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带娃去了西安走了一条“何以为长安”的人文路线,最后一天有幸请到了肖静老师讲解了碑林博物馆。你们知道吗?碑林博物馆里有一块刻有“碑林”两字的匾额,而这两个字就是林则徐题词的。鸦片战争爆发后,朝野上下都把他当作罪人,原本对他无比信任的道光皇帝也从此不再见他,将他贬去千里之外的新疆伊犁。在去的途中,他生病在西安稍作停留,留下了“碑林”的题词。
我看着这骨力劲健,姿态饱满的“碑林”两字,听着林则徐的一生,尤其是听到他在风烛残年的晚年,被贬环境恶劣前途未卜的边疆,不由得唏嘘不已。我以为鸦片战争被革职后,他的一生也就此沉沦,也许一蹶不振;也许像苏东坡那样乐呵呵地“日啖荔枝三百颗”,写字吟诗交友,这是我能想象的最乐观的心态了。有谁可以相信,林则徐的心态更胜一筹,走出了一条“荣辱不惊,一切从头开始”的重启人生之路。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重启人生
被贬后,逢河南开封洪水,林则徐老师王鼎试图力劝道光收回成命,极力推荐林则徐协助他去河南治水。林则徐是出名的水利专家,道光皇帝就同意了。得到圣旨后,林则徐一刻不耽误就投入到抢险救灾的一线工作中,终于在6个月后完成任务。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次林则徐戴罪立功可以不用去新疆的时候,道光的圣旨再次到了,林则徐还是要去伊犁。
此刻林则徐的夫人万念俱灰,当时林则徐已经年近60岁,很可能此次分别就再不能相见。林则徐面对恸哭的妻子,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安慰她。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说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大意是: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戍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这著名的诗句显示了在林则徐的人生至暗时刻,尽管内心充满苦闷和悲愤,依旧坚持对国家的赤诚,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始终有着乐观和豁达的心态。
带着这样的心态,林则徐到了伊犁后,拿出了他在基层工作的能力和经验,开荒地,修水渠,他的踏实使得他深受新疆人民敬爱,当地人们将坎井为“林公井”、渠为“林公渠”、纺车为“林公车”、植林为“林公林”。与此同时,他敏锐地觉察到了当时俄国对中国边境的威胁,这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俄国和伊犁之间的贸易往来愈来愈频繁,俄国出口到伊犁的货物价值已高达八十九万八千英镑,俄国人已经开始为侵略新疆作准备了。这一切都被林则徐看在眼里。趁着在伊犁工作的机会,林则徐收集资料撰成《俄国国纪要》,提醒世人不要只关注海上侵略,还要关注这个内陆的敌人。另一方面就是加强新疆边防的实力。林则徐去世前最后一年,与左宗棠在湘江上历史性会谈,林则徐将自己在伊犁积累的各种资料以及对边防防卫的理念全部告诉了左宗棠。后来的湘军首领左宗棠坚决反对放弃新疆,可以说就是受到了恩师林则徐的影响。
林则徐在伊犁一干就是三年,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不可能东山再起的时候,道光收到了垦荒工作圆满完成的报告,随即封林则徐为四五品京堂候补,召他回京。以年迈之躯奔波劳碌的林则徐终于打动了道光皇帝,再度被朝廷重用。
我不禁要问,这是怎样的强大内心,可以在风雨动荡的大环境里,在人生的至暗时刻,始终保持乐观豁达,清晰自己的人生道路。是什么造就了他这样的性格,给了他“重头再来”的力量,我带着好奇,用心理学的视角来走入他的内心世界。
林则徐的心理分析:
1.家族传承塑造刚正不阿坚毅品质
林则徐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出生在福建省垣侯官左营司巷(今福州市鼓楼区)。林则徐之家族源于晋代由中原南渡入闽的九牧林氏家族,林姓是八姓入闽的其中一姓。林氏在清朝初年家道中落,林则徐的祖上这一支一连几代人都是饱读诗书的儒生,过着穷苦而不得志的日子。林则徐的父亲从小勤奋读书,希望可以参加科考,但是他由于家境贫寒,13岁才有机会到私塾读书,37岁林宾日已经中了秀才,但是一直考不上举人,就在当地做私塾老师,一心培养林则徐。
林则徐骨子里的家族传承可以从他的“十无益”的家训中可见一斑。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存心不善,风水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他认为,良好的品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人必须敬师、孝亲、友弟、和戚,要“努力报国”,更要“笃实做人”,先做人再做官。林则徐一生刚正不阿,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家庭关系和睦,做事务实,为官清廉,言传身教地将这家训传承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传承不仅仅在林则徐身上有所体现,在他的子女身上也得到充分体现。林则徐的三女儿林普晴,嫁给晚清名臣林葆桢,在太平军围攻广信的时候,两人一同登山城楼,林夫人在城楼上击鼓振奋守军士气,最终击退太平军,被人民称为巾帼英雄。
2.闽南地域文化孕育开眼看世界胸怀
首先闽南文化具有高度多元文化信仰的特点,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地人们与海外人们的交流非常广泛,这样的文化大背景孕育 了林则徐成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就不难理解了。·
以高度多元的文化著称,光闽语就有6种,闽南文化是从历史上出现过的西晋“永嘉之乱”后的“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在他们所传入的中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原闽越土著居民的本土文化,并吸收采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南部的泉州在南宋中期超越广州成为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逐渐取代陆地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关口。所以当地人有很多机会接触外国人,并且也有很多闽南人移民海外。·
宗教信仰多元: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五大宗教和众多本土民间信仰,据说福建每逢民俗庆典,就是一场“众神的狂欢”,而福州的寺庙据说就是“世界宗教博物馆”。
·
其次闽南的文化蕴含着“重乡崇祖”的传统,十分注重家族本位以及本身文化与语言的传承,多数闽南人皆十分强调宗族血缘与同乡情怀,借由撰修祖谱、建设祠堂来凝聚血缘文化的关系,传统闽南文化中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子(林则徐的哥哥早夭,弟弟被过继给伯父,家中就林则徐一个儿子,其余8名姐妹),林则徐承担了家族复兴光宗耀祖的长子重担。因此尽管家境贫寒,全家倾尽所有都给了林则徐,让他专心求学参加考试,不用为家计劳作。贫苦的童年和严格的家教,使他日后升至高官时都保持清俭的习惯和察民疾苦的作风。
3.“林则徐”名字暗藏了对身份的认同
从心理学上看,一个人的名气其实是一种身份的认同。一个人希望别人怎么称呼自己,那个称呼里就带着这个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
林则徐的名字的由来有各种说法,有一个说法被普遍接受,当时出名爱才的福建巡抚徐嗣曾至林府避雨,林则徐适时出生,林宾日希望儿子效法徐嗣曾,出类拔萃,飞黄腾达。取名则徐。从这个取名就可以看出,林宾日对于林则徐未来步入官场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我们知道父母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于孩子而言,既代表了一种关注,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压力。林则徐之所以能承受这个压力,实现了父亲在自己身上的期待,一部分原因是他本人的确有这个天赋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是深深地认同这一身份,他从少年起就参加科举,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考上进士,有机会做官,此后的一生都在报效祖国,一直到去世前第三年,担任云贵总督。因为治理有功,加封太子太保,直至到去世前最后一年才被皇帝批准卸任,返回原籍,可谓是鞠躬精粹死而后已了。
4.慈母的教养哺育了善良有爱性格
人们说充满爱的童年治愈一生,林则徐的童年可以说就是这样的。
先说母亲对他的影响。林则徐的母亲陈帙,为闽县岁贡生陈圣灵之第五女。她是一个家境富裕养尊处优的官家小姐,嫁入林家后,过起了粗茶淡饭贫困交加的苦日子,她从无怨言。林则徐在其著文《先妣事略》中曾说起这段经历:
由于林则徐家中人口众多,有时不得不靠稀饭度日,林则徐很想帮家里赚钱,每当此时,妈妈都会劝他安心读书,为了可以维持家庭支出,林母陈帙瞒住丈夫,偷偷以女红这项手艺帮补家计,她也将此剪纸手艺传于女儿,才能维持家庭生活。
据林家后代回忆,有一年除夕夜,邻居们听到欢天喜地的笑声从林家传来,大家感到好奇,纷纷从短墙上窥探,却看到十多口人正围着桌子,吃一盘素炒豆腐,油灯也比平时亮了些,一家人其乐融融,脸上的笑容让旁人羡慕不已。后来每逢过年,林家的后人就会点燃一盏两根灯蕊的油灯,吃一盘素炒豆腐,一代一代地缅怀当年的岁月。
5.父亲的陪伴与栽培成就了铮铮男儿
●开明父亲的悉心栽培让林则徐少年立志
林则徐四岁时,父亲已将他携入塾中,教以晓字。七岁,已经熟练文体,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早的事。林宾日教书时便将他携入塾中,抱在膝上,一同听学。林宾日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教书先生,教育态度既讲究又开明。他不仅追求学问,还注重品格修养;不求死背,不求体罚,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林则徐八、九岁时,老师出题让学生对对联时,林则徐写出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七言联对,震惊四座。对联中所体现的胸怀大志的磅礴之气更是令人叹服。
●与父亲的融洽关系让林则徐容易得到权威赏识和扶持
其实林则徐进入官场的过程并不顺利,他13岁考中秀才,20岁那年考上举人,此后考进士连续六年没有考中。但林则徐总有伯乐相助。比如14岁林则徐考上秀才后,河南省永城县知县郑大模就让女儿郑淑卿与他订婚。以当时来说,进士门第出身的郑家千金嫁给家境寒苦的林家秀才,是件罕见的事情。又比如林则徐得到了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并被招入麾下幕僚。据说张师诚除夕夜召林则徐来代草拜折,并故意诸多刁难,改动拜折,要林则徐重抄一遍。林则徐没有怨言,而是耐心认真誊写一遍,张师诚对他的人品才华大为赞赏,就将他纳入幕僚。
从心理学角度看,林则徐与权威的融洽关系反映的是他与父亲的关系。男孩与父亲的关系发展是很复杂的,需要一个成熟的父亲很好地应对,才能让孩子最终成熟,并建立和父亲(权威)的良好关系。
林则徐与父亲的关系非常融洽,父亲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林则徐,始终相信他将有所作为。因此当家中难以为继的时候,也始终坚持让林则徐读书,而不让他去赚钱。道光元年(1821年),那时林宾日病危,林则徐在官场也一直受小人排挤,就以照顅父亲为由辞官而去。林宾日病愈后,就极力说服林则徐回到官场。于是林则徐再次返回官场,之后就一路得到道光皇帝的青睐,终于可以一展抱负。
●成熟的父亲以及良好的父母关系,让林则徐顺利从一个男孩长成一个独立的男子汉·
心理学上说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子汉关键是要修通俄狄浦斯冲突。一个孩子在婴幼儿时期(4、5岁之前)通常是和妈妈共生的,对于父亲通常是陌生的。5、6岁以后,男孩开始进入俄狄浦斯期,这个时候,孩子意识到了父亲和母亲是一起的,而自己开始为母亲不能无时无刻的陪伴自己而痛苦。男孩会对强大父亲既害怕又充满了嫉妒和攻击性,希望取代父亲拥有母亲。这一时期,如果父母关系紧密,并不被儿子的攻击所破坏,同时父亲既包容又坚定,承接住儿子的攻击,可以在孩子面前示弱。逐渐儿子接受自己无法拥有母亲,渐渐地开始认同父亲,同时也不再害怕父亲,和他越来越接近。在父亲的影响下,儿子以父亲为榜样,去迎娶母亲一样的女人,修通了俄狄浦斯冲突。而如果这个阶段如果没有修通,儿子会与父亲一直对立,与母亲关系过于紧密,就会出现“妈宝”的情况。
林则徐父亲从4岁就陪伴林则徐,教他认字,带他去私塾听他讲课,后来一直也对他的才干始终充满相信。这种对儿子的欣赏,让林则徐内心充满坚定。同时林则徐的父亲一直没有纳妾,与他的夫人一直关系融洽地共同抚养子女。这在可以一夫多妻的清朝时期是很罕见的。他们的恩爱也让林则徐可以顺利度过俄狄浦斯期,之后林则徐娶了郑淑卿后在郑淑卿在世时都没有纳过妾侍,终其一生情深不渝。
我想用孙平在《何以为父》译者序的一段话送给所有的父亲:
“所以父亲们,‘活下来,活下去’(be alive and stay alive),在孩子的童年,不死亡,不退场,熬过生活的艰辛,熬过妻子从对你向对孩子的情感转移,熬过孩子对你的亲近和依恋,熬过他们对你的理想化,熬过他们的愤怒,熬过他们的失望,熬过他们把你一会视为神和一会视为虫的戏剧性起伏,最终在他们心中成为一个普通却深爱着他们的老男人。”
(2024年5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