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政治改革 >> 正文  
  “问责”,就该让民意作主         
“问责”,就该让民意作主
[ 作者:周彪    转贴自:河北日报    点击数:1538    更新时间:2004-05-04    文章录入:水木

 

  湖南邵阳市城管局长王桂保成为该市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实行以来,第一个被“民意”罢免的职别最高的行政领导。王桂保所主持的城管局在半年前的第一轮民意测评中,综合评分排在了最后,半年过去了,在第二轮测评中,城管局依然排在了倒数第一。于是王局长理所当然地成为新规则下的淘汰者。此前,虽有12位干部被责令辞职或引咎辞职,但级别也就科级(乡镇)而已,虽有一些新闻效应,但震撼力不大。王局长的“下课”,如巨石投湖,在邵阳民众和干部中引起极大的反响,百姓拍手叫好,干部忧心忡忡(详见《潇湘晨报》2004年2月26日)。

  对一项新的制度,不同位置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站在百姓的角度,你城管局长没把城市管理好,没有让大多数市民满意,该下!站在干部的角度,人家王局长为城市管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两次民意测评不好,就给撸了,太冤!

  根据有关报道,王桂保在其城管局长任上三年,的确做了不少工作,为邵阳城市面貌的改变出了不少力、流了不少汗,至少在干部队伍里,其能力和口碑是得到公认的。如果按以往的考评规则,王桂保不仅无丢官之虞,说不定还会得到表彰嘉奖,甚至提拔重用。而现在新规则的“尺子”一头牵在了百姓手中,尽管王局长“兢兢业业”但坚硬的“民意”,使王桂保不得不接受规则的安排。

  给新规则里注入实质性的民意,看来是邵阳“新政”的最大特色。真正的“问责”,是必须有民众的广泛参与的。官员之“责”,就是为百姓谋福利,官员是否合格本来就该由百姓评定。正因为以往考核官员的“尺子”在上头,所以才会有层出不穷的虚假政绩工程,才会出现“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这么一些不正常的情况。

  官员的“去”与“留”让民意作主,是法治社会、民主体制的一种常态。香港原财政司长梁锦松的最终引咎辞职,就凸显了民意的力量。民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挑战传统、突破传统,直言之,就是对官员的考评须从不找“客观”开始。我认为,邵阳对王桂保的处置的最大看点,就在于不讲“客观”。邵阳的城市布局不合理是事实,城管队伍素质差也是事实,城市管理较以前好也是事实,但这都不应该成为留任的理由。民意测评的结果至少说明,城管与公众的预期有很大的距离,既然如此,就必须尊重民意,让更有能力的官员来承担这一艰苦的重任。

  “兢兢业业”的王局长没能闯过“民意”的关口,也许对王桂保个人来说是一大损失,甚至还有点儿“不公平”,但对干部队伍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工作作风的转变,是一个强有力的促进。有了“民意”这根“鞭子”,公仆为谁服务、对谁负责,这么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也许就不再需要时时讲、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了。

  • 上一篇文章: 争鸣:引咎辞职应设“下限”

  • 下一篇文章: 不良行为公示制度的意义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6]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9]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1]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8]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2]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重要的是谁来问责[2185]

  • 争鸣:“问责风暴”符合事…[1851]

  • 中国“官员问责风暴”彰显…[1672]

  • 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可问…[1373]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