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战略战术 >> 正文  
  从严复马汉的不同命运说起       ★★★
从严复马汉的不同命运说起
[ 作者:张文木    转贴自:张文木战略    点击数:58    更新时间:2024-05-27    文章录入:admin ]

 

 

作者特邀嘉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文木

 

海洋安全战略涉及到海权的理论和实践。而海权理论成熟的国家,在政治上必然是一个向世界进取的国家。

 

中国的悲哀

 

近代中国吃亏主要来自海上。那时,我国知识分子中出现了海权思想先驱,比较有名的是严复。严复生逢中国衰落的年代,曾到英国学习海军,回来后任职于北洋水师学堂。那时不认洋文凭,只认土文凭。文化人晋升要经过科举考试,一级级考,最后要到殿试。没这个科考“文凭”,也就没有话语权。严复三次乡试均不中,终郁闷不乐,染上鸦片。就这样,这位中国海权的先驱,壮志未酬,只落个“翻译家”的名声,给世人留下3个字“信、达、雅”。这是中国的悲哀,也是历史的讽刺。

与严复同时代的美国海权理论先驱人物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生逢美国崛起大好时代。20世纪初,美国国内出现危机,促使美国政府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并由此对马汉的海权理论及国家海军建设尤为关注。就在太平洋西岸的严复在李鸿章手下郁闷受气时,太平洋东岸的马汉海权理论受到国家最高层的关注,以至在马汉提出退役时,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给马汉写的一封信里说:“亲爱的战略家,务必不要谈论你的活动结束!我们必须依赖你这位在社会思想方面的第一流教育家,在今后许多年里我必须依赖你。”

同一个太平洋,东岸的马汉指点江山,为美国谋划,西岸的严复却在病榻上大剂量地吸食鸦片。1898年,美国一年拿下夏威夷、古巴和菲律宾,夺得中太平洋的制海权,真有一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气势。20世纪初,美国海军进入世界前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成为一个很强的海权国家,触角已至远东;而同时期的中国则步入灾难深重的境地。

 

一个巨大的变化

 

1921721日,严复仙逝。也就在这同一个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命运否极泰来。此后,我们的国家走上一条强国之路。1949年,中国基本统一。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败美国。同年,毛泽东在武汉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发出“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召。1964年,中国人成功试爆原子弹,成为世界上少数有核国家之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日益与世界紧密相联,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2006127日,胡锦涛发出号召,“努力锻造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再次进入大发展时代,这是我们的祖国和中国军人的幸运。

与我们的海军大发展同步的,还有国家安全战略理论的大发展,这就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的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的思想,是我党新时期关于国家安全的新视野,它看到了我们中国的前途命运紧紧地与世界的前途命运相联系。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了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今天,中国已渐成为是世界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们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而现在,我们是胸怀祖国、胸怀世界,从世界看中国,从中国看世界。中国现代化从此不能仅仅把自己的事办好就行了,必须同时要有国内和国际两个动力和轮子的运转。如果没有海外资源和市场的支撑,国内经济发展也就受到限制。1987年党的十三大时,我们只是注意到在国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20年后的今天,我们已注意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的问题。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必然引起我们外交政策以及安全政策的相应调整,即在以往支撑国家发展的国内“支柱”外,又加上了另一个国际“支柱”。现在我们的孔子学院办到海外了,这对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在外交上,国家很重视海外工作人员和商人,有了事,中国使馆外交人员被要求到第一线处理问题,因为在国际“大局”中,海外华人活动成了中国现代化事业不可缺少的生力军,是国内“大局”的重要支持者。

 

不做“泥足巨人”

 

历史表明,没有海军为后盾的经济发展,无异于八面威风却不能奔走的泥足巨人。现在,我们在世界上的文化份额、经济份额都上去了,就是“两个大局”中间的联系手段即中国海军的发展还不能同步。海军是“两个大局”的关键连线,因为经济全球化不能不伴随国家自卫手段的全球化。因此,我们今天的国家安全战略,必须要有全球眼光。

 

原载2010726日《光明日报》

 

 

  • 上一篇文章: 从海湾到台湾——冷战后美国亚太外交政策分析(1996年)

  • 下一篇文章: 抗战亲历者口述(95)李生纬:阙汉骞将军与腾冲歼灭战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为什么中国芯片行业人才不…[53]

  • 中国半导体战神张汝京,竟…[54]

  • 台湾军事强人郝柏村,支持…[62]

  • 李政道,“希望机遇光顾更…[73]

  •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十…[53]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亲爱的复东哥哥: 您永远在…[5]

  • 戴安澜将军的一生情缘[6]

  • 抗日名将戴安澜:遗言为国…[5]

  • 壮阔的行进 光明的前程(社…[13]

  • 张文木:人生感悟短语(六…[10]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