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政治家 >> [专题]和平崛起 >> 正文  
  马英九父亲马鹤凌:至死不忘两岸统一       
马英九父亲马鹤凌:至死不忘两岸统一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90    更新时间:2024-11-17    文章录入:admin ]

 

 

在中华五千年左右的漫长历史里,有好多了不起的伟人出现。这些伟人生命或许不在了,可留下的精神与作风,能够战胜时间的流逝、世事的变迁,影响着每一代的华夏儿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把马鹤凌的一生诠释得特别好。只要国家利益相关的事儿出现,他马上舍弃个人利益,将大局放在首位,保住国家利益。他的经历,让人一直记着,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乱世之中不忘初心】

1920 年,在湖南省湘潭县的马家堰,一个男娃伴随着响亮的哭声出生了。

这个男娃就是日后的马鹤凌,多年以后,哪怕他人在台湾宝岛呢,一说起自己的家乡湖南湘潭,那眼里的自豪劲儿根本藏不住。

湘潭那可真是个出人才的好地方,从这儿走出了好多名人,都在不同程度上为中国的建设出了力。

湘潭有不少名人呢:绘画大师齐白石、彭大将军彭德怀,还有毛主席,他们都是湘潭的,一说起这些名人,马鹤凌可骄傲啦。

当然,不光是因为所谓“人杰地灵”,马鹤凌的性格跟他原生家庭的培养也是脱不开关系的。

马鹤凌的父亲叫马立安,马家跟当时大多数普通人家不同,不是那种传统靠种地过日子的农民家庭。

马鹤凌的父亲是个到处闯荡的商人,凭借出色的商业本事和心思,做生意还特别实在,所以赚了个满满当当。

从某种程度上讲,马鹤凌的家庭状况相当好。

马鹤凌自己回忆起童年那阵儿——那日子过得顺心如意,在最红火的时候,他父亲一个人就有十几家商铺,家里还有好几百顷良田,手下有好几百人给他家干活,在当地那也算是名门大户。

通常来讲,有钱人家的公子哥,能成才的少得很,生活条件太好了,啥苦头都没吃过,整天就晓得打牌逗鸟,没个正经本事。

不过马家可不是这样,马鹤凌的父亲虽说有钱大气,可心里明白挣钱艰难,对马鹤凌管得特别严,限制也多,不让他闲着,马鹤凌还小的时候,就被送去启蒙认字了。

父亲压根就不是那种一有钱就瞎折腾的人,正相反,当时局势不安稳,父亲担当着当地团练的职务,到了必要的时候,会守护当地的安全,所以在当地的名声特别好。

马鹤凌就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长大的,要知道,富裕的生活非但没把这孩子惯坏,还让他清楚了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像他父亲那样的责任心后来也成了他人生性格里特别突出的一部分。

谁也想不到,世事难料啊,人不知道啥时候就有灾祸。很快,马鹤凌还没在马家堰平平安安长大呢,战争就来了。

战争那是相当残酷无情,面对装备特好的队伍,马鹤凌父亲带的队伍压根就没法对抗,为了安全起见,马鹤凌的父亲就决定全家搬到衡县去,躲开那到处打仗的局面。

马鹤凌少年时在衡山脚下生活,15 岁那年,他父亲一挥手,就把马鹤凌送进了当地顶好的中学——岳云中学。

马鹤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儿都得到了提升,在学习上,他确实没辜负父亲对自己的期望。

他天生就聪明,没多久就在人才众多的岳云中学闯出了名堂:他物理和国文特别好,自己也喜欢这两门课,成绩一路飙升,成为全校最厉害的。

另外,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马鹤凌的运动天赋得以展现。他长跑厉害,曾经带着学校的队伍在省级比赛里拿了第一名,那可真是风光极了。

他自己也因为这事儿在学校里出了大名,谁都知道他。

比起学到新知识,关键是马鹤凌在岳云中学交到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为了那时众多进步新青年中的一员。

岳云中学让少年时期的马鹤凌培养出了对国家的感情,还让他坚定了通过学习政治来报效国家的决心。

1940 年,20 岁的马鹤凌走进了国民党政治大学。年轻且有本事的他,因为学习成绩特别出色被注意到了,然后就被选为蒋公的侍卫官。

虽说那时候的马鹤凌算是功成名就了,可他一点儿也没忘记家乡,他对自己出生的湘潭老家,感情可深着呢。

1946 年,马鹤凌回故乡探亲,当着全体乡亲的面,他实在不忍心乡亲们受苦,干脆利落地把乡亲们在他家签写的欠条烧了,所有的账目也被他一把火给烧没了,这让十里八村的老乡们特别感动。

虽说心里有着报效国家的志向,可当时局势混乱不由人,1948 年,由于某些缘故,他跟着国民党军队去了台湾,跟大陆的事儿也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忠心不渝记挂故土】

虽说局势老是变来变去,马鹤凌无奈逃去了台湾,不过这事儿可没完。

原来呀,当时他离开大陆很匆忙,他母亲独自留在大陆。时间一长,母亲岁数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健康了。从往来的信件里知道母亲没人照料,马鹤凌急得不行。

当时他在台湾官场混得挺糟心,事业停滞不前,他一横心,干脆辞掉了台湾政界的工作,打算和妻子去大陆把母亲接过来一块过日子。

尽管历经重重艰难,总算把母亲接到台湾,跟自己和妻子一同生活,可马鹤凌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甚至还挺拮据。

那时候妻子刚给自己生了个娃,这娃就是后来的马英九。

这时候,家里不光得负担新生儿的各类花销,还得供养上了年纪的母亲,而且马鹤凌又刚辞职,真的是毫无办法。

最难的时候,马鹤凌一家子只能住在黑漆漆的暗房里,他妻子给人洗衣服、做缝补,靠这个来补贴家用,才能够勉强维持家庭最起码的生活花费。

这种状况持续了好些年,到马鹤凌中年的时候才有了好转,因为个人能力出众,被当时的领导重视,总算搬出了暗房,过上了幸福的家庭日子。

时间特别残酷,几十年一晃就跟白驹过隙似的过去了,儿子马英九长大成人,还成了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就算马鹤凌慢慢变老了,可他心里对海峡那边亲朋好友的想念一直都没降温。

他心里头第一个牵肠挂肚放不下的,就是在大陆的妹妹。

原来呀,那会儿局势特别紧张,他根本没工夫跟妹妹好好道别,全家就搬到台湾了。往后的几十年,关系模模糊糊的,信也很难寄到妹妹手里。为了能给大陆的妹妹寄封信,他得先把信寄到美国的朋友那儿,让朋友帮忙转寄,这样才能到妹妹手里。

都几十年没见了,心里的想念哪是一封信能说得清楚的呀!

幸运的是,在 1989 年,分离了好几十年,局势变得缓和了,他总算有了跟亲人相见的机会。

那时候台湾导演凌峰到大陆来,打算拍纪录片,马鹤凌的侄子刘肇礼是个很棒的治病救人的医生,被这位导演看中了。

他重点拍摄了刘肇礼当作主人公之一,记录了刘肇礼一家众多的日常生活,像刘肇礼的母亲,也就是马鹤凌的亲妹妹马云英的日常情况也包含在内。

当这盘饱含亲情分量的纪录片磁带几经辗转到了马鹤凌手里,他热泪盈眶,反复瞧了纪录片之后,压根就控制不住对家人的思念。

所以,在接下来的两年当中,他一直努力想办法和家人见面,老天有眼,1991 年,他总算把妹妹请到了台湾。当他握住那双分别了几十年的手,看到妹妹变得苍老的模样,再也忍不住,哭了出来。

妹妹的到来,不光治好了马鹤凌对亲人的思念,还带来了故乡的消息。

听妹妹说,马鹤凌了解到,曾经养育自己的家乡,现在发展得完全变了样,那片在记忆里留存多年的小小的地方,这会儿就好像一点点有了色彩,在他脑子里鲜活起来。

老一辈人都讲究落叶归根,马鹤凌也一样,家乡的那片土地,他半分都没忘过,只是要重新踏上家乡的土地,可能还得付出更艰难的努力。

不过由于实在太想念家乡,马鹤凌在之后的几年一直努力缓和台海关系,他心里对祖国的归属感特别强。

他始终认为,自己跟众多来台湾的人没啥两样,都是祖国的漂泊者,心里头特别牵挂大陆。

1995 年,马鹤凌以及众多牵挂祖国的人不断努力,他这才获得了去祖国探访的机会。

这时候,马鹤凌离开大陆都超过四十年了,当他又一次双脚站在那熟悉的土地上,他的心思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四十年前。

以前是个小山村,可三十年风水轮流转,现在变成了秩序井然的城市,人们生活可富裕了,正合自己一直以来的期待。

重新回到故土,马鹤凌深切地感受到难以割舍这片土地,于是下了决心,要更卖力地推动两岸统一。

回到台湾以后,马鹤凌老是宣扬两岸统一的理念,并且参与了世界华人和平建设会,当上了会长。

他一直都以身作则,坚定“一个中国”的原则,从未有过丝毫动摇。在台湾民众跟前,身为公众人物的他,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1998 年,马鹤凌的老家湖南遭遇了特大洪水,这场天灾让每一个湖南人揪心,也让身在台湾省的马鹤凌十分挂怀,他对家乡的那份感情这时候一下就涌了出来,率先捐出了足足一百万的台币,用来支持湖南的灾后重建。

2005 年,马鹤凌先生去世了,他原本盼着有人能接着他去做好宣扬统一这件大事,可谁能想到,这事儿竟然没人接着干了。

 

  • 上一篇文章: 马英九之父马鹤凌05年去世,骨灰盒上刻: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

  • 下一篇文章: 马英九之父马鹤凌:毕生致力于国家统一,遗愿强调中华振兴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5]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7]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39]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5]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