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军事家 >> 正文  
  1940年,张自忠留下两封“遗书”壮烈殉国,周恩来:抗战军人之魂         
1940年,张自忠留下两封“遗书”壮烈殉国,周恩来:抗战军人之魂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0-01    文章录入:admin ]

 

 

1940516日,湖北宜城,在枣宜会战打响的那个清晨,一个日本兵从一个被自己刺死的中国将士身上翻出了一支钢笔,看了笔上的刻字后,日本兵大吃一惊,连忙将情况汇报给了联队长。联队长看了后也震撼不已,不敢怠慢,又请来了参谋长专田盛寿。

后经专田盛寿的确认,这名阵亡的中国将士正是钢笔上所刻的“张自忠”。日本兵实在是难以置信,他不敢相信这位声名卓著的总司令竟没有在危难关头撤退。震撼之余,专田盛寿跪着帮张自忠整理了仪容,随后又命令士兵将其安葬,并为张自忠的坟冢立碑。

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张自忠便是在这个过程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中国将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50余国中战死沙场军衔最高的将领。

其实早在抗日战争开始时,张自忠就抱有“以死报国”的决心。据他的副官回忆,张自忠每次只要一出去打仗,就会留下遗书,等到回来一撕一烧就完了。枣宜会战前夕,张自忠率领官兵渡河督战,临行前留下两封“遗书”。这两封“遗书”保存下来了,然而张自忠将军却未能平安归来。

 

01

1891811日,张自忠生于山东临清唐元村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张树桂作为一方巡检,官封五品。张自忠6岁便入私塾,天资聪颖。14岁那年,随着父亲病逝,张自忠跟随母亲冯氏一起生活在老家临清。

母亲冯氏虽不识字,却治家有方,善良通达,因常接济乡民,为人称道。张自忠自小也深受母亲影响,虽生于富足之家,他始终对贫穷的乡亲充满了同情。

17岁那年,张自忠考入了临清高等小学堂。旧学的影响,加上父亲的教育,从小孔孟之道在张自忠心中就扎下了根。学习之余,张自忠经常读《三国演义》、《说唐全传》、《说岳全传》等古典小说,关云长、秦叔宝、岳武穆等人的忠义之行,让他心驰神往,由衷敬慕。

1911年,随着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张自忠开始接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并秘密加入了同盟会。可当他怀着满腔报国热情,可目之所及却是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势力篡夺革命果实,张自忠深刻意识到拯救国家民族必须依靠武力,于是毅然投笔从戎。

1914 年秋,张自忠到奉天投到车震部下当兵。三年后,又投到十六军混成旅冯玉祥军中,并因表现出色升任排长。从一个小小的排长到1929年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二师师长,张自忠用了12年时间。

张自忠虽出身官宦之家,但在军旅生涯中没有表现出一点富家子弟的娇气。因在军中吃苦耐劳,兼带兵严格、作战勇猛,张自忠深得冯玉祥的赏识。

1931年,在中原大战中,冯玉祥兵败,张自忠随宋哲元率领残部退入山西,被张学良收编成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后改名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寄人篱下”的日子里,由于军费没有着落,士兵们全部穷困潦倒、衣衫褴褛,甚至担心被当成土匪。

直到1932年,二十九军移防察哈尔,宋哲元在张学良的举荐下担任察哈尔省主席,情况才有所改善。当时二十九军被扩编为 3 个师,宋哲元担任军长,张自忠则担任第三十八师师长,并很快迎来他和日寇的第一战。

19331月,日军进攻山海关。大敌当前,二十九军紧急进驻喜峰口,张自忠担任前线总指挥。经过三天的血战,战地几经易手。日军装备精良,二十九军吃了大亏,伤亡很大。

张自忠为了鼓舞士气,星夜动员部下组成了一支敢死队,持大刀夜袭敌营。在旅长赵登禹的率领下,一支500人的大刀队夜袭日军,在奋勇拼杀了3个多小时后,歼敌500余名,初战告捷。

到了白天,日军势力再次反扑,由于二十九军伤亡极大。次日深夜,张自忠再次组织大刀队夜袭,砍死敌军200多人,烧毁敌军军车200多辆,缴获大炮20多门,他们把缴获的炮弹全部射向日军营地,迫使日军防线后撤15余公里。

二十九军英勇抗敌,在喜峰口与日军对峙长达3个月。张自忠的三十八师担任全军防守阵地的四分之三,虽然在对敌作战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大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02

喜峰口抗战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日军遭受侵华战争以来的首次败绩。喜峰口大捷,也让二十九军张自忠的名字,声震华夏。

可与此同时,蒋介石嫡系部队的第十七军三个师却在古北口遭遇重创,造成中国军队防线崩溃,日军在实际上已经占领了东三省。

1934年,日本继续在东北挑起事端,二十九军进驻平津。然而蒋介石给二十九军训令是“忍辱负重”,不主动打仗,也不放弃华北,与日军做长期周旋。张自忠在华北危亡的复杂局面下,艰难维系着苦涩的和平,不能丢中国人的脸,不能违抗中央的指令,还不能得罪日本人。对于曾经英勇抗击日军的张自忠而言,他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19374月,张自忠代替宋哲元率领代表团访日。国内舆论风起,声称张自忠被日本人“收买”,张自忠百口莫辩。

19377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进犯北平,当时平津由张自忠和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据守。而宋哲元低估了日军侵华的野心,南京方面也给出指示“应战而不求战”,二十九军按兵不动,陷入被动局面。

日军很快发动全线进攻,二十九军仓促应战,军部遭到敌人重创,形势危急,蒋介石电令宋哲元撤退到保定。留守北平的重任,落在了张自忠的肩上。

北平沦陷,留在日军占领控制的地方,进行善后维持工作,必然被国人骂为汉奸!当时的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回忆,张自忠含泪告诉他:“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

临行前,宋哲元握住张自忠的手说:“荩忱,慷慨赴死易,从容负重难。我今晚就走了,让你为难了。”29 日凌晨,二十九军已悄然撤退,留在城里的张自忠一面虚与委蛇地敷衍日本人的要求,迁延时日,一面秘密下令开仓放粮,帮助战乱中的百姓度过饥荒,一面分散隐蔽伤员,掩埋阵亡将士的尸体,并将未撤出的部队秘密转移……

除此之外,一张张以张自忠署名的告示四处张贴,劝告民众各安其业,不要惊惶自扰。于是舆论大哗,都认为张自忠做了汉奸,一时间举国声讨。

慷慨赴死易,从容负重难。张自忠在沦陷区苦苦支撑,却不被国人所理解。1937年下半年的报纸,多在痛骂他“卖国变节”,就连《大公报》都发表文章,把他和殷汝耕之流并列。

 

03

作为爱国抗日将领,张自忠内心痛苦到了极点。在一片骂声中,他沉默着与日军周旋,终于在宋哲元带领二十九军顺利撤离的第10天,秘密离开了北平。可刚到山东,张自忠却被韩复渠以通敌的罪名拘押。

宋哲元得知消息,迅速致电蒋介石,为张自忠辩白。南京方面以张自忠“放弃责任,迭失守地”将其撤职查办。拘押期间,蒙受不白之冤的张自忠写信给部下:

“社会方面颇有不谅解之际,务望诸兄振奋精神,激发勇气,誓扫敌氛,还我河山。非如此不能救国,不能自救,并不能见谅于国人。事实胜于雄辩,必死而后能生。”

1010日,张自忠终于到达南京拜见蒋介石。蒋介石抚慰道:“在北方的一切情形,我均明了。你要安心保养身体,避免与外人往来。”蒋介石安排他在南京养病,张自忠大为感动,表示“誓死以报国家”。

二十九军南撤后,扩编为第一集团军,不久张自忠回到部队,担任五十九军军长。与官兵老部下见面,张自忠只说了一句话∶“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国家死在什么地方!”官兵闻之,无不落泪。

此后三年直至战死沙场,张自忠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始终“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19383月,日军进攻徐州,台儿庄战役打响。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与日军坂恒师团遭遇,由于实力悬殊而伤亡惨重。李宗仁电令五十九军驰援,张自忠率领五十九军以一昼夜 90 公里的速度及时增援。

张自忠部署战斗,鼓舞将士“战死疆场,虽死犹荣”。凌晨战斗打响,五十九军强渡沂河,向日军发动猛烈进攻,插入坂垣师团的右侧背,突破敌军防线。临沂城内守军备受鼓舞,士气大振,开城出战。前后夹击坂垣师团,一夜之间歼敌千余人。

张自忠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战斗持续了三天时间,坂垣师团一败涂地,两个联队被歼,溃败而去。“临沂大捷”有效阻止日军增援台儿庄,最终保证了台儿庄之战的胜利。

张自忠经此一战,彻底洗刷他在北平时期的屈辱,声名鹊起,升任第二十七军团军团长。同年10月,张自忠升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十九军军长,不久又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

19398月,10万日军兵分两路进犯鄂北,张自忠一面命令正面部队死守,一面火速派两个师迂回敌军后方,两面夹击包抄日军。他还亲自率两个团渡过襄河向敌猛攻,此战击毙日军3名联队长,歼敌1.3万人,一举收复枣阳 、桐柏等地区,史称“鄂北大捷”。

此后,张自忠率领五十九军官兵,奋勇杀敌人,在同年12月取得“襄东大捷”,击溃日军退守30公里。蒋介石多次来电嘉奖,称赞张自忠的部队为“模范部队”,他的防区为“模范防区”。老百姓同样欢欣鼓舞,称张自忠为“活关公”。

 

04

张自忠担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后,驻防襄樊一带,成为第五战区机动部队。19405月,日军集结 10 余万大军,在 100 多辆坦克、70 多架飞机的配合下,向襄河东岸第五战区发起猛烈进攻,枣宜会战打响。

日军妄图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重庆运输线,张自忠不会让日军的阴谋得逞。他一面命令东岸部队阻击日军,一面指示西岸部队做好出击准备。张自忠写下亲笔信,告谕全体官兵:

“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一军之主,本来不必要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是他不顾部下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冯治安留守。56日,他在给冯治安的电函中写下行军作战方略,字里行间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仰之吾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以上两封信,被视为张自忠将军渡河作战之前留下的两封“遗书”。一字一句,没有提及任何家事,无一字不是在表明杀敌报国、舍身成仁的决心。

57日拂晓前,张自忠带领手枪营和七十四师渡河作战,奔赴河东战场。河东将士得知总司令亲临前线,士气大振。511日,张自忠率部冒雨向东追歼逃敌,次日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拦腰切断,梅家高庙一战毙敌1400余人,重创日军。

14 日,张自忠率部与南窜之敌激战于方家集,击退日军多次进攻。但不幸的是,张自忠指挥部所用无线电密码被日军通信部队破译,张自忠阵前部署被日军洞悉。

15日拂晓,张自忠仅率2000余人截击由襄阳沿汉水南下的日军,下令猛烈拦击行进日军。日军不仅没有撤退,反而大量增兵,到了下午,张自忠率七十四师两团及特务营突出重围,转移到南瓜店。

16 日拂晓,敌人突然集中上万名士兵、30 多门大炮 、数十架飞机,向南瓜店及其两侧发起猛攻。张自忠所部虽然英勇善战,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但是终因寡不敌众,陷入日军重重包围。

鏖战到了下午,张自忠身边已经只剩下千余人,他勉励官兵“血战到底”,全体将士视死如归,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因为兵力悬殊,张自忠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

 

05

援军一直没有赶到,而日军的包围圈已经合拢,张自忠左臂中弹,仍旧坚持在前线督战。张自忠将自己的卫队调去前方支援,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作战报告,交给副官马孝堂时说:

“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杀敌报国!”

此时,日军通过不断发报的电台锁定了张自忠指挥部,迅速集中3个师团从三个方向包围。手底下的几十个兄弟发现日军,含泪请求张自忠撤退,张自忠不退,大家只好与日军拼命到底。

到了下午4时,张自忠所部伤亡殆尽,身边只有高级参谋和副官几个人。日军冲上前来,张自忠被日军机枪击中,卧倒在地,浴血奋战。最终,张自忠身负重创,仍旧高喊杀敌。

1940516日下午4时,一代抗日名将张自忠壮烈殉国,时年49岁。跟随张自忠渡河作战的2000官兵,全部战死。

张自忠战死沙场,当天夜里奉命驰援的三十八军赶到南瓜店,却晚了一步。师长黄维纲得知噩耗,悲痛万分。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一切代价抢回英雄的遗骸。

继任五十九军军长的黄维纲当天夜里,率领敢死队再次渡河,与敌人激战两昼夜,终于抢回了张自忠将军的遗骸。

18日上午,将军遗骸在三十三集团军将士的痛哭声中,运抵快活铺。521日,将军的灵柩在李致远、徐惟烈的护送下前往重庆,沿途数万群众,哭泪相送。灵柩抵达宜昌,自发前来吊唁的群众超过10万人。其间日军飞机飞临宜昌上空,防空警报长鸣,但群众无一散去。日机盘旋多圈,一弹未投而离去。

三个月后,张自忠殉国的消息见诸报端,延安各界一千余人隆重举行张自忠将军追悼大会。朱德、彭德怀联名题词:“一战捷临沂,再战捷随枣,伟哉将军,精神不死。”周恩来发文悼念:“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19401116日,张自忠将军葬于重庆北碚雨花台山,冯玉祥手书“张上将自忠之墓”,刻石碑于墓前。1942年,冯玉祥效法明代史可法墓葬梅花岭之意,改雨花台山为梅花山。

张自忠在殉国时说道:“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可安。”

抗战以来,张自忠将军“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宜昌”,驰骋沙场,亦战死沙场。张自忠将军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无愧于“中国抗战军人之魂”、“中国抗战名将第一人”、“抗战第一英雄”。

 

  • 上一篇文章: 虎将蒋光鼐的家国情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为什么中国芯片行业人才不…[53]

  • 中国半导体战神张汝京,竟…[54]

  • 台湾军事强人郝柏村,支持…[63]

  • 李政道,“希望机遇光顾更…[74]

  •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十…[5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亲爱的复东哥哥: 您永远在…[5]

  • 戴安澜将军的一生情缘[6]

  • 抗日名将戴安澜:遗言为国…[5]

  • 壮阔的行进 光明的前程(社…[14]

  •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六…[11]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