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政治家 >> 正文  
  蒋介石曾低调为蒋经国铺路       
蒋介石曾低调为蒋经国铺路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现代快报    点击数:120    更新时间:2024-09-14    文章录入:admin ]

 

 

    蒋氏家族最神秘的一个成员,一个家国的背叛者,一个自由时代的设计师。本书力图全景展示蒋经国一生的传奇命运:蒋经国为什么会加入共产党?为什么创造了蒋家党天下,又会亲手结束蒋家党天下?他是共产党员,也是国民党员;他用苏维埃方式维持国民党统治,用美式民主结束蒋家统治。几乎没有人有具体资料来描述真实的蒋经国,他的生活、他的性格、他的思考,其实仍然是一个谜。

  蒋经国在苏联高喊“打倒蒋介石”,和冯玉祥女儿离婚后,又再度结婚。

  虽然回到故乡令人欣喜,但蒋经国在苏联期间,先是批判蒋介石,又成为联共(布)党员,如今要返国面对老蒋与新的继母宋美龄,当然也让蒋经国有所疑虑。因此蒋经国在返国前,还在莫斯科当面问过中国驻苏大使蒋廷黻,蒋介石是否真的乐见他返乡。蒋廷黻除大力保证,还为蒋经国采买了礼物:乌拉尔山黑色大理石摆饰以及送给宋美龄的羊皮大衣。

  事实上,蒋经国《给母亲的信》这篇文章公布后没多久,好面子的蒋介石就在日记中痛批“教子不慎,自坏家风,可痛可悲,纬儿决不至此也”。对蒋经国归国一事,蒋介石并没有太多骨肉重逢的激动。蒋经国与宋美龄的关系也是他关切的重点。

  蒋经国于19374月初回到上海。全家先是搭乘火车到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拜谒蒋介石,但还没碰面就收到蒋介石已返溪口的消息,之后蒋介石仍未指示要见不见。蒋经国只能先停留上海,与陈果夫、陈立夫、张静江等人说明现况;蒋介石也维持着“不愿即见”的姿态。

  面对小蒋的抱怨,陈立夫提醒他,作为儿子,到现在还没有向父亲禀告这几年的经历与各种不是;同时国民党与蒋介石已经力持反共立场,因此建议小蒋,面对蒋介石,必须力陈自己已非共产党员,并应尽速加入国民党。此外,蒋经国更求助于往日的师长吴稚晖,希望能求见父亲。终于,在吴稚晖等人的穿梭下,蒋介石在杭州的国民政府主席别馆接见了蒋经国。

  蒋经国一见蒋介石的面就跪下向父亲三叩首,接着老蒋带他到客厅去见宋美龄,蒋经国称她为母亲,随后将在楼下等待的妻儿也带上来介绍拜见长辈。蒋介石在会面过程中,为这位苏联媳妇取了个中文名字“蒋芳娘”,不过之后蒋经国还是把它改成谐音的“方良”。

  紧接着,蒋经国一家人返回溪口蒋家旧宅,主持蒋家家务的毛福梅特地为新娘子办了场中式婚礼。不过蒋经国返国时的雄心壮志以及希望推动一些进步主张的打算被蒋介石浇了冷水。蒋介石以离国多年、中文荒疏为由,命令蒋经国在溪口小洋房闭门读书,时间长达八个月之久,更不许蒋经国擅自离开。

  蒋介石聘请徐道邻为师,贴身教导蒋经国重新学习古文及王阳明、曾国藩学说著作,要求他撰写《旅俄报告》以总结心得。蒋经国在这段读书时间里重新拾起遗忘已久的中文,他的《旅俄报告》以及心得分析也让蒋介石颇为肯定。

  这段时间,或许是毛福梅和蒋方良这对婆媳毕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间。两人一见如故,相处甚欢。蒋方良经常骑自行车在镇上逛,有时骑马,甚至还换上泳衣到溪中游泳。蒋经国接到蒋介石希望他研读《圣经》与《荒漠甘泉》的要求。宋美龄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她鼓励蒋经国信教。《荒漠甘泉》是宋美龄亲自翻译送给蒋介石的一本基督教著作,蒋介石对这本书极其珍惜,甚至死后也放到棺木之中。蒋经国对这本书反复研读,数年后,蒋经国全家都受洗成为教徒。

  193777日,抗日战争爆发,蒋经国自不甘停留在溪口乡间,因此主动请缨,希望协助。只是蒋介石在家书中仍要求他专心学习,不必为日本侵略分心。

  在写这封信的同时,老蒋已要求何应钦思考该如何安排蒋经国的工作。何应钦找到江西省主席熊式辉帮忙,于19381月派蒋经国担任江西省保安处少将副处长。比起蒋纬国在德、美受军事训练,回国后从中尉做起,蒋经国起步不凡。

  江西省会南昌是蒋介石五次“进剿”红军的大本营。在蒋介石首肯下,27岁的蒋经国带着全家人上路,连带毛福梅一同从溪口来到了南昌;至于蒋方良,则在215日产下女婴爱咪(即蒋孝章)。不过毛福梅呆了一阵子后就返乡了。

  蒋经国到任后,就展现了朴实的作风。19384月,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蒋经国虽然没有扮演重要角色,但他说服蒋介石,决议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取代由戴笠组织、法西斯主义色彩浓厚的蓝衣社,作为发展青年组织的骨干力量。三青团如同另辟党的机器,加上三青团最高领导人系由老蒋亲信陈诚接任。无疑,这是蒋介石在帮蒋经国铺路,建立新的青年势力。但是,蒋经国并没有被委任重要职责。

  1938年抗日战争持续蔓延,10月,蒋介石宣布在重庆建立抗日陪都。19393月中旬,熊式辉下令保安司令部新兵督练处迁到南边的赣州。当时大批难民及公务员眷属开始疏散,蒋方良也带着儿女南撤,蒋经国则被调往位于重庆的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二期受训。结训后,于611日受任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下辖11个县。

  蒋经国此时的作为明显以俄为师,把从苏维埃学来的制度,缩小放在赣南,并从社会风纪与秩序的维持开始着手。一家由广东军人开设的土膏行,不但被蒋经国属下查封,蒋经国第二天还亲自当众将没收的烟土焚毁,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小蒋是在玩真的。众多的雷厉风行措施令当地民众对小蒋刮目相看,也让他赢得了“蒋青天”的称号。

  此时蒋介石已逐渐肯定蒋经国的才干,加上两人交流机会渐多,因此老蒋曾在日记中说:“经儿来省,觉其见解明晰,常识较当,而举止亦有规范,不失大家子弟之风,是用快慰,惜纬儿不能在家团圆共聚耳。”19393月,蒋介石为了培养蒋经国,更将他调到重庆受训,父子俩也有了更多私人互动的机会。

  19391212日,日本为向蒋介石示威,动用六架飞机轰炸溪口并以机枪扫射,丰镐房被炸毁,隔日早上才在屋后断垣发现毛福梅的尸体。蒋经国随即赶回老家奔丧、料理后事,在溪口守灵一个月。蒋经国怀着悲愤心情,手书“以血洗血”四个大字,立碑在丰镐房旁。

  蒋介石得知家中被炸、毛福梅死亡后,痛愤地自称“接经儿电,方寸不知所止,以后祖业家务不易想得主持之人”。但他也提醒蒋经国,在非常时刻,葬礼一切从简、从俭,并且不要张皇发讣,以免被敌人拿来利用、扩大宣传。

  蒋介石担心蒋经国过度伤心,还特地借着到柳州主持军事会议的机会,命蒋经国前来相聚。之后不久又发生日军破坏毛福梅坟墓的惨事,蒋介石怕蒋经国伤心,一连多封急电,要他以革命成败为怀,而不要被敌人发现心理弱点,须以公忘私。通过这一连串事态演变也可以看得出来,两人亲情已在紧密结合中,不复当年的疏离了。

 

  • 上一篇文章: 抗战,请记住蒋经国

  • 下一篇文章: 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上海“打虎”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6]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