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军事家 >> 正文  
  虎将蒋光鼐的家国情怀         
虎将蒋光鼐的家国情怀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9-30    文章录入:admin ]

 

 

今天探访了位于东莞虎门镇南栅村自然村三蒋新基二巷1号的著名爱国将领蒋光鼐的故居荔荫园,感受到了这位名将的铮铮铁骨和爱国情怀。蒋光鼐故居承载着他的生活点滴和爱国情怀,也是后人缅怀和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和造福桑梓的的地方。

 

蒋光鼐(18881217日-196768日),字憬然,广东省广州府东莞县虎门(今属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三蒋村)人,汉族广府民系。 杰出的爱国将领和政治活动家,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将,淞沪抗战总指挥,民革的卓越创始人和领导人,新中国纺织工业的主要领导人。196768日病逝于北京。蒋光鼐的骨灰先是存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997年与蔡廷锴一同迁葬于广州19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将军墓。

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栅村三蒋自然村,有一座造型典雅的西洋别墅式园林建筑,园中果树蔽日,在炎热的天气难得一片阴凉。这里就是抵抗外敌,反对内战,心怀天下的爱国将领蒋光鼐的故居。蒋光鼐故居负责人钟伟锋说,蒋光鼐作为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英雄,在全球华人中有着崇高的声望和巨大的影响力,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佩和缅怀。

荔荫园是一个小院落,被围墙围起来,围起来的前门很小,小的门前却有一颗很大的榕树,树冠庞大得像天空横空出世的蘑菇云,足够遮盖整个并不宽泛的街道和院落,树叶青翠欲滴,让人感觉绿色缠绕,地荫气凉。

故居的两层楼房有点欧式风格。前是灰白色的墙面,后面的主体是铁红色。进房间小厅有将军的一个铜像。铜像很小,就像他的身材纤瘦一样。房间内有一些将军生平的图片和事迹介绍,也还有将军睡过的很古老的凉席和床。

蒋光鼐故居,又名荔荫园,该园以广植荔枝得名,清道咸年间,由抗日名将蒋光鼐祖父蒋理祥创建,后废置。1930年,蒋光鼐在祖园辟建一座西洋别墅式楼房,名“红荔山房”,占地面积223平方米,为钢筋水泥结构二层建筑。1946年,蒋光鼐故居进行重修。1986年,蒋光鼐家属将故居捐献给国家,1987年蒋光鼐后人和当地村委会对故居进行了简单维护。故居至今保存完好,故居内设有蒋光鼐生平事迹展览,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5名,每年都有独立的管理经费。

 

蒋光鼐:“尺地寸草,不能放弃!”

 

蒋光鼐(1888-1967),字憬然。生于广东省东莞县虎门南栅乡桐园坊。祖父蒋理祥是清翰林院编修,父亲蒋子敏在北京为景山官学教习。蒋光鼐自幼跟随在私塾教书的大哥读书识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母亲因病去世,临终前以时局日颓,遗嘱蒋光鼐“弃文从武”,对蒋光鼐一生影响极大。光绪三十年(1904),他以优异成绩为东莞师范学堂录取,成为供给食宿的师范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蒋光鼐投考黄埔广州陆军小学,被顺利录取。经同学陈铭枢介绍,蒋光鼐在入学后不久就加入了同盟会。

和鲁迅的弃医从文有所不同,少年的蒋光鼐,走的是以武救国的路线。看故居里蒋光鼐的身世文字,令人感慨的是,时代造化人。家境中落,父母双亡,蒋光鼐未能延续书香香火,而是为世人留下一段“古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近有郑夫人临终嘱托弃文从武”的史话。母亲的嘱托,影响着蒋光鼐的一生,也影响了中国历史。如果没有这一弃一投,或许也就不会有彪炳史册的蒋光鼐了。一弃一投之间,成就的是蒋光鼐作为一代名将的铮铮铁骨。

清宣统元年(1909),蒋光鼐自陆军小学毕业,升入南京第四陆军中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蒋光鼐即参加南京第四陆军中学的同盟会会员起事,奔赴武昌参加革命军,与清军展开血战。民国成立后,蒋光鼐入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历讨袁、护国、护法诸役。1921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组建总统府警卫团,蒋光鼐调任警卫团少校副官。19226月,升任警卫第二团中校团附。

孙中山逝世后,蒋光鼐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师副师长兼团长、第十一军副军长兼师长、第二十二师师长、十九路军总指挥,东征、北伐、粤桂战争、中原大战诸役,无不躬亲参与。

19321月,日军进犯上海。 蒋光鼐上将、蔡廷锴上将统率十九路军,驻扎在宁沪线上。蒋、蔡向部下发出“我军以守卫国土,克尽军人天职之目的,应严密戒备。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应以全力扑灭之”的强硬命令。128日夜1130分,日军海军陆战队由北四川路开出,向天通庵路、同济路推进。

蒋光鼐正在宝隆医院养病,立即出院,指挥十九路军全力抵抗,誓言“竭十九路军之全力,保存淞沪,非至一枪一卒,尽行牺牲,不肯退让。”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枪声和爆炸声终于震撼着大上海。孙科、陈友仁和李宗仁在上海联名发表通电,强烈呼吁:“应请中央即令近畿各军,抽调劲旅,来沪应援。并极力设法接济十九路军军实饷糈。”

蒋光鼐一生没有败仗。赫赫战功里,淞沪抗战是“天花板”。1931年“一·二八事变”(日本人称为“第一次上海事变”)前夕的上海,战云笼罩之下,日本人屡造事端。南京政府忌惮十九路军的抗日情绪高涨,竟然意欲调其出上海,意欲避而不战。历史的齿轮转动,128日夜,本要交接撤离的十九路军正迎上突袭上海的日军,短兵相接。蒋光鼐带领下的十九路军向全国发出了“光鼐等分属军人,惟知正当防卫,捍患守土,是其天职,尺地寸草,不能放弃……”的豪言。以少打多,缺乏补给,装备落后,但十九路军创造了以三万之师拒敌十万之众、血战33天的奇迹。以致于毛泽东在1936年的信中盛赞其“热忱爱国如先生,知不以斯言为无当也”。

距离这场抗战,已经过去了90多年。今天,置身蒋光鼐的故居,看着他的塑像,仿佛还能读到他当时与一众将领在《告十九路军全体官兵同志书》中“抛掷一头颅,即保障世界一分和平,挥洒一点血,即挽回一分国运……”那掷地有声的宣言。历史的公道,都会以时间的方式展示给后人。《上海停战协定》之后,蒋光鼐在抗战将士追悼会上“自卫乃天赋人权,三万众慷慨登陴,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石烂海枯犹此志;相约以血湔国耻,四十日见危授命,吾率君等出,不率其入,椒浆桂酒有余哀”的挽联令人泣血。淞沪抗战定格在抗日史上,蒋光鼐的“违令抗日”则成为那些面对外来入侵时真的勇士所敬仰的一种精神。

南京政府在抗战时的不得人心,也从蒋光鼐这样的爱国将领身上看得明白。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命运始终和国家拴在一起。在南京政府的一意孤行之下,内战爆发,坚持走正确路线的蒋光鼐毅然从事民主革命活动,直至推动民革成立,与国民党公开决裂。这种政治抉择,源于其不变的家国情怀。从战场一路走来,蒋光鼐还一直不停做的一件事,就是“造福”。在“育婴堂”原址创办“吉云小学”,主持筹建“虎门医院”,筹资兴建“虎门中学”,发起捐助创办“东莞旅省中学”等。从平民视角看,蒋光鼐仗打的好,官做的也高,但都大不过他造福桑梓的心。在这个意义上讲,来到蒋光鼐故居的人,在看到一场抵御外侵的壮举同时,还有穿军装的志士心怀善爱的温暖形象。

新中国成立后,蒋光鼐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部长,主管全国纺织工业的生产。他为了熟悉纺织行业发展情况,十分注重学习,虚心听取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深入生产现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纺织原料跟不上发展需要的突出矛盾。在工作生活中,他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同共产党领导干部真诚合作、协商办事,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196768日病逝于北京。蒋光鼐的骨灰先是存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997年与蔡廷锴一同迁葬于广州19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将军墓。

据说在广州荔湾区,还有一所蒋光鼐纪念小学,透过校门便可见校内矗立的蒋光鼐塑像,令人生敬。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就像这样浸于后人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所至之处,是一种无声而又深刻的延续。

 

  • 上一篇文章: 胡靖安之女忆父抗战岁月:斥亡华狂言 督阵险丧生

  • 下一篇文章: 1940年,张自忠留下两封“遗书”壮烈殉国,周恩来:抗战军人之魂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为什么中国芯片行业人才不…[53]

  • 中国半导体战神张汝京,竟…[54]

  • 台湾军事强人郝柏村,支持…[62]

  • 李政道,“希望机遇光顾更…[73]

  •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十…[5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亲爱的复东哥哥: 您永远在…[5]

  • 戴安澜将军的一生情缘[6]

  • 抗日名将戴安澜:遗言为国…[5]

  • 壮阔的行进 光明的前程(社…[13]

  •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六…[11]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