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总论民族精神 >> 正文  
  纪念“五四”北京学子网论民族精神与青年责任         
纪念“五四”北京学子网论民族精神与青年责任
[ 作者:佚名    转贴自:北京青年报    点击数:1978    更新时间:2004-03-02    文章录入:水木

 

  在纪念“五四”运动84周年之际,在全国人民积极投入到抗击非典战斗的紧要关头,民族精神成为首都大学生共同讨论的话题,青年责任则成为学子们关注的焦点。
  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首都大学生新世纪英才学校共同主办的“民族精神与青年责任”北京青年学生先锋网上论坛于5月4日上午在网上如期进行,围绕四个分论题展开激烈的讨论:1.民族精神始终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2.青年始终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先锋;3.当代青年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中健康成长;4.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勇担重任。

  我所理解的民族精神

  ■清华大学董玉毅:自强不息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志士

  1914年,当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来到清华大学,在同方部给当时的清华学生做了题为《君子》的演讲。在演讲当中,梁先生援引了《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修身成才。从此,自强不息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在大学校园里广为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志士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

  自强不息之所以能够在当时的校园里广为流传,构成传统,是有一个“动力源”的,这就是民族屈辱感。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外患与内忧连绵不断。灾难虽然降临到中华大地的面前,但同时也激发出大家自强不息的精神。平外患,解内忧,雪耻兴邦,成为一代人的梦想。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一大批热血青年投身报效祖国,为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前世界瞬息万变,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全球化进程日益明显。随着我国加入WTO,机遇与挑战并存。青年人作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应该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学习和实践当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青年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北京科技大学孟菲菲:刻苦学习的内涵不能忽视

  人人都说,学生应时刻牢记刻苦学习,在前进的道路上自强不息。这话本身是对的,但其内涵往往被社会上的三种人忽视或扭曲。

  对于第一种人,由于社会上始终存在着许多助长人们惰性的东西,刻苦学习的意义被不少学生忽视,他们或在宝贵的时间里沉溺于网络游戏或感情纠葛当中,或寻找理由懒散虚度时日,当时光的巨轮无情地从他们的精神上碾过的时候,后悔与无奈都无法书写他们的灵魂。而另一种人往往首先盲目地做出选择,然后对既成的现状予以默认。他们的悲哀在于努力过后,发现毫无兴趣所在,内心依旧是一片空白。过犹不及,第三种人就是只顾埋头学习,忽视思路的开阔,思想的提升,像个蒙眼拉磨的毛驴,始终绕着一个圈,走不出误区,自然谈不上长进。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身边不乏以上三种人的存在。

  在我看来,刻苦学习必须具备以下几点:1.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实自己。2.不断更新知识,不断与人交流,不断探索,不断进取。3.用发展的眼光求进步,用不息的精神觅新知。4.在兴趣中寻找热情,在热情中坚定意志,在意志中刻苦努力。5.摆脱青年人惯有的浮躁,刻苦学习中,踏实是最重要的。

  ■清华大学吕鹂慷:深深扎根于实践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青年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以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为己任,奏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时代强音,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模范群体。

  北京大学年轻的生物基因工程教授陈章良、搜狐的创立者张朝阳等成为上世纪90年代青年中的潮头人物。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青年英才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两弹一星”的光荣传统,成功研制被誉为“民族精神的体现,大成智慧的集成”的曙光3000超级计算机;壮国威、扬国魂的神舟三号、四号成功升空的背后也正是大批青年科研人员默默的无私奉献。

  历史证明,只有那些深深扎根于实践之中,以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青年才能真正体现并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当代青年在民族精神的熏陶下成长,在救国家危难和实现民族复兴过程中弘扬和发展着民族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刘晓晨:要做具备综合素质的英才

  “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勇担重任”是首都大学生新世纪英才学校的校训,它也指明了当代青年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践中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要争做具备综合素质的英才。

  刻苦学习是当代青年的首要任务。当代青年是否刻苦学习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都要为之付出毕生的精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体现民族精神,担负时代责任需要青年德才兼备。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要真正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就要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勇担重任是当代青年真正弘扬民族精神,担负时代使命的最终体现。当代青年要担负起历史重任,就必须具有勇担重任的时代品格与非凡勇气。

  ■北京邮电大学王萍:敏锐、激情与理性相结合

  青年之所以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先锋,源于青年所独有的敏锐性以及激情与理性的结合。

  青年人政治思维敏捷而尖锐,构成青年政治思想的一大特点和优势。青年能够直观灵敏地反映现实社会的政治状况。

  青年人富有激情。青年学生从行动到思想的先锋作用,是与他们内蕴的激情分不开的。可以说,热血激情乃青年最可自豪的东西,依仗着它,青年学生在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次充当了爱国运动的先锋。

  激情的背后还有理性的支持。没有理性,光凭激情干去,先锋就会冲入歧路。“五四”运动有新文化运动作精神准备,新文化运动的一批干将们当时也不过三十出头,但已具备了相当的学识与理性。

  反观当代中国青年,令人欣喜的是理性与激情皆可见到,但能否令人满意地结合这一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当知道,责任无法推卸,勇于接受挑战方为青年本色;我们也应清楚,重唤源于理性的激情才能一往无前。我们终将选择成为高瞻远瞩,千里任翔的雄鹰。

  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时代先锋

  团市委书记关成华

  “非典”是一场灾难,更是一次挑战。首都青年学生正视挑战,以青年人素有的热情投入到了这场战争之中,表现出面对困难信心百倍、积极应对的良好的精神风貌。要夺取抗击“非典”的最后胜利,一靠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二靠科学,更重要的是要靠精神的力量。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坎坷,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历史的辉煌,靠的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博大精深,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延续着中华的文明,弘扬和培育着这种民族精神,谱写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篇章。“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这个进程中,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学生,勇敢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84年前,北京大学的爱国学生发起了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已经内化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靠着民族精神,青年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时代最强音。

  民族复兴的重担最终要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创造最终要在我们的手中实现,民族精神的源远流长要靠我们传承和发展,这就是我们青年学生的责任。这种责任有对自己的责任、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更有对时代的责任。同样,在今天这样一个关系民族命运的时刻,祖国和人民在关注着我们这一批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现,战争在考验着我们。要承担起青年学生的责任,我们不仅要有满腔的豪情,更要有承担责任的行动。越是在危急关头,就越要与人民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困难终将过去,胜利必将属于我们。我们首都的青年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勇挑重担,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与祖国人民一道,共铸伟大的民族精神。在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奋发成才,建功立业!

  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始终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有其具体的体现和代表。在古代,就曾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修养意识,更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直气节。到了多灾多难,中华民族饱受屈辱的近现代,又涌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董存瑞、黄继光精神,江姐为革命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和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民族精神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雷锋奉献精神,王进喜艰苦创业精神,焦裕禄、孔繁森人民公仆精神,九八抗洪精神,一直到我们今天对抗SARS病魔中白衣天使们的奉献精神。

  纵观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形成史,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用他们的青春智慧乃至鲜血生命诠释着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深刻含义。这些千百年来积累和积淀的民族精神不仅是我们民族告别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而且是维护中华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伟大的民族孕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而伟大的民族精神又必将成为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北方交通大学薛岩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最佳契合点

  青年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先锋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华民族精神自古至今的一条极其鲜明而清晰的主线,所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一主线而丰富和发展的。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树立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构成了现代中国民族精神最积极的部分,这其中最突出的民族精神表现就是“爱国主义”。北京青年学生率先举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全国先后有几十万青年学生积极响应,与卖国政府和帝国主义展开了英勇持久的斗争。青年学生以自己的流血牺牲、顽强奋斗唤起了工人、商人的觉醒,终于使纯粹的青年学生运动发展为有工人、商人参加的民众运动,由此开创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

  时代在变,“五四精神”没有变,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不懈奋斗,为了弘扬民族精神终身拼搏;时代在变,中国青年的使命没有变,青年人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伟大的民族精神,同时为其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我们要结合各自时代的特点,将“五四精神”与这个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联系起来,做出不同的探讨,以期找到“五四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最佳契合点。

  作为当代青年,作为首都大学生,我们面对祖国改革开放卓有成效的大好局面,面对北京即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难得机遇,我们既为能够亲身经历千载难逢而又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万分庆幸,又为肩负着伟大民族的现代化建设重任而深感责任重大。在这样的时代中,青年应当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先锋。我们需要激情,我们更需要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态度,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不辱时代赋予青年的神圣使命。

  ■文/北京邮电大学郭光磊

  青年志愿者走上抗非典战线

  本报讯(记者张颖)昨天,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的30多名医学生在北京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接听“非典”咨询热线,以这样的工作方式度过了五四青年节。据悉,目前已有两所医学院校的100余名医学生志愿者在“非典”咨询热线志愿服务。他们是在校团委集体报名的。也有些大学生是通过北京志愿者协会开通的“与你同心”志愿者报名热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

  在东城区和平里六区近日举行的“全国青年文明社区争创无非典社区”的宣传活动上,任情锐和另一名志愿者一起,被北京志愿者协会安排参与了发放健康宣传材料等公众宣传的工作。任情锐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她是通过拨打“与你同心”志愿者报名热线报名当上志愿者的。她说:“我曾在东直门医院实习,但由于我是实习生,不能上防治非典一线工作,我觉得挺遗憾的。作为一名医学生,我非常想为抗击非典做点什么。虽然只工作了半天,但只要有机会我还要做志愿者。”

  在抗击非典中弘扬民族精神

  ■北京大学陈首:坚守是为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央视《面对面》的主持人王志是第一个走进隔离区病房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电视记者。王志这样说道:“这种事情,事前想想,会害怕;事后想想,也会害怕,但真正到了那里,就不会害怕了。因为那么多的医务人员在那里,我们记者去拍摄,也就呆一会儿,可人家医生天天在那儿。到了那时候,你就会觉得,不应该去想如何保护自己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像王志这样的勇敢者又何止十个、百个。他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期的民族精神。我们被这样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更被这样的精神鼓舞着。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没有恐慌与害怕,因为我们相信科学一定能够战胜疾病。我们的坚守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为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在首都某一所高校中,一个有着两千多人的学院自非典形势严重以来,没有一人私自出校。而有位山西女生,当她的父母忧心忡忡从家乡开车来接她回家时,她竟然说服了父母,继续以平和的心态留在了学校。我们希望通过“做好一个自己”来实现“为社会出一份力”的心愿。要同疫病作斗争,我们始终做好自身的预防措施,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讲究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以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精神协调着“非典时期”的学习生活。

  ■北京物资学院马婧:在抗非典斗争中经受历练

  让我们看看大学生是如何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弘扬民族精神的———

  北大全体青年志愿者主动向校“非典办”申请选派优秀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说:“作为一批有爱心有热情的青年,在这样严峻的关头,我们不应该仅仅只是一名看客。我们要以适当的方式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关爱老师,关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人,为早日恢复学校正常的生活、教学、工作秩序而努力。”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食品学院等学院的大学生党支部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也为了我们的父母家人,我们不要回家!”

  抗非典斗争,像一个火热的熔炉,锤炼着我们坚定执著、勇于奉献的品格;像一所高深的课堂,使我们接受了一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育;像一次难得的考试,让我们交出真我人性的答卷。从这场斗争中,我们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多么的不可或缺;这种精神必将化作鼓舞和激励我们战胜非典疫病和其它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灵犀:做志愿者,携手同心,抗击SARS

  “做志愿者,携手同心,抗击SARS”,这是我校岐黄志愿者服务队的口号。作为医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技能同奋战在前线的英雄们并肩作战。可是,在举国上下,同舟共济,共战猝然降临的SARS疫情的壮怀气氛下,在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救死扶伤”这神圣职责的感召下,我却希望,用我这早已融入民族之魂、同样沸腾的热血尽之所能,供疫情之需!

  在我校,50名志愿者支援了北京疾病防控中心的热线咨询中心,那里每天高峰时平均每分钟有122次呼叫,一部电话每天的呼叫次数大约8000次;40名志愿者支援了药厂包装药品,那里每天要包装清开灵大约4500支;十多名志愿者主动为校园定时消毒;还有十多名志愿者收集消息、作宣传、贴倡议……他们都在坚持着,奔波着,无怨无悔。

  网上论坛精彩发言

  ■北京市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吕飞:往日那么多优秀中华儿女,那么多感人事迹,总叫我隐隐地感到民族精神纵然伟大却有时又有些遥不可及。而现在,就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民族精神的平凡与真实,感到当代青年的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刘晓晨:青年节我们开展民族精神的讨论意义重大。面对SARS,面对种种困难,我们以此种方式在一起讨论,充分显示了当代青年,首都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勇于创新的品格。

  ■首都师范大学周月:中华民族是一个永不屈服的民族,艰苦和磨难只会把我们锤炼得更加坚强。只要我们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力量,就一定能打赢防治“非典”这场硬仗,谱写中华民族又一支自强不息的精神之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赫云兰:中华民族的精神总是在危难时发挥它的作用!我们依靠它走到了今天。

  ■北京科技大学吴磊:新形势下,我们当代青年如何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理性思考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民族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工商大学钱文彬:民族精神是发展的,也是永恒的。从古至今,民族精神始终陪伴着华夏儿女,它默默地注视着我们,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同时,它自己也被我们慢慢改变着,被时代赋予着新的不同的涵义。

  ■中国政法大学李韶宇:危机是现代世界的标签,变化是当下时代的记号。没有应变的能力,没有创新的精神,民族的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谈,甚至民族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因此,当代青年切须担负起这个重担,在民族精神培育与创新的事业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对外经贸大学李坚坚: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连续进步、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远流长、一以贯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团结统一的纽带与精神支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琳琳:我相信,北京市人民必将愈挫愈奋,愈战愈勇,越是在危难的时刻,越能够体现出坚强团结、不屈不挠、互助互爱的品格。无论这场较量延续多长时间,我们都坚信:城市精神是我们顽强抗击非典的不竭动力。

  • 上一篇文章: 凝聚起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 下一篇文章: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涉及全民族的成员,涉及社会方方面面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2]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0]

  • 侯外庐西大治校[58]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8]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6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5]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6]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7]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9]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3]

  •  
     相 关 文 章
  • 第二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构建…[6920]

  •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15485]

  •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强我中华…[22073]

  • 以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成长…[14791]

  • 建设先进文化 培育民族精…[7324]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