态中去,这实际上是倒退。

    第四,把人的本性归结为人的自然需要,就不能同历史唯心论,同人本主义划清界限,就会陷入人本主义。费尔巴哈就是从人的自然共性,去寻找人的本质的,尽管他也并不否认人有社会性或社会需要。

    第五,之所以说决定人的本性的是社会需要,还因为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与他相关(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其他一切人需要的满足。

    把人的本质仅仅当作自然属性,把人的本性仅仅归结为自然需要,在我国当前的学术界,是为数很少了。但是,有相当数量的同志,主张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组成人的本质。两种属性怎样共同组成人的本质呢?

    一种意见认为,人性或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或自然需要)与社会属性(或社会需要)的对立统一。但怎么个对立统一法呢?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呢?如果说自然属性(或自然需要)是主要方面,那么,根据同样的原则(对立统一或矛盾的原则),作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自然属性(或自然需要),则决定了人的性质或本性。但如果这样,这又与自然属性(或自然需要)决定论,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认为社会属性(或社会需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不是又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或社会需要)相一致了吗?如果承认社会属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有另一种两种属性决定论,是无论如何也站不住脚的、这种意见,共提出了两条主要论据。

    一是只有承认了自然属性(或自然需要)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才可以理解人为什么既有一般的本性,又有历史地变化着的本性。因为一般的本性,是指人的自然属性(或自然需要);历史的变化的属性,是指社会属性(或社会需要)。这种观点,不但抬高了自然属性的作用,把人的一般本性同历史的变化着的本性割裂开来,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其实,人的自然属性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这种观点的另一个论据是,只有承认人性的自然属性(或自然需要)的一面,才能找到人性的比社会性更深一个层次的本质。在这种观点看来,正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自然需要(例如生存需要),才是人的社会活动的最初发动者。这种观点显然是欠考虑的。如果人的历史活动,人的社会需要,是靠人的生存本能产生的自然需要发动的,是来源于所谓“本能冲动”;那么,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表现在哪里呢?

    应当指出,在人的自然本性(或需要)和社会本性<或需要)的关系这个问题上,两种极端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把自然本性(或需要)抬高到社会本性(或需要)之上,显然没有同旧唯物论划清界限;但是,如果把单纯的社会性当作人的本性,那也是一种空洞的、抽象的本性,因为离开自然本性,社会本性只是空洞的抽象。另外,社会属性的产生及其主导地位的取得,也是经历漫长的历史阶段才实现的。原始人的分工,开始只是以自然的血缘关系为主的;他们的需要的获得,开始也直接同实物联系,而不通过社会关系进行社会分配的。

    3.“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

    人的需要,也可以区分为“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需要的异化时指出,私有制社会的统治者,就是要“把劳动者变成没有七情六欲的和没有需要的存在物”。这里,马克思是把“七情六欲”和“需要”并列而提的。这说明主观的欲求或主观的需要,是同客观的需要不同的。在“主观需要”论者看来,“七情六欲”既然是人对外物的各种情欲,就是指人的需要;在客观需要论者看来,“七情六欲”不过是同人的需要密切联系的主观欲求,它同人的需要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所谓“主观需要”即主观欲求或情欲,严格说来,并不是需要本身,而是对需要的主观反映,即目的或动机。人与动物不同的是它有自我意识,它能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动物不能意识到需要,因此它的需要只同动机相联系,而不能同目的相联系。人意识到需要,客观的需要就转化为主观目的。

    人的需要能够表现为主观的欲望、幻想,情欲,但不等于主观愿望、幻想和情欲,它是一种客观的规定,存在和对象。但是,人的需要本身并不取决于人的意志和意识,也不取决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而取决于人的社会本性,取决于个人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取决于人的客观生活条件。因为需要总要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迟早要被意识到,所以,  “人们已经习惯于以他们的思维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于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一些物质文化需要不要他个人操心就都充分满足的人,却常常以为自己没有什么需要,有的人反而指责那些为必不可少的需要而奔波的人是利己主义者。其实,需要是一种客观存在,根本不在手你想不想,求不求。马克思说得好:“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所产生的。”

    人的需要,是一种客观规定,而不是主观欲求。但是,不少人性问题的研究者忽视了这一点。主张把人的本质和人性概念区别开来的观点中,就有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种社会存在,而把人性归结为一种主观欲求。他们甚至引经据典,说历史上凡谈人性问题的。都是从主观欲求的角度讲的。岂不知,这个历史事实只说明,那样谈论人性问题,根本没有超出唯心主义的范围;并不能说明研究人性问题,必须从主观欲求的角度去探讨。有不少同志,是把人的主观欲求当作人性的规定的。这里既有主张人的本质和人性大体相同的同志,也有主张二者根本不同的同志;既有主张从自然属性去探索人性问题的同志,也有主张从社会属性上探讨人性问题的同志。为什么人性问题的探讨者容易在这里失足呢?主要原因是人的需要同主观欲求确实是密切联系着的。

    从心理的角度看,需要或需求,常常作为内部条件,作为主体活动的内部条件,引导和调节主体在对象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表现为人的机体的需求或欲求状态。但人处于这样的状态,还不能引起有任何明确指向的活动,只能引起相应生理机能的运动区的一般兴奋。只有遇到符合需求的对象时,即有了明确的需要之后,需求才能控制主体的行为。“需要的形成是由于,在人类社会中生产着需要的对象,而因此也就生产着需要本身。”

    人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产品,作为需要,本来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人的需要,当以一种欲求的形式,作为主观目的或动机出现时,表现为需要的主观性;一旦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主观的目的和欲求变成实践的结果,变成客观现实时,需要就表现为客观性,并且归根到底表现为客观性。“在劳动过程中,入的活动会通过劳动手段,而在劳动对象上引起一个预先企图的变化。过程在产品中消失了。他的产品是一个使用价值,是一个由形态变化而与人类需要适应的自然物质。”

    可见,需要虽是人的需要,并在人的意识中表现为主观欲求,但却是具有对象性的东西,是某种客观的东西,是一种客观规定。人的需要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不是人们想有什么需要,就有什么需要:人的需要是历史地、客观地决定了的。古代的人,是不会有现代的人那样水平的需要的;甚至连想都不会想到这样的需要。没有客观对象历史地、客观的存在着,就不会产生人对它的需要(这里丝毫也没有否定愿望、欲求、理想、假说对新的需要产生的重要作用)。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着客观的环境;但客观环境,即作为对象的自然生活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又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规定着人的需要。客观环境的改变和人的需要的发展,是统一的实践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4.个体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人的需要,按主体的特征来区分,可分为个体的、集团的、阶级的、民族的和全人类的需要。一般来讲,除全人类的需要外,其他的需要都属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为了对比研究,这里除从哲学的角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学说的角度研究人类的需要以外,还要论及与之相对应的个体的需要。其他需要,诸如集团的、阶级的、民族的需要,从与全人类需要的关系的角度看,与个体需要没有哲学意义上的不同,这里就从略了。

    个体有着复杂的、各式各样的需要。按个人生命活动领域区分,有生理的、智力的和心理的需要;按主体构成区分,有个体的、集团的、阶级的、民族的需要;按经济特征区分,有生产的需要和非生产的需要;按社会价值区分,有合理的、有益的、健康的需要和不合理的、有害的、病态的(如吸毒、卖淫、同性恋等)需要;按规模区分,有整体的需要和局部的需要;按时间区分,有当前的需要和长远的需要;按可实现性区分,有现实的需要、理想的需要和幻想的需要;按迫切性区分,有必须的需要、平常的需要和可有可无的需要;……可以这样说,个体的需要可以按不同区分标准,继续区分出许多种不同的需要。

    对于个人的合理的需要,共产党人是最关心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情况下,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都将同等的、愈益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不是要缩减个人需要,而是要竭力扩大和发展个人需要,不是要限制或拒绝满足这些需要,而是要全面地充分地满足有高度文化的劳动人民的一切需要。”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不但充分地满足一切人的物质需要,尤其要充分地满足一切人的精神需要。

    但是,个人需要虽然这样重要,我们所说的决定人的本性的需要,决不是指这些千差万别的个人需要,而是指人类整体。人类社会有机体的需要。如果把个人的特殊需要当作人的本性,那就会得出谁的需要越多、谁的本性就越充实的荒谬结论。反对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的观点的论据之一就是这样。他们.说,你们说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这不是鼓励人们去争需要,夺利益吗?这样一来,岂不是说谁需要的多,谁就最有人性,地主、资本家不就成了最有人性的了吗?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我们所说的决定人的本性的需要,并不是指这诸多个人需要,也不是指这些个人需要的机械相加,而是指人类社会机体的内在需要,是使人类社会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得以实现的各种需要。决定人的本性的需要,理所当然的是使整个人类或人类社会机体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张三、李四的具体的、特殊的需要。

    然而,人类社会机体的需要,并不是与个人及其集团的需要毫不相关的;恰恰相反,二者是密切联系着的。人类社会机体的需要,决不排斥个人及其集团的需要,而是以个人及其集团的需要为基础的。没有人类社会机体的需要的进步,也不会有个人及其集团的需要的发展;个人及其集团的需要,推动着人类社会机体需要的前进。但是,人类社会机体的需要只有历史时代上的差别,而个人及其集团间的需要,除了有历史时代.的差别外,还有现时的差别,而且是千差万别。这些差别,尤以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主要是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而产生的阶级差别最为明显。由于人们的需要的不同(这些需要是客观的历史地决定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便产生人们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尤其要产生各种阶级之间的矛盾及其斗争。这些矛盾,尤其是阶级矛盾,便推动着整个社会需要的发展,因而也改变着个人及其集团或阶级的需要,尽管在阶级社会里,这种改变是很不公平的。一旦个人的需要与整个人类社会机体的需要完全一致了、个人需要的差别主要不是由于社会原因,而主要是由于生理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时候,人类便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在这里,每个人的需要的自由发展,都成了别人的需要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成了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集体。只有这时,个性和人性才能完全统一;人类才进入了自由王国。

    5.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上边谈到,人的需要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区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但是,人的需要的最重要的区分标准,则是按社会功-能特征,即按社会的生存活动领域来区分。这样,人的需要就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类。

    物质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等许多方面;这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它既是人的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础,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也是使人成为人的基础。有人说,历史唯物论的“物”,不是物质生活需要。历史唯物论的“物”,到底应当包括哪些内容,这当然是可以讨论的。但是,这个“物”决不会把人类物质生活需要完全排除出去。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个最大突破,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恩格斯把两个大发现,当作马克思一生中引为幸福的两大发现。当恩格斯谈到马克思的第一个大发现时指出:  “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个历史唯物论的重要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从这两段话中不难看出,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在唯物史观中处于何等地位,它成了人类一切实践活动,因而也成了一切社会历史的基础。有人可能会说,物质需要,只是“物”的基础,并不是“物”本身;“物”本身是社会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也可以说是社会实践(主要是生产实践)活动。说“物”的基础不是“物”,那又是什么呢?是精神?因为从哲学的观点来说,“物”以外的东西,只能是精神。至于说,这个“物”是指社会经济关系或社会实践活动,那么,正如我前边已经分析过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是与社会需要一致的;不但是一致的,而且人们结成社会关系,从事实践活动,这本身就是深深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客观物质需要;以后本文还要论证,社会需要恰恰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退一万步说,用历史唯物论的“物”不是物质生活需要的论据,也不能起到贬低物质需要的作用。作为个人,你可以轻视或少得一些物质需要,而且,这是值得称颂的有道德修养的表现。但是,整个人类社会是一刻也不能没有物质需要,而且还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种需要。人类社会历史,归根到底,就是不断提出需要,不断满足需要,又不断提出新的需要的历史。至于你个人,也不会完全离开物质生活需要的,尤其不能没有最基本的物质需要。

    马克思主义者,是不是只重视物质需要呢?不是的。从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角度看,物质需要无疑是最重要的;但是,从历史发展的归宿来看,精神需要将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到了物质需要已得到充分满足的共产主义社会,精神需要,将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到了共户主义社会,本来意义的物质生产,即主要是为人的物质需要而生产,已经变成了主要是为人的精神需要而生产,即生产劳动本身成了人的生活第一需要。生产劳动主要成了人的精神自由的需要,而主要不是谋生的手段了。“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本性采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的彼岸。”

    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单纯归结为物质生活需要,正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污蔑。唯物主义的“物”,是指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是指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精神需要也是客观的社会需要,它并不是主观的随意想象,也不依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精神需要和精神本身是不同的。况且,纯粹的精神需要也是不存在的;因为精神需要也有其物质对象,并通过物质手段来满足的。例如对知识的需要,就离不开学校、图书馆、报刊书籍、试验仪器等物质手段。

    人的精神需要,既包括主体(不是主观)自由地施展门己的创造性才能,又包括对文化成果的享用。

    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不同,就在于有自由的创造性才能。是异化劳动使这种创造性才能,仅仅变成谋生的手段。到了施展人的创造性才能本身成了人的生活第一需要时,即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时,人的精神需要,也即人的本性的一个方面,才能得到完全解放。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是人的类的特性”的道理,就在于此。可见,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即精神需要的充分满足,比物质上的解放,即物质需要的充分满足,更加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讲,从精神上解放全人类,也是共产主义实现的重要标准。

    享用文化成果,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但人并不是为了享受而享受,正如人们不是为了吃穿而吃穿一样,人们享用文化成果,也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的需要。“语言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数学是从人们的实际需要中产生的”;“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

 

  • 上一篇文章: 生命 死亡 幸福 爱情

  • 下一篇文章: 关于幸福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5]

  • 侯外庐西大治校[54]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2]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8]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6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5]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9]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8]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7]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8]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人现在到底需要什么[4374]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稳…[3884]

  • 人的八大心理弱点[3593]

  • 优秀的人该如何做事[3392]

  • 学者的直言精神需要空间[205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