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  
  持续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七论树立新的科技发展观         
持续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七论树立新的科技发展观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科学网    点击数:1616    更新时间:2004-05-13    文章录入:水木

 

    “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将“持续发展”放在最终落实的地位,因为无论是以人为本、创新跨越还是竞争合作,都依赖于持续发展,都归结于持续发展。假若没有持续发展,其他三项也都不可能真正实现或长久保持。“发展是硬道理”所说的“发展”就是持续发展,某些地区某些行业之所以出现大轰大嗡的大干快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持续发展是科技的本质规定性。科技需要长期的文化积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硬件上迅速赶上来。以最常用的手机为例,第一、二代手机出现的时候,大陆几乎不知其为何物,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手机仍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谁能在腰带上挂一个手机,似乎立即身价倍增。可是从第三代手机开始,手机在大陆迅速普及,今日街头任何一个姑娘小伙儿使用的手机比发达国家毫不逊色甚至更加超前。这就是说就物质硬件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将50年压缩为10年。可科技则不然。手机的核心技术不在中国企业手上,道理非常简单,任何人都没有本事将文化差距的50年压缩为10年。许多许多历史才能形成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传统才能形成一点点文化。长期以来,我们曾把中国的科技进步想像得过于简单,忽视了科技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虽然我们现在手机应用如此广泛,可是看一看手机究竟用于什么活动呢?你可以把现代产品交给顾客至于顾客将其用于高雅还是低俗那就是另一回事情。
    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对科技的要求。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能走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必须更大量地依靠科技,这将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原始科学创新要发现自然界的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建立新方法,哪一项原始创新不需要几年几十年乃至几代人的辛苦努力呢?战略高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世界科技经济军事竞争的制高点,战略高技术的核心是关键技术突破与系统集成,去年我们的载人航天圆满成功,何尝不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半个世纪的奋斗结果!
    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资源环境研究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各圈层各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简单地说是管整个地球而地球又受到空间环境的影响。科技持续发展是保持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重大前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取决于科技能否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实施六年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就是要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截至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其一系列创新成果一大批创新人才,实际上其更大的成就恰恰是其逐步摸索科技创新持续发展道路的伟大创造。
    持续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任何单数的个人从严格的意义上不是人,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创造汉字的祖先把“人”字的结构理解为相互支撑。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指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全面发展,任何个人脱离其他同类怎么可能全面发展?当一部分人生活困难甚至贫穷乃至哀哀无告的时候,其他社会成员的富裕就是不完整的富裕、就是不高尚的富裕,如果某些富有者津津乐道地炫耀自己的票子房子车子,甚至对贫穷的弱势同类报以冷眼,那么这种富裕不是一种更可怕的精神贫穷么,不是一个社会人文精神的悲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几千年前的古代圣哲这种悲天悯人情怀不是值得我们敬仰吗!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绝不能回到平均主义,而是要尽最大力量增加社会财富,增加社会财富最可靠的路子就是依靠科技,依靠科技的持续发展。
    著名诗人胡风曾经用“时间开始了”描绘五星红旗升起在天安门广场的一瞬,这个短语令多少文人墨客感慨:为什么自己想像不到如此贴切的比喻?不知胡风是否受到黑格尔的启示:“不影响全貌的持续片断突然被太阳的升起打断,太阳在闪烁的一刹那,一气呵成描绘出新世界的形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特定的时刻感受时间的开始,但是请注意,特定的时刻感受并不能代替历史的持续,任何一个特定时刻唯有被持续证明才能赢得被太阳照亮的整个世界。我们的科技创新必须追求持续的精彩,而持续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 上一篇文章: 学会竞争 学会合作——六论树立新的科技发展观

  • 下一篇文章: 倡导崭新的思维方法——八论树立新的科技发展观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4]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科学技术也要以人为本——…[3630]

  • 人才强国唱大风——三论树…[1721]

  • 对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定位—…[1853]

  • 倡导崭新的思维方法——八…[1787]

  • 学会竞争 学会合作——六论…[227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