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战略战术 >> 正文  
  抗战亲历者口述(95)李生纬:阙汉骞将军与腾冲歼灭战       
抗战亲历者口述(95)李生纬:阙汉骞将军与腾冲歼灭战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127    更新时间:2024-07-13    文章录入:admin ]

 


阙汉骞:1902年生,字拨云,湖南宁远人。 1937年,任陆军第1师步兵第40旅少将旅长。8月,率部参战淞沪战役,在罗店等地与敌激战。
1939年夏,任陆军第14师少将师长,参加长沙战役和昆仑关战役。1944年春,升任陆军第54军副军长,7月,升任第54军中将军长,反攻滇西,攻克滇西重镇腾冲,嗣与友军连克龙陵、芒市、畹町。
1945年元旦,获三等云麾勋章,后协同新一军接收广州,1972年11月11日,病逝于台北。
李生纬:我参加过“剿赤”、抗战、“戡乱”诸役,但在脑海中,印象最深仍以腾冲之役为最。
在对日抗战的环境中,由于滇西地理环境的特殊,我方武器装备不够理想,敌人工事之坚固、抵抗之顽强,使这场战斗进行得惨烈非常,其情其景,至今历历在目。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一位前在石牌实践学社受训的学长告诉我,有位日本教官上课时问学员:
“中国最成功的歼灭战是何战役?”有人答以“赤壁之战”。
日本教官说:“赤壁之战曹操和几位大将都逃回去了,我看,腾冲之役才是中国最成功的歼灭战,因为日本军队全军覆灭,一个也没有跑掉。”
听到这话,我心中感到无限快慰,因为,我们已为国家创下了一个成功的歼灭战例。
阙汉骞将军身材魁梧,声如洪钟,讲话斩钉截铁,令出如山,他的气魄,真是巍巍乎如山如岳,令人由衷地起敬,每当战事激烈之时,他总是神态从容,指挥若定,真有名副其实的大将风范。
他不苟言笑,纪律极严,对部属提拔照顾,爱民如子,有机会追随他的人,都能在他严肃的表情之外,体察慈祥而纯真的感情,但到了战场上,则是军纪严明,丝毫不得宽贷的。
中国远征军反攻腾冲之役,我们遭遇到了河川战、山地战、攻城战。
中国士兵仰攻山峰时,奋不顾身,累死而上。在山头狭道上,伴着枪炮声响,血肉齐飞而毫无惧色。在山缘绝壁一步一步攀登,从不稍作迟疑。在枪林弹雨中强行登城,置生死于度外。在城内反攻肉搏,虽伤犹战的情景,皆是震撼人心的史画。
这种战斗精神,有赖平时革命思想的熏陶、军纪的严明,以及主帅坚定的意志。阙将军常对部属说“战场是军人人格之极致表现的地方”,“打仗就是打人格”。
当年,将士用命,以忠勇爱国的情操表现其人格。我常想,腾冲之战,真是革命军人人格的最佳表现,也是主帅人格表现之极致。我军视死如归,不计牺牲地歼灭凶残顽寇,正是中国人人格的表现,那些遇难的弟兄正是中国国魂之所系。
兹将腾冲歼灭战之经过分段说明,供史学家参考。
民国31年(1942年),日寇第56师团等沿密支那、腊戍、畹町、龙陵、芒市的滇缅公路长驱直入,进窥滇西。
其后,龙陵之敌越惠通桥,强渡怒江,进据桥头,时第36师击溃来犯之敌,阻敌于西岸,粉碎日寇会师昆明之迷梦。此后,我军与日军隔江对峙,日寇时相侵扰。
第54军原辖第14师、50师、198师共三师,驻防云南文山,入侵日军震于第54军声威,皆不敢犯我滇南。
民国32年(1943年),敌由印缅侵入麻厄岐河流域,盟军告急,中枢令第54军第14、50两师由副军长阙汉骞将军率领,自云南祥云起飞,越过喜马拉雅山圣母峰,到达印度解盟军之危。
随后,两师留驻印度,编入新一军和新六军,皆有辉煌战绩,阙将军仍返回云南坐镇。
接着,中枢决定由滇西发动反攻,第36师、预2师编入第54军,军长由副总司令方天兼任,副军长阙将军仍任之,民国32年(1943年7月25日,阙升任军长。
此时,第198师师长为叶佩高将军,第36师师长为李志鹏将军,预2师师长为顾葆裕将军。
民国33年(1944年)春,中国军队发动滇西总反攻,而反攻滇西,必须攻克滇西重镇腾冲,要进攻腾冲必须越过怒江和高黎贡山,这一山一水是敌人在腾冲的最佳防线,却是我军的极大障碍。
第54军奉命为攻击第一线部队,民国33年(1944年)4月,部队陆续运动抵达怒江东岸,完成渡江攻击准备。
有人说,长江界限南北,战时犹如一道天堑,而怒江之险则有过之。怒江的狂流是由西康高原经高黎贡山直泻而下,入缅甸则为萨尔温江,两岸皆千尺悬崖,水势湍急,流速每分钟在120米以上,雨季则增至300米。
其百余里间,除栗柴坝、猛古等渡口可利用特制渡船勉强通过外,其余地方都不能行舟。
而到每年雨季,河幅往往增加为200多米,渡河则更加困难,这对于敌人对抗我军是很有利的,而此时正值雨季。
我军由于渡江工具非常缺乏,只可利用少数特制的民用渡船和少数美制橡皮艇,更令人忧虑的是,我军并未接受过特种训练,并不熟练操舟和登陆要领,以致困难重重,其危险性自不待言,然而,我们终于奇迹般地登陆于彼岸。
这是民国33年(1944年)5月间的事,“五月孤军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千余年前,诸葛武侯南征时的艰苦,我们现在又作着新的尝试,当时,我们都相信这是求生存之道,是成功复国之路,凭着这信心我们要强渡怒江,杀敌于彼岸。
然而就在这时,日寇却低估了我军的能力,他们滥用了“后退配备”的河川防御战术。此法就是防御部队将其主力放在后方,只安置少数部队在河边,对方渡河之时,监视部队稍作后撤,等对方兵渡一半时,方转取攻势。
由于此时对方兵力分散在河之西岸,很容易将其击破歼灭。
这种“后退配备”战术便是孙子所说的“半渡而击之”。这原本是正确的,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日寇岂能料到我军有着“人定胜天”的本领,我军有着革命精神与斗志,在上述恶劣的气候、地形、装备与缺乏训练的情况下,能顺利地取得胜利,现在想来似乎真有神助。
在于敌有利的情况下,敌人本可阻我渡江,或击我于半渡的,然而,我们都能安然全军渡河,并建立了坚强的滩头阵地,这不是奇迹么?
阙将军说:“这是由于准备秘密而周到,加上我军作战力之坚韧,所以粉碎了敌人‘后退配备’河川防御的企图。”
第54军于5月11日下午7时起,趁着黑夜,在栗柴坝、猛古渡、水井、康郎、缅戛、大沙坝六处开始渡江,到12日拂晓止,只用了10小时光景,便渡过怒江到达西岸,虽然遭到日军的攻击,但位处优势的日军反而为我所击退。
记得克劳塞维茨曾说:“河川是好的防御,但如遇强攻,河川便是弱者的防御了。”此番我军强渡成功,正可印证他的理论,也证明了唯有向最危险的道路前进,才是成功之道。
军队强渡怒江之后,面临的就是高山险阻,高黎贡山横踞怒江西岸,其地形是由北向南蜿蜒而下,沿怒江进入滇西,再折向缅甸,绵延数百里,形成天然屏障,最高的山峰海拔6000余米,矗入云霄,陡峻险阻。
这里山中的森林都是原始的,丛叶密布,蔽日遮天,其中可以通行骡马的道路只有南斋公房、北斋公房两个垭口,陡峻而急倾,下雨的时候就很难通过,虽有两三条羊肠小道可以横过山脉,但都是经溪流侵蚀而成的谷道,崎岖危险,攀登的人稍有不慎,就会坠崖而死。
在雨季时间,6月至10月间,山上隘路有些变成了山溪,有些泥泞深可及膝,滑得站不住脚,人们的鞋上经常拖着几寸厚的泥,同时,因为山谷中的空气流通困难,瘴气及毒蚊随时都能侵害人的生命,而我们的士兵连蚊帐、雨衣都没有。
盘踞高黎贡山的敌军,曾以一个联队的工兵,费时半年,使用现代筑城材料,在战术要点上筑有碉堡式的据点、鼠穴式的散兵壕、鸟巢式的树上工事、蟹洞式的掩蔽体。
其后,又不断地加强整修,使每一个据点能够互相支援,连贯编成大规模堡垒群的坚固阵地,构成数重火网,具备近代永久筑成的优越性能。
高黎贡山有着上述险阻的工事,再加上敌人刻意为战事经营,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的工事,已足以令攻击者却步。
另外,还有一件令我军困扰的事,就是气候的恶劣,高黎贡山山顶的气候寒冷异常,作战时有时要派人在前面扫雪,部队方能推进;山麓的气候却又是酷热的夏天,使人闷热不堪,这对作战有很大的影响。
怒江之战初期胜利的原因之一,是日寇想不到我军会在雨季开始时发动那样大的攻势作战。但是,雨季在后来也确实为我们带来行动上的困难,严寒的天气,士兵们缺乏御寒的被服,也没有雨衣,身上背着武器弹药和七天的粮食,头上淋雨,脚上沾泥,体内还在流汗,很容易生病。
况且,山上气压又低,氧气不足,稍不留意,坐下去就站不起来,常常就这样死去,同伴们自顾不暇,也无力相救,单单第36师冷水沟一役,沿途冻毙者便达300余人(但到达冷水沟后挟优势炮火,两小时便将敌阵摧毁)。
军中的牲口骡马,一旦陷入泥中便挣扎不出,死亡亦以数千计。由于高黎贡山地势高峻,经常云雾笼罩,空军固然失其作用,炮兵也通视困难,一定要等到正午云消雾散时才能活动,可视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因此,攻击在气候上受到很大限制。
我军渡江后,第一个攻击目标是大尖山和唐习山,它是怒江西岸第一个要点,是高黎贡山的锁钥,敌军每一据点由上而下,射击较易命中,又有俯瞰展望之利,加之敌方守备大尖山、唐习山者,系以前在北海道所训练之“黑风队”,乃著名的山岳兵团最有力之一部。
我军处在这种一切利于防守,而不大利于进攻的情况下,又遇到顽强的对手,只能凭借旺盛的士气和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心,以精神战胜物质、战胜环境、战胜敌人。
我们的战士,喘息在险峻的羊肠小道上,攀登爬行,铲除隘路上的障碍,随时都冒着受敌机袭击或各个击破的危险,尤其是我们缺乏山地作战装备,炮兵和步兵的重兵器都没有背负装备,以致行动上更受到阻碍,火力也相对减少。
我军是攻击者,必须在山中日夜不停地作战,但本身携带弹药、粮秣皆极其有限,后方运输能力又极薄弱,时因补给不够而影响战况进展,所以,问题十分严重。
尤其是,山中有时虽见一村,但食料饮料皆非常缺乏,不能就地取得,由于重炮不能前来参加战斗,飞机亦因草木云雾不能找到正确目标。
所以,我军唯有始终保持高度牺牲精神,发挥我中华民族既坚且韧的特性,与敌拼斗,每至机关枪与迫击炮相奏,山鸣谷应之际,我军战斗勇士无不裹伤再战,无视于生死,在火网中冲刺,踏着弟兄们的血迹向目标迈进。
而在与凶顽敌人拼命搏斗之同时,还要抵抗饥饿、疲劳、严寒酷暑与疾病。虽然,我们的运动缓慢而艰苦,但我们终于冲上峻峭的山峰,当然,牺牲也极为重大。
此后,小沟头、灰坡的夺取,冷水沟之战斗,南北斋公房的占领,马面关、朝阳地之反复激战,桥头两度攻下,瓦甸之克敌,均甚艰苦,其牺牲也与大尖山、唐习山的激战情形类似。
现仅略述高黎贡山最重要据点北斋公房之战情形如下:
北斋公房之日军凭借工事之坚固,据险顽抗,第198师为减少伤亡,以小部监视,主力却由北斋公房之南北侧绕越,向桥头、马面关攻击。
他们在炮、空火力支援下,将北斋公房日军与后方的主要交通线完全切断,5月21日开始攻击北斋公房,激战近月,终在预2师一部及第36师支援下,击退增援日军,于6月16日攻克北斋公房。
是役毙敌大队长以下300余人,我第594团覃子斌团长不幸阵亡,日军因后援早为我所断,已沦至割食同胞尸肉之景况。
战至6月21日,高黎贡山阻我西进之敌已大致肃清,我军主力乃在龙川江东岸略事整顿,至6月底,各师皆越过龙川江准备对腾冲展开攻击。
此时,我军兵力已大量耗损,有的团兵力已不及一个营,战斗进行之惨烈可想而知。
参加过新几尼亚岛上的欧文史丹莱山脉作战的美国军官和战地记者都认为,高黎贡山的作战比欧文史丹莱山要艰难多了,而他们更佩服我们,只靠一点简单的饭菜,便能越过这种地形,并达到硕大战果。
日军自龙川江东岸撤退后,因我军不断追击,几无喘息余暇,迄6月25日,概已退守腾城附近,期凭借城墙外围,拼死抵抗。
而腾冲城郊东有飞凤山,南有来凤山、芭蕉关、文笔坡、营盘坡、文笔塔等要点,以及飞凤山侧的娘娘庙、董库,大盈江岸的龙光台、毗卢寺、白衣阁、小团坡,城北的观音塘等重要据点。
这些据点,日军均设立有三道铁丝网,三道外壕之工事,而攻城必须先攻下城外各据点。
6月27日,我军展开攻势,首日即占领南北宝峰山,继而芭蕉关、飞凤山、娘娘庙及董库也被相继占领。
至7月5日,腾城向北道路,已完全为我控制。但是,各师损失皆重,如第36师第108团第1营编制800余人,攻下飞凤山据点后,只剩100余人。
展开攻势的这一天,即6月27日,我和顺乡的处境,正遭遇到最危险的一天,鬼子们大批人马由县城绕道金银堆,约正午12时,先抵达水碓,进入和顺乡,再遍布到各巷道,及围起中天寺(寺内,乡人在里面暗设办理接洽国军、供应粮秣等事务处),敌人全副武装,还携带汽油,意欲抢掠物资,拿去囤积城里,然后,放火烧屋,使国军不能用此作据点。
这是千钧一发的危险啊!百姓一时慌乱,东躲西窜狼狈之极,尤其是中天寺里的办事人员,更难设想,忙于逃命!
这时,恰巧中国军队的攻势正抵达芭蕉关土锅铺一带,闻鬼子下乡,当即发炮过来,枪弹声一时轰隆,骇得鬼子们措手不及匆忙逃奔城里。
至下午5时左右,中国军队前锋预备2师罗营长带队陆续进入和顺,乡人方得安定下来,得免于这场大灾难,一直到光复后,房屋整齐无损。
百姓都认为,这是罗营长的功劳,而这位营长,因与大家相处融洽,战后,安家于李家巷寸家,这场经过,是和顺人记忆最深刻的“六二七”大事,复原瓦城后,同乡人每年于是日举行聚餐以纪念之。
7月6日,我军进占陈家巷、何家寨、田心坝。7日晚,预2师向老草坡攻击,激战至8日午夜,始行攻克。9日,续攻龙光台、毗卢寺,敌退大盈江北岸,形成隔江对峙。
16日,第20集团军霍揆彰总司令召集攻城部队师长以上诸指挥官于护珠寺商讨攻城部署,乃决定各师积极准备,20日,再行攻击。结果,因连日大雨,攻击未能如期展开。
7月25日,奉电令:方天将军专任副总司令,第54军军长由阙汉骞将军升任,当日交接完毕。两位将军各具特殊性格,在领导统御方面皆有天生禀赋。

1944年7月26日,美军出动大批B-25轰炸机轰炸腾冲,图中的远征军战士正用望眼镜观察轰炸效果。
26日,久雨放晴,碧空如洗,阙将军在张家坝指挥所召集各师师长,面授攻击来凤山要旨,12时许,各师在我空军轰炸后开始攻击,下午营盘坡、文笔坡相继攻克,入夜,敌军数次夜袭均予击退,次日晨2时,敌再行决死反攻,我军奋力与敌肉搏,战至拂晓,终将来犯之敌全部歼灭,并续行攻击,近午,攻占象鼻子,13时半,攻下文笔塔。
至此,日寇称为要塞的来凤山遂全入我手,是役,敌遗尸200余具,虏获轻重武器极多。
第36师与预2师攻占来凤山之翌日,亦将小团坡、白衣阁、叠水河等坚固据点先后攻克,敌之主力被迫退入城内。
此时,第54军指挥所,已由张家坝迁到和顺乡上庄,继而,总司令霍揆彰亦迁住和顺图书馆内,预2师驻扎张家坡张家宗堂,其他部队,分扎于绮罗、大董、董库等地。
和顺乡民房建筑多为三房一照壁,宽敞整齐,能容纳的部队较多,大部分房屋都驻有军人,成为军民一体,辅助作战,军队所需粮秣肉食,各家只剩下一小点外,一概献出供给,全乡所养的猪、牛,每日轮流宰杀,前后千条以上。
为着争取胜利,与前方战士合力杀敌,百姓义勇热烈乐而为之,住在我家的方诚团长对我说,他经历过的战场不少,像和顺乡,这样处于枪林弹雨回罩之下,村民不顾危险,守护家园,更齐心地协助国军作战,不惜人力物力,支持应付,诚属少见,令人佩服。
我回答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团长莞尔笑之。
阙将军再任军长,获此胜仗,欣喜之余,特骑爱马至来凤山顶拍照留念。其时,战马长啸三声,更壮威仪,将军吻马面后返回和顺乡指挥所,是日,加菜进餐,并加发马夫20元。
腾冲城郊的飞凤山、老草坡、龙光台、毗卢寺、来凤山等高地相继为我军攻占后,敌主力遁入城中,并以一部扼守东城外税务司署、帮办衙门、白马庙,北城外饮马水河及拐角楼,西城外西林寺及英领事馆等据点。
腾冲古城,建于明正统时期,为我国标准式之城墙,内分东南西北四区,有如“田”字,高约八米,厚约六米,城垣之构筑,下为巨石,上为砖砌,城上有城垛,外有城壕。
腾冲城内,驻日军第56师团第148联队及第18师团第114联队等,约在万人左右,当日军退守城内时,即决心死守,便将百姓全部赶出城外。
腾城经日军两载经营,工事极为强固,城南为来凤山,东、西、北三面地形开阔,阡陌交错,河流纵横,接近困难,为易守难攻之地。
7月28日,阙将军率重要幕僚登来凤山前线视察,并于和顺乡对各师、团长指示机宜,翌日决定攻城,部署如下:
(一)第36师以小部控制小山脚、和顺乡,主力展开于东营以南之线;以第106团(团长谷宾)对南门城墙,以第107团(团长麦劲东)对西门城脚。
(二)第198师以一部守备尹家湾及董库,主力展开于陈家巷、何家寨、饮马水河;以第592团(团长廖定藩)对拐角楼;以第593团(团长陶达纲)对饮马水河,准备攻击。
(三)预2师守备来凤山。
围攻期间,前进指挥所设在来凤山顶侧方,阙将军每天率两位作战参谋在该处指挥作战。来凤山标高不大,但攻腾冲城之战争的进行及日军在城内的活动,在望远镜中,皆一览无余。
8月2日,一切准备就绪,下午1时,第36师、198师南北同时发起攻击,第36师107团几位弟兄攻至城脚无法返回,乃于城壕中向内挖掘,忽闻人语,乃于夜间,加派人手,果挖至城内,遂以第二连兵力强入,尽管连长刘恩宪上尉阵亡,仍占得西南城脚据点,可是,因敌火猛烈,后续部队无法进入。
第198师在北,因地形开阔,火网浓密,接近困难,乃于距城200米处构工事暂停。我攻城时,离城稍远,日军便不开枪,及至离城百米左右,日军万枪齐发,发则必有死伤,无奈地势如此,除了往前硬冲亦无其他办法。
一连数日,我军以炮火掩护,用云梯爬城,前仆后继,死伤极重,然皆未能成功。
直至7日,我军以198师佯攻北城,牵制敌人,由第36师挖掘地道,分别以工兵用炸药破坏南城及西南城角,再以步兵强行突入,美空军亦助我对城俯冲轰炸,炸开城墙数处。
不过,但举凡城墙有一缺口,日军便在两侧以机枪封锁,并于缺口后配置掷弹筒,不啻为死亡陷阱,然我官兵全无惧色,在炮火弹幕掩护下强行攻入,虽死伤累累,终能攻入城中。
入城后,因敌工事坚固,扩展不易,遂就地构筑工事,暂行固守,入夜,敌拼死反攻九次,均为我击退,战况极为惨烈。
此后每夜,敌皆利用夜间,向我占领之城墙和饮马水河攻击,幸我官兵沉着应战,占领之阵地得以巩固。敌城既为我突破,阙将军为迅速歼灭敌人,乃重新部署,令守备来凤山之预2师亦加入攻击。
15日晨4时,各师开始攻击,预2师攻占南城墙缺口,再以兵力向南门城楼攻击时,受敌侧击,未能成功;第36师向英领事馆攻击,对方工事坚固,进展困难,鏖战竟日,仅占领碉堡一座;第198师一度攻入拐角楼,终因伤亡重大,乃就大盈江北岸与敌对峙。
当此之时,为向南城方面扩张战果,阙将军乃令第198师以一部担任饮马水河及大盈江通西门大道一线警戒,主力转于叠水河水碓间地区,向南城攻击。
8月19日拂晓,阙将军下令开始攻击,各师进展顺利,至21日间,预2师首先下城,攻击东岳庙、电报局、玄天宫及督办公署;
随后,第198师攻占南门城楼西侧缺口,并向右扩张,与预2师取得联系后,以第593、594团(团长董铎)两团突入城中,进抵田家巷;第36师则攻下英领事馆,第108团(团长李定陆)攻占西城墙缺口三个,并向北延伸300米。
21日,奉总司令命令,规定西半城为第54军作战地区(东城为第116师攻击)。
各师随即继续攻击,第198师攻下高等学堂,预2师攻下女中及县党部,第36师攻占西城数处缺口,尽管我军日有进展,但日寇亦全力反击,敌我逐屋逐巷血肉相搏,战斗甚为激烈,至8月31日,全军已进抵西门街一线。
9月5日,第198师593团攻下文星楼;7日,该团攻抵距北城百余米处,第594团攻占县政府及北城墙;预2师以吴、李两团(吴心庄、李颐)由南向北,以方团由北向南,与第198师协力将县政府、极乐庙及北城墙完全占领;
同日,第36师攻克拐角楼。此时,西半城已完全克复。第54军完成任务后,当夜奉总司令命令,以第36师开腾龙桥附近警戒,阻敌增援。
这一夜间,我们和顺乡曾做出突出而记忆价值的一段事,就是上述第36师有急令马上要开拔,全腾各乡镇,此时已无余粮可分负担,最后结果,和顺乡火速地拼凑得几千斤米,当时得以应付急需。
这件事曾得到长官的赞扬:“和顺乡出力大,办事有为。”并以第198师向右回旋,由西向东协助116师攻击,翌日,预二师抵财神庙,第198师攻下北门并东进百余米,时第198师叶佩高师长调升,由刘金奎将军升任师长。
在攻击中,东门城防空洞中获日本全部侵华计划共两册,当即送军政部。
9日,两师冒雨进攻,激战竟日,第198师和预2师进抵财神庙东端,完成总司令交付任务。同日,第36师亦到达指定位置布防。
是日,中国军队俘敌四人,其中有一人据供称系台湾籍,名白炳璜,曾毕业于台湾农业大学,随军到腾冲任指挥部书记(人称他白师爷),愿供陈紧要消息:“10日将有日机来腾上空助战。”
我空军经布设准备,果然第二天,敌轰炸机架、战斗机六架飞临腾冲上空,即遭我机迎击,激烈空战,不几分钟,敌机被击四架,余向西逃遁。
该消息证实正确后,该俘不但生命幸免,而且加以另待,战争结束仍住在和顺乡,与百姓相处较好,还给他在土锅铺农场经营数年,后闻返回台湾。
10日,敌空军再次飞临腾冲助战,被我空军击落四架,一架坠落来凤山,离指挥部仅数米,这架坠机的残骸,事后几天,张本鸿约着我上山顶去看,他还拆下一两样小零件带回来。
当晚,预2师攻克龙王庙、李家塘。是日,美军联络组一少尉联络官阵亡,军长深表痛惜。敌机共来两次,两次均被击落,之后遂未再来。
翌日,两师再度猛攻,进展颇多,已攻抵东北城角,并向南推进150米。
12日,两师于完成任务后,奉命重新部署,第二度回旋,由北向南攻击。当日,第198师进展七八十米,其593团攻占饮马水河。翌日,预2师攻占龙王庙东侧民房,战斗激烈,建功殊多的李颐团长不幸于是役殉国。
9月14日拂晓,我军协同第116师进击残敌,肉搏血战至9时许,除南城角一部日军数十人向南溃逃,余均被歼(十余人)或自杀,代理指挥官太白大尉战至最后焚旗自杀,在逃者数十人,经派队追杀,亦全数就歼,腾城内已找不到一个日本活人或伤兵,腾冲之战,至此终结,除十余俘虏外,日军全数就歼。
据幸存之营妓称,日人在大势已去时,便将营妓(多为韩国及中国台湾籍)集体射杀而后自杀,东北城角坑道内的堆堆白骨,即为集体屠杀之营妓。
战事终结后,第二天,李祖和我们几人去城内游看,曾目睹这些堆尸。又据俘虏供称:日军指挥官藏重康美大佐某日开会,适逢我空军大轰炸,指挥官及重要干部多人遂被活埋于坑道内,故由太白大尉代理。
日军虽然尽遭歼灭,其侵略必败,亦固属罪有应得,但其战斗精神,亦令人钦佩,日军皆有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自始至终未闻有投降者,负伤三次以上仍继续战斗者比比皆是。
相对的也可想见,腾冲的收复是我们的战士寸土必争地踏着自己弟兄和敌人尸体争回来的,我军之惨重牺牲无不在日军之下,真是“一寸河山,一寸血!”
战后腾冲满目疮痍,实已“片瓦无存”,在城中巡视,已无法分开何处是街道,更无论住户之门开向何方,只剩下一片颓垣,只有尸臭和城外跑来的野犬,凄凉景象,非身历其境,实难以想象。
第198师有一位营长形容是:“没有一片树叶没有两个以上的弹孔,没有一幢房子,可供人临时避雨之用。”
据正式的统计:“城内屋宇尽成粉碎,夷为平地,一片瓦砾,计毁学校、公署、庙宇20余所……”我想,那些统计数字和战前腾冲房舍的统计数字应该是一样的。
当时的美军顾问史塔尔将军(后曾任美国陆军部长、印第安那大学校长),特将攻城经过情形,补拍成电影,带回美国。
继腾冲大捷之后,第54军挟胜利之余威,续以破竹之势,远征军各友军连下龙陵、遮放、芒市、畹町、南坎。民国34年(1945年)1月,远征军与驻印军会师,中印公路遂告打通,外援物资以源源引进,抗战胜利之基础于焉奠立。

 

  • 上一篇文章: 从严复马汉的不同命运说起

  • 下一篇文章: “愿自己好,也愿别人好”——毛泽东的国际战略与策略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李友邦:共赴国难的台湾省…[108]

  • 英雄精神记 后裔铭先贤[106]

  • 如何评价郭沫若?不要以为…[66]

  • 林则徐父女皆传奇,祠堂香…[57]

  • 93岁老人苦寻爱人77年,最…[71]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池峰城因傲慢连续9次被免职…[10]

  • 台儿庄战役中,池峰城是首…[12]

  • 河北籍黄埔军校抗战老兵:…[13]

  • 李宗仁夸赞我短小精干——…[12]

  • 陶汉章:回忆听刘伯承讲《…[18]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