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  
  一生追求科学美——记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蒋锡夔         
一生追求科学美——记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蒋锡夔
[ 作者:佚名    转贴自:人民网    点击数:808    更新时间:2004-01-23    文章录入:admin ]

 

  连续多年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终于在2002年度的评选中产生了。来自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的蒋锡夔院士带领的课题组,经过20年的研究,获得了中国基础科研的这一最高荣誉。

  绞尽脑汁做解释

  蒋院士他们获奖的项目名称为“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的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获奖的消息传出后,解释这个项目的内容、意义成为摆在蒋院士和课题组面前的一道新的难题。

  上海市科委的负责人给研究所打电话,请他们用最通俗的话解释一下这个项目的内容,好向市长做汇报。可所长费了半天劲,也没向领导说清楚。

  国家奖励工作办公室给蒋院士他们提了几个基本问题,请他们做个文字稿,给采访的记者做参考。可是,这份书面采访的回答中,光公式和图表就是十几个,更别说名词和术语了。记者们看了,都说“如对天书”、“基本没看懂”。

  最后还得蒋院士亲自出面做解释。他77岁高龄,心脏和颈椎都不好,还是更撑着讲了两三个小时。

  宇宙产生于大爆炸,产生了水和小的有机分子。有机分子和水不亲和,有自己相互聚集的倾向,这是细胞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导致了生命的出现。蒋老比喻说,就像油跟水,放到玻璃容器中,油一层水一层,谁都看得见。而他们的工作,是从微观的角度,在大分子层面,研究油和水也如何分开的,具体的条件是怎样的。可以说,是用一种新的概念来解释细胞生成的最基本原理。

  “如果说科学是一个大图书馆,我们的研究不过是其中两片纸。”蒋老说,他们的研究也像一块园地的小花,虽然只是几朵,那香味传遍了整个有机化学界。因为它很重要,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形成以及很多疾病的产生,将来很有可能由此产生很多新的药物,或者弄明白中药是如何起到治疗作用的。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复杂而可怕的疾病,其罪魁祸首是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经过实验,他们发现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物有一个共同的可测量的内在特征,是各组成成分的共簇集倾向性形成了斑块。

  如果有一天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无毒解簇剂,能被不断引入靠近心脏的血液中,就可能成为防止甚至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古老中药的成分是否有解簇作用,也许就能找到一些没被发现的东西。也可以用解簇集的概念研究癌细胞的表面结构,从而设计抗癌新药。这些是蒋老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上的展望。

  尽管作了解释,仍有人没有完全听明白,蒋院士为难地说:没办法了,我绞尽脑汁也就想出了这么多。

  普通人弄不明白蒋院士他们的工作,可有机化学界的同行们知道。从1985年至今,他们的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中科院的持续支持,目前还是国家973的支持项目。1999年和2001年,他们的研究两次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8年来,他们发表论文120篇,其中相当一部分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上,被国内外引用802次。蒋院士被邀请在国际会议和国外大学研究机构上做研究报告105次,并在国际同行瞩目的美国《化学研究评论》上两次撰文论述工作进展。本次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审中,从学科评议组、到评审委员会、奖励委员会,一路绿灯,专门请的外国同行的评价也非常之高。

  基础研究不能联系穿衣吃饭

  当问到得一等奖的经验时,蒋锡夔说:我为何能在科研上取得尚有些学术价值的成果?我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实现我的梦、我的理想。在选题时,我自作主张,没有受任何联系生产或经济效益的束缚。在工作中,我一直大胆运用“有机整体”的科学思想方法。还有,我一生品性宽厚,能先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数十年的人际关系也大大支持了我的科研工作。

  蒋锡夔1926年生于上海, 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在国外发现了一种有用的有反应,从而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1955年,他毅然回国参加建设,领导完成了多种氟橡胶和氟塑料的研究,为军民和民用做出了贡献。1978年,蒋锡夔创建了中科院第一个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室,建立了一支骨干队伍。从那时起,这里逐渐成为我国物理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由于蒋锡夔家境富裕,被人戏称为“甩手掌柜”。家中的柴米油盐从不过问,甚至连家中有多少钱也不清楚。但他对自己研究的方向,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好奇、爱美,这也是基础科学的动力所在。如果强调基础研究必须与应用或经济效益联系起来,是非常短见的。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本能,使得基础研究的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它创新的科学概念或方法如能用于其他学科或领域,就能产生实际应用。重视基础研究,重视研究的深度和普遍性,就能自然且游刃有余地推向应用。

  事实上,科学百年历史告诉我们,几乎所有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生产和科技领域最实用的科学和方法,开始时都是纯科学的发现,只有离开了短期、直接应用 的目的的束缚,才能去做最重要、最根本的探索和研究。不能一做研究就得联系穿衣吃饭。基础研究有其本身独立存在的价值,生产不能作为动力。真正的动力就是好奇心,这是中外科学界公认的。

  蒋院士举例说:“现在去医院看病,经常把人送到核磁共振仪中检查一番。1955年,我在美国,一个学医的朋友拿来一本杂志,其中第一次提到了核磁共振的原理,什么用处都看不出来。”

  没用的研究一做就是20多年,到今年修得了“正果”。蒋院士说:“我占了一个大便宜,怎样搞,做什么,没有人告诉我,自己选题。”

  对于“有机整体”的科学思想方法,蒋院士解释说,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决定一个人健康的因素,绝非不只是他的肝、或肺、或心、或胃、或大脑,或某一豆般大的内分泌腺体,没有哪一个主要因素,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文革”中,他的这一思想与受到批判,但他坚持不变。

  这一思想运用在实践中,蒋院士强调看文献和做实验,一样都不可偏废。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的计国桢与他共同完成获奖项目,他引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一个课题组里有不同的人,有指兔子的,有打兔子的,有捡兔子的。蒋锡夔先生每天查看大量的文献资料,总能不断提出新的想法,是指兔子的人,其他人有的设计实验,有的做实验,是打兔子和捡兔子的人,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使课题组成为一个完善的梯队。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秘书长、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院士说,蒋锡夔院士领导的课题组之所以能坚持在科技的最前沿上探索,几十年持之以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团队很团结。

  团结的团队取决于一个“善”的领头人。蒋锡夔院士说:“对于善恶,我有一个几十年未变的操作概念:客观地说,绝对无私的人是极少的,一般人都有私心和个人的愿望。但好人不因自己私利而损害集体或他人的利益,这是对一个好人的最起码的要求。一个更好的人还会积极主动地有利于集体和他人的事。”从上世纪70年代初就与蒋锡夔合作的计国桢说,他从没有和蒋老吵过嘴。蒋院士做人以德为本,在怎样做人方面以身作则,使课题组的人终身受益。

  在20多年间,参加过研究工作的共有54人,其中研究员、教授9人,副研究员、副教授8人,这个课题共培养出硕士16名,博士15名,博士后6名。获奖后的蒋锡夔和计国桢忘不了那些没有在证书上留下姓名的人,特别是一些研究生,“90%以上的实验和辅助性工作是他们完成的。”“有些实验必须续不断地进行两三天,做实验的就不能离开实验室,”计国桢介绍说,“加班加点,或者干通宵都是常事,有时还会遇到猝不及防的爆炸、起火。”

  获知得奖的消息后,蒋锡夔院士说:“我对得起大家了,对得起跟我搞科研的研究生和同事们,对得起有机所的信任和支持。”他对名利已经看得谈了,但得奖还是让他很高兴,“这可以鼓励广大搞基础研究的同志们。而且下次再申报课题时,希望这个奖励能说明选题的重要性,不用再非得说出有什么经济效益了。”

  • 上一篇文章: 中国科学防疫第一人——伍连德

  • 下一篇文章: 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金怡濂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58]

  • 蔡崇信对话张忠谋|面对宏…[55]

  • 任正非:全面提升软件工程…[50]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61]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63]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张文木:谈文化自信,而又…[9]

  • 张文木:政治人物安危与国…[15]

  • 张文木:诱倒对手的最佳方…[12]

  • 毛泽东:“乡村就是小城市…[10]

  • 嫦娥六号月球“出差”干什…[13]

  •  
     相 关 文 章
  • 科学家的责任[2232]

  • 老科学家的新选择[2358]

  • 11名华人科学家致信政府 …[4620]

  • 美国科学家解开大脑之迷:…[1828]

  • 闯荡南北极屡遭劫难:一名…[174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