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  
  张文木:治学心语(19条)       ★★★
张文木:治学心语(19条)
[ 作者:张文木    转贴自:张文木战略    点击数:139    更新时间:2024-04-14    文章录入:admin ]

 

 

1.为国家利益写文章,是学者的本分,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书是作者灵魂的镜子。书店读书,犹如阅人:书脏人脏,书俗人俗。

3.知识靠荤拼,学问靠素养。

4.为学当立经世言,为政当立救世功。

5.文字是学人的基本功,良心是文字的业前功。

6.演员的脸比字好看,学者的字比脸好看。演员当多露脸,学者当多写字。

7.佛之所以受人朝拜,是由于沉默无言;杨玉环之所以美若天仙,是由于没人见过她。

8.司马迁从“腐刑”中得到的一生经验是:学而优则学。

9.让学者最痛苦的事,并不是挨骂,而是自吹,尤其是不得已的“填补空白”式的自吹。

10.能说出新颖观点,那叫才气;能证明出这种观点,那叫学问。前者是学问形成的必备条件,而后者才是学问的最终完成。

11.如果说,人年轻时还需要跑跑机会,那么,人至五十,需要的就不是已无力消化的各种机会,而是用于完成眼前事业的时间和精力。

12.学者的人生捷径多不在会议中,也不在镜头里,而在稿纸上。

13.说出某种思想是学者的权利,而证明这种思想,则是学者行使这种权利后对读者应尽的义务。

14.学问之难,不在于提出思想,而在于证明思想。只是提出而没有经过证明的理论,也是一种“豆腐渣”理论。

15.没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只是思想火花;有了《资本论》,宣言中的思想火花才成为科学。

16.秀才,弄不好就成了做“秀”之才。

17.判断学者学术生命力的标尺,不在其天女散花似的观点,而在这些观点扎根土壤的深度。

18.文章依次可分高下:上品以事带理或曰“实事求是”;中品以理带事或曰“主题先行”;次品就理说理和就事说事;最要不得的是不问事理,先问“用什么方法”。

19.学习不能是为了寻租,而是为了做事。诚如孙中山所言,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 上一篇文章: 张文木:治学心语(20条)

  • 下一篇文章: 张文木:冷落和边缘,是学者的本命,也是学术的幸运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